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朝皇帝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慈禧太后
2.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
3.“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如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4.某同学在参加电视台“超级小英雄”栏目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他选择求助现场观众,假如你是观众中的一员,你会选择(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戚继光
6.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
A.赔款2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7.对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的最准确表述是( )
A.半封建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荆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9.请判断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似点是( )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火烧圆明园
B.痛击阿古柏
C.旅顺大屠杀
D.廊坊阻击战
12.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
C.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D.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3.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义和团运动
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14.旧历辛亥年指的是( )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15.李鸿章曾经这样自嘲:“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这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出的感慨( )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
D.开展洋务运动
16.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17.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
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18.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曾国藩
19.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北京
B.南昌
C.南京
D.武昌
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21.下面是李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设计的四个学习专题,其中错误的是( )
A.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B.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C.胡适与《庶民的胜利》
D.陈独秀与《新青年》
2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土地改革
C.五四运动
D.抗战胜利
24.红军长征经过下列地方的先后顺序是( )
①渡过金沙江
②强渡大渡河
③四渡赤水
④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25.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是(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福州船政局
D.黄埔军校
26.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 )
A.长征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七大
27.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废除二十一条
28.“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当选为第一任党的中央局书记.”这里的“他”是指:( )
A.鲁迅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
29.“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是北伐战争中的《国民革命军军歌》,下列不属于歌词中要除的“军阀”的是( )
A.吴佩孚
B.张作霖
C.孙传芳
D.曹汝霖
30.1926年,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是( )
A.南京国民政府
B.广东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中华民国政府
二、材料分析题
31.徐绪典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说:“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年间,中国同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共约500余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第一次侵华战争与英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鸦片战争有何影响?
(2)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什么条约?签订条约的中方代表是谁?日本首相是谁?该条约有什么危害?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日、奥等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说出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国人民掀起的两次反侵略革命运动的名称.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的四幅图片,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2)图2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列举两个代表人物?
(3)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简述该运动的历史意义?
(4)图4反映的这场运动的性质使什么?它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六年,在全国执政五十八年,拥有七千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材料二:“8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南昌起义,连同随后党发动和领导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开启了我们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时期,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胡锦涛《建军80周年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出“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六年”了,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诞生的?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80年前的今天”指哪一天?列举出两位南昌起义的领导人。“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谁?他领导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3)引用材料二原文,说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的历史意义。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朝皇帝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慈禧太后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
【解答】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朝皇帝是道光帝,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A.
2.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分析】由题干中“6月3日”“禁烟斗争”判断这位民族英雄是林则徐.
【解答】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故选A.
3.“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如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解答】题目给出的图片是教材原图,反映的是圆明园远瀛观和大水法的残迹.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故选B.
4.某同学在参加电视台“超级小英雄”栏目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他选择求助现场观众,假如你是观众中的一员,你会选择(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自近代以来,俄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故选D.
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戚继光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清朝爱国官兵英勇抗战的事实.
【解答】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命令军舰撞向日舰,最后英勇牺牲.光绪帝这幅挽联哀悼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故选B.
6.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
A.赔款2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的准确识记.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内容有:清政府向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BCD均符合史实.而A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与题意相符.
故选A.
7.对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的最准确表述是( )
A.半封建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的性质,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从此站立起来,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所以1840﹣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8.“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荆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解答】题干里的“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95年4月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故选A.
9.请判断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似点是( )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似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都规定了割地,②都有赔款和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是两者全部拥有的内容,而帝国主义在华设厂是《马关条约》的新特点,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故选D.
10.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
【解答】①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属于《南京条约》的内容,时间是1842年.
②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时间是1901年.
③项,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时间是1895年.
综上所述,其正确顺序为①③②.
故选B.
1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火烧圆明园
B.痛击阿古柏
C.旅顺大屠杀
D.廊坊阻击战
【考点】义和团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痛击阿古柏,甲午中日战争旅顺大屠杀,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四个知识点.
【解答】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左宗棠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
C.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估计死难者最高数字约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D.1900年6月18日,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领的2000多名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攻的八国联军,由于在廊坊遭义和团阻击,从廊坊败回.
故选D.
12.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
C.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D.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直接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这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又一严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了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公车上书”.
故选B.
13.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义和团运动
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相关时间.
【解答】①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③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1895年,④义和团运动是1900﹣1901年,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1901年,因此老人不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是①鸦片战争.
