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满分130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26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jùn______逸;其干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zī
百态,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竹林之中,便觉神清气爽,心kuàng
神怡。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yě
了人的情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2.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①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
关雎》)
②蒹葭苍苍,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
(《诗经
蒹葭》)
③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
(_____《惠崇<春江晚景>》)
⑤泪眼问花花不语,
。
(欧阳修《蝶恋花》)
⑥
,谁家新燕啄新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3.名著阅读(5分)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⑴文段节选自《骆驼祥子》,作者
。(1分)
⑵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2分)
⑶请仿照示例,从作品内容、主题或艺术特色等方面对下面两部作品进行概括或评价。(2分)
示例一:《繁星》《春水》
清新淡雅的语言,澄澈如水的情怀
示例二:《名人传》
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7分)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选插图
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
陈忠实,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
(图一曹文轩) (图二陈忠实)
⑴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插图。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2分)
图一:
图二:
【析题词
导人生】
【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校报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⑵曹文轩接受记者团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幸福在远处”,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2分)
【赏对联
寄深情】
【材料三】
⑶为了表达对陈忠实离世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幅挽联。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幅挽联。(3分)
忠于人民
忠于生活
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
实为经典
实业赢得举世名
内容:形式:
第二部分
(4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5~6题。(6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5.“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
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
(4分)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2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阅读《陈涉世家》的节选文字,回答7-9题。(6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广故数言欲亡
数:屡次、多次
B.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C.为坛而盟
盟:盟誓
D.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被子
8.下面的句子中倒装句的一项是(
)(2分)
A.吴广素爱人
B.祭以尉首
C.陈守令皆不在
D.杀之以应陈涉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并杀两尉”,这也是他们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
B.陈胜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士卒,坚定了士卒反抗暴秦、奋起抗争的信念。
C.“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体现了起义策略的正确性和百姓的人心所向。
D.选文中,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1题。(6分)
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坤相约: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
【注】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胥(xū):小官吏。
折阅:亏损。
1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2)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
