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周练地理试卷(五)
2016.9.24
一、单项选择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81分)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没有的地质构造为( )
A.背斜 B.断层
C.向斜 D.褶皱
2.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正确的是( )
A.Q地可能贮藏丰富的油气资源
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
C.在P地向下钻探可以找到④岩层所含资源
D.P地地下水丰富
地质勘探小组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地为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三个探测点,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的海拔(单位: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3~4题。
3.乙地可能为(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4.下列有关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适合在乙地寻找油气资源
B.适合在乙地寻找水资源
C.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隧道最适宜选择在乙地
D.在甲、丙两地钻井均发现同一含煤层,则乙地不可能存在该煤层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例甲、乙代表的岩石可能为( )
①甲——岩浆岩 ②甲——变质岩
③乙——岩浆岩
④乙——变质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有关图中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气资源比较丰富
B.有利于工程建设
C.有可能发育成沟谷
D.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读下图,回答7~8题。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
B.甲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C.乙处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D.丙处是向斜山
8.丙处容易形成的地貌是( )
A.丹霞地貌
B.雅丹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黄土地貌
某河流的河道曲折,水流不畅,常于夏、秋季节暴雨后泛滥成灾,使附近居民饱受水患之苦。为此,当地政府对其进行整治——裁弯取直,以期减少水患。图a为该河流整治前、后河道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图a
图b
9.图b的河流横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甲、丁处
B.乙、丙处
C.丙、戊处
D.乙、丁处
10.河道裁弯取直后,能解决大部分河道的水患问题,但也可能出现新的水患威胁,它们是( )
A.己、辛处
B.庚、癸处
C.辛、癸处
D.己、庚处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丙处位于河流凸岸
B.图示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C.图示地区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D.⑤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②处早
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上升或气候剧变的影响,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凸出的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即河流阶地。下图为渭河南岸河流阶地的素描图(T1至T5为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流阶地)。读图,回答
13.图中河流阶地按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
A.T1、T2、T3、T4、T5
B.T5、T4、T3、T2、T1
C.T1、T5、T4、T2、T3
D.T3、T4、T1、T5、T2
14.与图中河流阶地形成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包括( )
①地壳的水平运动 ②秦岭山地的抬升 ③流水下蚀作用
④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X→Y→Z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16.X自然带在该陆地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降水
D.海陆分布
下图反映了某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据此回答17~19题。
17.该国最有可能是( )
A.中国
B.日本
C.埃及
D.新西兰
18.该国十分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若森林遭破坏,将会引发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全球气候恶化
B.旱涝灾害增多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泥石流更频繁
19.该国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整体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整体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读部分陆地自然植被分布和气候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甲、乙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21.下列关于图示自然带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区
B.是由南北方向的热量差异形成的
C.其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与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分布规律一致
(原创)右图所示树种树干虽然都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木质最利于储水,因为它有独特的“脱衣术”和“吸水法”。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据此回答22~23题。
22.依据材料可以推测该树种可能主要分布在( )
A.东非高原
B.地中海沿岸
C.中亚
D.美洲中部平原
23.该树种分布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B.地面塌陷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不同的山脉比较,或者同一山脉不同部位对比,因为所处的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大气环流状态不同,山坡长度、朝向和海拔不同,其雪线高度存在着差异。读下列四条山脉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湿润的盛行风向),回答24~25题。
24.四条山脉平均雪线高度最高的山脉及其决定作用因素是( )
A.天山,内陆干燥
B.祁连山,与风平行
C.喜马拉雅山,纬度低温度高
D.阿尔泰山,湿度大
25.四条山脉不同部位雪线高度比较特点及其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山北坡雪线低、南坡雪线高,因为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背阳、气温低
B.祁连山由东南端向西北部,雪线逐渐升高,因为受夏季风影响减弱,降水减少
C.喜马拉雅山北坡雪线高、南坡雪线低,因为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D.阿尔泰山北坡雪线高、南坡雪线低,因为南坡是向阳坡、气温高
下图为秦岭东段南坡丹江河源区垂直带分布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导致Ⅰ、Ⅱ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降水
D.热量
27.Ⅲ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温带草原带
B.针阔叶混交林带
C.荒漠带
D.积雪冰川带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材料二 天山是中亚东部地区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面是塔里木盆地,北面是准噶尔盆地。
材料三 下面为新疆地形分布略图及天山垂直植被分布图。
(1)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过程。(6)
(2)天山山脉北坡分布有针叶林而南坡没有,试分析其原因。(6)
(3)试分析天山山脉对新疆农牧业生产的有利影响。(7)
丰城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地理第五次周练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8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二、综合题。(19分)
28.(1)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过程。(6)
(2)天山山脉北坡分布有针叶林而南坡没有,试分析其原因。(6)
(3)试分析天山山脉对新疆农牧业生产的有利影响。(7)
丰城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地理第五次周练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8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A
B
B
C
D
C
A
D
B
C
B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D
B
C
C
B
B
A
D
C
D
C
B
答案:(1)地处内陆盆地,远离海洋,加上周围高大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植被稀少,土壤瘠薄;岩石裸露,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烈,易形成沙漠和戈壁。(2)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好。(或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水分条件差。)(3)来自海洋的水汽遇天山的地势抬升,形成山地降水,山地降水及天山冰雪融水为山麓地区提供灌溉水源;由于天山的阻挡,南疆盆地内光热更充足;发源于天山的河流在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为农业提供用地;山地草场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