人教新课标版选修四第五单元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四第五单元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3 14:3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毛泽东为救国救民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认识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
结合毛泽东革命实践的史实进行分析和思考,能够抓住一个人物一生之中主要的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对历史人物初步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相关材料,加深对毛泽东的认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早期寻找革命真理和实事求是地探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进行实际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毛泽东的革命历程,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培养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尊敬之情,增进对国家、民族的热爱;认识在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中,毛泽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毛泽东为救国救民而不断探求真理、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奋斗历程。
毛泽东不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新探索
难点:认识毛泽东在艰难环境中对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索精神和创新勇气,这需要学生对当时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特殊国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了解毛泽东“左”的错误思想不断发展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晚年发生的严重错误,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毛泽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前夕,从湖南省的一个贫瘠乡村中,走出一位相貌英俊的青年,他要前往湘乡县城的新式学堂去读书。临行前,他抄写了一首言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位青年是谁?他又是怎样实现自己的志向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相关内容。
二、教学过程
学生浏览这一节内容,思考教材分析毛泽东的事迹。
青年时代思想的转变——革命时代的伟大贡献——建国后的探索及失误
(一)青年时代思想的转变——寻求真理
1、早年立志求学
学生浏览教材,归纳主要活动。
2、青年立志救国,投身革命。
归纳主要活动。
指导学生浏览教材其他两目录,思考:这部分主要分析了毛泽东在哪几个阶段的历史贡献?
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二)革命时代的伟大贡献
1、开辟道路
(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如何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想一想:秋收起义爆发后,毛泽东为什么主张放弃进攻大城市而转向农村?
思考: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做出了哪些独创性贡献?
(2)、战略转移。
遵义会议
从时间、内容和意义三方面加以分析。
2、延安岁月
学生浏览教材,按照时间顺序,圈划出毛泽东的相关活动。
(1)、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议一议:毛泽东是基于对哪些情况的分析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的?
提示: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各种力量的态度;美英的利益要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顾必修一相关知识回答。
形成完备的新民族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族主义论》等。开展延安整风运动。
(2)、解放战争时期
指导学生归纳解放战争时期的贡献。重庆谈判。
(三)建国后新的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指导学生回顾旧知,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
2、十年探索时期
毛泽东在十年探索时期,有哪些正确的探索?探索中存在哪些失误?
失误:(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文化大革命”
探究:
如何评价毛泽东?
毛泽东主席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早期革命活动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湖南起义的新军。1913 ~1918 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 年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1920 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 年7 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1923 年6 月,毛泽东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 年参与中共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活动。在国民党一大、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任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 年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1 月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 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建立革命武装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中共中央于1927 年8 月7 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湘赣边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第1 师,后率部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 年4 月,率部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会师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党代表。5 月,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特委书记,后任中共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6 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此期间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认真总结经验,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1930 年8 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1931 年任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委员,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同年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从1930 年12 月到1933 年2 月,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1933 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反对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方针,在他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就把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从而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 年10 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不得不退出苏区,开始长征。1935 年1 月,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见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的统治。随后又粉碎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陕北会师,开创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1935 年12 月,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造成的危机,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1936 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担任这一职务直至逝世。为了迎接抗日战争,提高干部水平,克服教条主义,1937 年写了《实践论》、《矛盾论》哲学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指导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37 年7 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思想,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途径。1938 年11 月,为了克服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的讲话。
1942 年号召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使中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为战胜困难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3 年3 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以后在历届中央委员会都连续当选为主席直到逝世。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著作,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领导人民解放战争抗日胜利后,毛泽东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 年8 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 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分析了双方力量对比,提出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和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与军事原则,在粉碎蒋介石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后立即转入战略反攻。1948 年9 月~1949 年1 月,指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接着,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发动渡江战役,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大西北,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 年3 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规定了党在全中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同年6 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内外政策。9 月,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当选为主席。10 月1 日,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功绩与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头三年,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一面在国内完成了繁重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务,一面迫于美国军队攻入北朝鲜、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时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1953 年,按照他的建议,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选举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 年。1956 年4 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同年9 月,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这个方针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因而导致了以后的一系列指导工作上的错误和挫折。1957 年2 月,他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内部和敌我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这个学说在他以后的活动中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行。中南海丰泽园。
1958年,他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60 年冬到1965 年,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但不久,他又把主要的注意力转向了他所认为已经再次成为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的阶级斗争。
从50 年代末开始,他领导中共同苏共领导人奉行的大国主义和干涉、控制中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斗争。70 年代,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见三个世界理论),并且开始打开了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966 年由于对国内国外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他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操纵和利用,造成10 年之久的全国大动乱,使中国的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毛泽东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高尊敬。1981 年6 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作出全面、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结论。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毛泽东有三子二女。长子在朝鲜战争中牺牲。
永远的战士 他们这样评价毛泽东
“尽管曾经存在着所有这些失败和挫折,但是毛泽东时代是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这一结论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
“这是一位盖世英才。他一定会改变这个世界。”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
“毛泽东统一了中国,给予人民一套新的道德观,提高了工农的地位,并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廉洁的政府。”  
——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
“(我们)是在他的书房里会见的。那是一间陈设简朴的房间,周围摆满了书和他伏案批阅的文件。我之所以提到他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因为,毫无疑问,亿万中国人感到,他同他们过着同样的日常生活。”——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
“毛的棕色皮鞋已经需要擦抽了,一双纱袜松松地掉到了脚踝上。毛的家和其他高级官员的家庭够不上台湾有人批评他们的‘铺张浪费。’他的‘享受’大致相当于长岛一个事业顺利的保险公司推销员在较好的牧场式平房里享受到的东西。”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毛泽东的著作给人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位杰出人物。” ——美国总统福特
“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法国总统德斯坦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 
——巴基斯坦总理:本·布托
“无论人们对毛有怎样的看法,谁也否认不了他是一位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来源:新世纪周刊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