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2 20: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孤独之旅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2、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主题表达之间的关系。
3、理解人物心理变化。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理解人物心理特点。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孤独不仅是人生成长的必然,也是人生成长的必要,经过“孤独之旅”的杜小康,因为那份孤独,已经脱去了他幼稚的外壳,变得成熟起来。(板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
(1)阅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理解人物心理特点。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轮流阅读课文,比一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2、学生轮流阅读课文,有错即停,老师将错字板书在黑板上,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
估计可能读错的字:
嬉(xī)闹
撩(líao)逗
撅(juē)
3、生齐读生字两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理解杜小康心情)
1、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杜小康的离家原因什么?你从哪个词读出了无奈?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
3、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投影显示要点)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杜少康为何无奈?(他家曾是油麻地最有钱的人家)
4、生齐读第一段,体会无奈之情。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杜小康心理)
1、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课文2—32段,你从哪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的,并陈述理由。(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去感受)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学习效果,师生交流。
(投影显示要点)
(1)无家:“就什么都没有了”、“熟悉的树木……遥远之物”、“陌生的天空……从未见过的面孔”、“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为了无家的漂游者”(家里本来有母亲、有朋友、有学校、有熟悉的环境)
(2)无声:“没有其他声音……使人感到振奋”、“杜小康想听到声音……不可能”
(3)无知:“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
(4)无人:“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第一缕炊烟……惟一的炊烟”
(5)无尽:“以后的几天,都是这一天的重复”
(6)无助:“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感官沉睡了)、“紧紧地挨着父亲,迟迟不能入睡”
(7)无期:“明年春天”
(8)带着挽救家道的使命去放鸭,而不是去旅游的,这种精神压力让人恐慌。
(茫然和恐惧)
五、布置作业:阅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2、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主题表达间关系。
学习过程:
一、板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理解人物心情变化)
1、出示自学指导:
跳读课文,思考,面对孤独,杜小康心理如何变化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师生交流,分析人物心理变化。
(投影显示要点)
(1)(接受孤独)
(2)他慢慢地学着去适应孤独,“浮云、芦荡、炊烟”这些极具有孤独感的景色在他的眼里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
(3)经历了暴风雨,经历了困难之后,能够承担家庭的重任,面对生活的困难的杜小康。面对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表现出来了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通过鸭子对主人的依赖,来折射出了杜小康的成长。
(4)内心平静,面对孤独,不再恐慌,不再浮躁,不再逃避,于是他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以鸭为伴,静静地沉睡着,在孤独中享受一份宁静之美。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清文章含义)
(一)
1、出示自学指导一:
速读课文,结合杜小康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交流。
(投影显示要点)
(1)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2)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感到一种恐惧,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二是对前途的恐惧,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二)
1、出示自学指导二:
跳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划出文中描写鸭群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效果。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投影显示要点)
杜小康失学后,去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在风雨中它维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放鸭的结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在“鸭子下蛋”的惊喜中。
四、作业
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