11.
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2~14题。(10分)
话说“敢读书”
赵畅
①作家王蒙说过,要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要老读比你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此番话语,颇耐人寻味。
②为何言“敢读”?是因为这些书对于读者是“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既然“不完全能够把握”,心里难免会担心和畏惧。其实,就如孩子学走路一样,一开始总会跌跌撞撞。然而,恰恰是跌跌撞撞地不断积累,才能渐渐摆脱大人扶助,学会独立行走。读书亦然,如果一直“读比自己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不要说难以进步,说不定连原来的那点知识积累和对于世事的悟性老本,也会因之而销蚀。从这个意义上说,“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啻是一种勇气的体现,亦是一种智慧的表达。
③手捧一本“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要啃下来,就得花工夫。不聚精会神、刻苦钻研不行,不甘当学生、虚心请教不行,不勇于质疑、善于积累不行。“啃”读的过程,就是科学读书、获得知识的过程。这般“啃”读,必引导人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获取知识,并渐渐登上智慧的殿堂。
④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假。依据是当时气候寒冷,孙权控制的南方已经没有亚洲象,又怎么能进贡给汉室大象?暂且不论结论正确与否,调动已有知识并多方求证、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坚持这般读书,不仅会有效地链接知识点,逐渐编织一张庞大的知识网络,还能帮助自己积淀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忍不拔的品质、举一反三的悟性以及善读善成的信念。
⑤哲人说过: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读书,就要站在“巨人”中间,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书籍的“巨人”,正是那些“人类各个时期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和精神丰碑”。一个人,若能坚持读经典,坚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⑥真要做一个“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人,必须求知若渴,否则便是空话。天有涯而知无涯,只有勤读书,多读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才能气象宏阔、满腹经纶。
(摘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12.选文提出一个怎样的观点?(2分)
13.作者在③~⑤段中给出了啃下“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建议,请分别找出来。(5分)
1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18题。(16分)
一片雪花里的故乡
包利民
只要有雪的地方,我都能从每一片雪花里看到故乡。即使无雪之处,那些雪花也依然在心底飘落,飘落成永不消散的眷恋。
每一年,故乡都被雪拥抱着四五个月,故乡在雪的怀里,我在故乡的怀里,很温暖的无数个冬天。那个东北大平原上的小小村庄,是长在松花江畔的一棵树,也是长在我心里的一抹暖。那时候极喜欢冬天,那时的冬天也比现在寒冷,可是在那冰天雪地里,却有着无穷的乐趣。
我们常常在野外,循着雪地上不知名的细碎足痕,去追寻未知的动物。无边无际的大草甸上,无边无际的雪原中,我们杂乱的脚印伸向各个方向,虽然从未找到过一只动物,却是乐此不疲。有时会在大雪飘飞的时候,遇见那些在河面上在江面上打鱼的人,看他们用沉重的冰穿了凿开厚厚的冰层,看那冰下的流水清泠而静默,看那些捕捞上的鱼儿被冻结了游动的姿态,便觉得冬天是那样神奇。
更多的时候,我们却是带上铁锹扫帚和自制的滑冰鞋或者爬犁,去村西的小湖面上,扫开积雪,尽情地滑冰。或者在厚厚的雪地上,摔跤打闹,现在想来,离开后的无数个寒假,都没有那时无忧而欢乐。
我们常常是呼啸而过,在呼啸的北风中,带起周围雪花旋舞。那时的天气真的很冷,我们戴着古老的狗皮棉帽,厚厚的自制手套,穿着大棉鞋,仿佛浑然不觉十冬腊月的难捱。是的,那时候,我们的心里却是那样的火热,多年以后方才明白,成长之后的世事风霜,才是生命中最寒冷的际遇。
在外面疯玩儿之后,我们才散去,走进村庄,就像一片片雪花扑进大地的怀抱。一进房门,热气扑面而来,屋地中间的火炉正旺旺地燃着,炉中的火焰欢快地舔着铁炉盖。关上门,冬天被挡在外面,雪花们纷纷拥挤在窗玻璃上。在炉边烤一会儿火,顺便在滚烫的炉盖上烙些土豆片,熟了后拿着坐在热热的炕头上,一边吃一边看外面的雪下得冒了烟。窗玻璃上还没有结上霜花,透过蒙蒙的大雪,看见远处的房屋全都笼罩在白茫茫中。
这个时候,除了我们小孩子,除了那些依然在寒冷中干活的人,大多数人都躲在家里,坐在炕头上看纸牌,或者衔着长长的烟袋凑在一块儿聊天,在我们那里,称之为“猫冬”。我们肯定是猫不住的,如果说躲,更愿意躲进一片雪花的深处,寻找无边的童趣。我们已经不屑于堆雪人,那是更小的孩子的爱好,我们会拿上小铲子来到野外。在那些风口处,厚厚的雪被吹成了硬硬的雪壳,我们在雪壳上开始挖洞,挖到深处向里再挖。躲在里面,避风且不那么冷。那是躲进寒冷中的温暖,很奇妙的感受。
后来,我们和姐姐说这事,姐姐就来了灵感,画了一幅画。那幅画在作业本背面的画,那么多年过去,我们竟然都还记得。画面是一片大大的雪花,雪花里面是一个小小的雪的山坡,坡上是小村子,坡上有个洞,里面几个小孩。画的名字是《雪花里的家乡》。雪花里的家乡,雪花里的家,当年的雪花早已消融,就像那些岁月般散去无痕,可是在我心上,在我生命里,那雪花,那岁月,那情感,都在,一直在。
当我离开家乡,当身前身后都是岁月的苍凉,才发现,当年的雪花是那样的温暖,蕴着故乡的深情,让我在长长的路上每一回首,便神飞无限。
