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
练习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南合湘、沅,北合汉、沔
B.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C.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D.草木行列
解析:D项,名词用作动词,成行排列。A项,名词作状语,在南方/名词作状语,在北方。B项,名词作状语,在白天。C项,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A.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B.快哉,此风
C.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D.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解析:A项与例句相同,均为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B项,主谓倒装句。C项,宾语前置。D项,介宾短语后置。
答案:A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题。
东轩记
[宋]苏 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
( http: / / www.21cnjy.com )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
圮缺:塌落缺损(的地方)。
B.旦则复出营职
营职:谋求职业。
C.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贫窭:贫穷。
D.从容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得意舒适。
解析:B项,“营职”,料理工作。
答案:B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
B.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
C.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
D.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
解析:整体感知画波浪线部分的内容,充分利用三个“之”字结构来断句。
答案:B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历叙辟轩经过与有轩难安的无奈。先点明自己的处境与身份,而后叙写到达筠州后因大雨冲毁了治舍而不得不寄居在州郡官府那里,年底时才开辟听事堂之东为轩,作为宴休之所。
B.作者由东轩联想到年少读《论语》时,对颜渊行事难以理解,今日来筠州,无一日之休,欲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不得,方才顿悟颜回拒仕之苦心,即不欲以斗升之禄害学道。
C.文章中作者阐发了学道的三重境界:未闻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者,“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这是俗士;循理以求道,“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这是德者;“惟其所遇,无所不可”,这是达者。
D.针对身处逆境,难行大道的现实,作者抒写了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亦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
解析:D项,“抒写了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错,应改为“抒发归休田里的情怀”。
答案:D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2)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参考答案:(1)(我)到了那里,(房屋)损毁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府报告,请求借部使者的官府来居处。
(2)所以他的快乐,足够因为这样变得贫穷饥饿却不怨恨,即使南面称王也不会接受,大概不是品德高尚的人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啊。
三、语言运用
7.把下面六个句子重新排序,使之与上文一起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填出序号。
(导学号50800003)
我到南京后,才吃到水芹,香气浓郁,比旱芹口感更好些。
①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到过蕲州,发现彼地芹菜味美。
②苏东坡被贬杭州时还发明过“东坡肉”。
③他在仕途上是个倒霉的人,但奇怪的是,放逐江湖的政治灾难却把他造就成了美食家。
④于是,他就把老家的菜改良成了“蕲芹春鸠”,即今“东坡春鸠脍”是也。
⑤也有称水芹为楚芹者,因其过去多产于楚地,其中又以蕲州最为有名。
⑥而他老家有道菜“春鸠脍”,其做法是用雪下芹菜的嫩芽,配以斑鸠肉丝炒熟。
解析:语段开头提到了水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一句应是对水芹的进一步叙述,所以⑤为第一句,进而提到苏东坡,①句紧承⑤,⑥是转折,引出菜名“春鸠脍”,④②紧承⑥,提到与苏东坡相关的菜名,③是总结句。
答案:⑤①⑥④②③
8.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解析: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择这一素材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增强了试卷的文化意味。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先确定主要信息的位置,明白从第二句开始才是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然后找出“隐士”“忠臣”“最近人情”等关键词,加以组合即可。注意字数。
参考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