故选C.
14.旧历辛亥年指的是( )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解答】辛亥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比如1911、1971、2031…(60年一周期).
故选B.
15.李鸿章曾经这样自嘲:“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这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出的感慨( )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
D.开展洋务运动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前期提出了“自强”的口号,后期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创办了许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结果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未触动封建制度,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故选D.
16.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张之洞的掌握情况.
【解答】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内部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为代表.设立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的是曾国藩.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故选D.
17.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
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戊戌变法背景的识记和理解.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选项AC是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选项B是洋务运动的主张.
故选D.
18.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曾国藩
【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解答】孙中山于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全国范围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同时也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故选B.
19.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北京
B.南昌
C.南京
D.武昌
【考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解答】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支弹药.随后,起义军进攻湖广总督衙门,取得首义胜利,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城,接着,又攻占汉口和汉阳.1911年是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
故选D.
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魏源.
【解答】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魏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
故选B.
21.下面是李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设计的四个学习专题,其中错误的是( )
A.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B.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C.胡适与《庶民的胜利》
D.陈独秀与《新青年》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史的理解.
【解答】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故选C.
2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
【解答】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因此中国近代化探索大规模实践开始于洋务运动.
故选A.
2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土地改革
C.五四运动
D.抗战胜利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应重点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答】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土地改革标志着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抗日战争胜利使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故选C.
24.红军长征经过下列地方的先后顺序是( )
①渡过金沙江
②强渡大渡河
③四渡赤水
④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考点】红军长征.
【分析】本题考查长征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需要了解长征的过程.
【解答】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具体经过为: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放弃去湘西﹣﹣进军贵州﹣﹣渡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④③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C.
25.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是(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福州船政局
D.黄埔军校
【考点】黄埔军校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黄埔军校.
【解答】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于1924年5月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培养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
故选D.
26.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 )
A.长征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七大
【考点】遵义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基本史实.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选B.
27.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废除二十一条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解答】首先,要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BCD口号,都反映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反帝,而没有体现反封建.而A项,“外争国权”反映的是反帝,“内除国贼”反映的是反封建.
故选A.
28.“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当选为第一任党的中央局书记.”这里的“他”是指:( )
A.鲁迅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
【考点】新文化运动;中共一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新青年》的创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故选D.
29.“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是北伐战争中的《国民革命军军歌》,下列不属于歌词中要除的“军阀”的是( )
A.吴佩孚
B.张作霖
C.孙传芳
D.曹汝霖
【考点】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知识点.
【解答】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的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
故选A.
30.1926年,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是( )
A.南京国民政府
B.广东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中华民国政府
【考点】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知识点.
【解答】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故选B.
二、材料分析题
31.徐绪典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说:“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年间,中国同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共约500余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第一次侵华战争与英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鸦片战争有何影响?
(2)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什么条约?签订条约的中方代表是谁?日本首相是谁?该条约有什么危害?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日、奥等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说出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国人民掀起的两次反侵略革命运动的名称.
【考点】阐述见解题;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马关条约》;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
【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2)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
(3)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
(4)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解答】(1)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义和团又称义和拳,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高潮为期不过三个月,最终在清政府的叛卖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陷于失败.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马关条约》,李鸿章、伊藤博文,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的四幅图片,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2)图2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列举两个代表人物?
(3)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简述该运动的历史意义?
(4)图4反映的这场运动的性质使什么?它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考点】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分析】(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探索运动的名称.
(2)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
(3)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历史意义.
(4)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解答】(1)图一“师夷长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即先进的生产技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图二是梁启超的语言,反映的是戊戌变法的历史.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图三是“孙中山”,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图四是“陈独秀”,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四个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2)图二是梁启超的语言,反映的是戊戌变法的历史,1898年6月,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3)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同盟会,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4)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或谭嗣同.
(3)辛亥革命;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六年,在全国执政五十八年,拥有七千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材料二:“8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南昌起义,连同随后党发动和领导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开启了我们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时期,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胡锦涛《建军80周年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出“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六年”了,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诞生的?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80年前的今天”指哪一天?列举出两位南昌起义的领导人。“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谁?他领导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3)引用材料二原文,说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的历史意义。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分析】(1)本题考查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本题考查南昌起义及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识记.
(3)本题考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解答】(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80年前的今天可知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毛泽东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展,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故答案为:
(1)1921年;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任写其中的两个);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016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