15.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16.第二段中说“可是在那冰天雪地里,却有着无穷的乐趣”,这“乐趣”是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 (4分)
17.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我们常常是呼啸而过,在呼啸的北风中,带起周围雪花旋舞。
(2)一进房门,热气扑面而来,屋地中间的火炉正旺旺地燃着,炉中的火焰欢快地舔着铁炉盖。
18.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
第三部分
(60分)
19.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牛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俊
姿
旷
冶
2.略
3.⑴老舍(舒庆春)(1分)
⑵示例: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钱卖给了一个老头。(2分;交代清楚三匹骆驼的来历给1分,交代清楚三十五元钱是卖骆驼所得给1分;只写“卖骆驼”得1分)
⑶《骆驼祥子》示例:①
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②一幅老北京风情画与世俗图;③京味儿十足的语言,细腻传神的描写。(1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示例:①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②身残志坚战自我,钢铁意志写人生;③经典的形象,细腻的描写。(1分)
4.⑴示例:捕捉刻画典型细节“红领巾”
准确定格专注伏案写作场景⑵只有读书才能引领我们抵达远处,想要幸福,就做一个读书人。⑶高度赞誉和肯定陈忠实的忠诚品德和作品高度。“原上鹿”暗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采用嵌名联的形式,且一再反复,强化表达效果。
5.突出道路的漫长,高俊,曲折。反复吟咏,渲染道路的遥远与艰险,侧面烘托对意中人的执着不变的追寻,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6.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是正确的,但并没有体现主人公绝望的情绪)
7.D;
8.B;
9.A;
10.(1)每天宰杀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
(2)买熟食的人很少了,因而卖熟食的店主都亏损(严重),所以都转行了。
11.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3分,要特别注意举例,要能够举出文章中的具体语句)
12.要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
13.第③段建议:①聚精会神,刻苦钻研;②甘当学生,虚心请教;③敢于质疑,善于积累。第④段建议:调动已有知识并多方求证,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第⑤段建议:坚持读经典,坚持要站在“巨人”中间,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
1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读者阅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比作“孩子学走路”,论证敢读的重要性,告诉人们要敢于读那些自己不太懂的书,这样才会有进步。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
15.为全文奠定赞美的感情基调。
16.①雪地里追寻动物;②湖面上滑冰;③炉边烙土豆片,赏雪景;④雪壳上挖洞。
17.(1)第一个“呼啸”是指“我们”运动速度过快而发出的声音;第二个“呼啸”是指因风大风急而发出的高而长的声音。这里是说,尽管天气恶劣,我们仍然玩得乐此不疲,表现了对雪、对雪花里的故乡的眷恋。
(2)“舔”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炉中火焰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表现了作者此时愉悦印它博。。
18.“雪花里的故乡”蕴含着无限的温暖,留下了太多睁差好记忆,更给未来的自己无穷的力量。这句话蕴含着对故乡的无限深情。
19.
成长路上的阳光
那年,我有了第一本书。不像别的孩子,我对书中的插画几乎视而不见。
然而,一旦夜幕拉下,我就攥紧妈妈的手,瞪着大眼,竖直耳朵,把期盼的目光聚焦,听她在双唇的张合间把故事幻化成甜蜜的糖,在蜜糖沁入心间之时美美地睡去。当黑暗被赶走,朝阳匆匆地突触一缕红弧,光线把我的成长路照亮,促使我前进。
小学,我的书架陆续接待了几十位客人。也不谦让,它们争抢着要排在最显眼的位置。闲暇之余,我便捧起一本,让和风把书页拂响,让百合的花影跳跃在纸间。书中的人物总是那么打动人心,令我常常为齐天大圣降妖除魔而拍手叫好;常常蹲在草丛中,推开一片绿叶,满心激动地咧着嘴,晃动着脑袋寻觅小人国的踪迹;常常在月黑风高之夜蜷缩在床角,担心邪恶女巫的到来……透过心灵的橱窗,我欣喜地望到,那缕曙光逐成半圆,终为一轮,从地平线下一跃而出,照得我格外温暖。
几年前,家里增添了一台电脑。我眼放光芒,开始走进这虚拟世界中寻找更多的乐趣。我曾跟随一个采蘑菇的管道工畅游在它的欢乐国度,吃下无数蘑菇,吃出无尽欢愉。我全然忘却了我的挚友——曾经伴我走过了金色童年,如今竟被游戏中的虚幻形象所取代。于是它们落寞地躲在书柜里,无声地落泪。苦涩的泪水染黄了纸,蚀皱了角……不经意间瞥向窗外,光线似黯淡了几分,慵懒地掠过树冠,不再光顾我成长的路。
昨日,我整理房间,无意间撞到书架,一本《夏洛的网》失足坠落。“砰”地,震得我惊心动魄。再看它,险些摔得粉身碎骨。弯腰到九十度,书中夏洛的形象在如山如海的尘封记忆中忽地清晰起来,一阵一阵,刺痛着我的大脑。那只善良的蜘蛛开始在脑海中吐丝,逐渐织成一张回忆的网,把我对它的感情牢牢缠住。心头开始漾起波纹,久久无法平息……
此后,我不断将昔日的记忆洗刷干净,毕竟它们是我的挚友,永伴身边;是我的财富,终身受益;是阵阵清风,荡涤心灵;是丝丝细雨,拭去尘埃……
成长路口,我们再次相遇。撞倒了年华,漏过了离殇。七彩的阳光斑驳了满天的蓝,折射进我的心灵。我坚信,这片阳光定会更加耀眼,永恒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