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载2017届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万载2017届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02 20: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万载2017届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开封人祖祖辈辈流传着这样的话:“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和“开封城摞城,潘杨湖底深藏几座宫”。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和上图可以推测开封城所在地古代地理环境的特征是(

A.地壳运动频繁
B.气候温暖
C.地势低洼
D.河流流量较少
2.开封市七朝古都,开封成为都城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位置优越
C.儒家思想的发源地
D.耕地富饶水田广布
3.古代制约开封市周围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性因素是(

A.土壤贫瘠
B.交通落后
C.常年缺水
D.多旱涝盐碱
下图为“我国人口、稻谷产量、小麦产量、玉米产量、大豆产量占世界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我国人口占世界比重下降的原因是(

A.我国人口数量下降
B.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世界人口数量下降
D.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
5.四种作物产量占世界比重随时间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大豆
B.小麦
C.玉米
D.稻谷
下图为埃及土地农业利用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关于该国土地农业利用分布对应正确的是
A.①旱地②绿洲③草地牧场④灌溉农业
B.①绿洲②草地牧场③灌溉农业④旱地
C.①旱地②灌溉农业③绿洲④草地牧场
D.①灌溉农业②草地牧场③旱地④绿洲
7.影响该国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气候
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下图,完成下题。
8.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光热、地形
B.光热、水分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9.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B.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
C.乙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乙地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大
下图为某农场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0.该农场冬季需要调入的生产资料最可能是:(

A.水资源
B.化肥
C.农业机械
D.运输工具
11.右上图中反映农业特点的各方格,最接近该农场生产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读“某国三大产业比重图”,图中A点和B点分别代表该国1975年和1995年的三大产业构成。据此回答下列题。
13.从该国三大产业构成和变化分析,该国可能是(
)
A.伊拉克
B.俄罗斯
C.泰国
D.新加坡
14.使该国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产业可能是(
)
A.金融业
B.旅游业
C.加工业
D.农业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16.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
17.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二、非选择题
18.(1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C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6分)
(2)指出图9中甲阴影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19.读某国主要山脉带分布示意图及图中南北二岛地形类型比例组合坐标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要素图,甲位于南岛西部山区,乙位于南岛东部平原,回答下列部题(13分)
(1)简要说明该国断层发育、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2)比较该国南北二岛之间地形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分)
(3)分析甲、乙两地降水的主要差异及原因,并推断两地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6分)
20.(8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第Ⅰ阶段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4分)
(2)该城市发展到第Ⅱ阶段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4分)
21.读图,回答有关问题:(6分)
(1)图中①、②、③、④序号表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其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从投入多少看,④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密集型农业。
(3)字母A、B、C、D代表世界著名工业区,其中B区是
(填工业区名称),该地区______
资源丰富,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C工业区的主导部门是
工业;四个工业区中发展条件相类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
【答案】
1.C
2.B
3.D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片中地下埋藏的城市分布在不同的沉积层中,分析该地地势低洼,以沉积作用为主,C对。图片中没有褶皱、断层构造的特征,不能表示地壳运动频繁,A错。图片中建筑门窗窄小,表示气候较冷,B错。河流沉积作用强,流量较大,D错。
2.古代城市发展受矿产影响小,A错。是我国南方北方联系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B对。儒家思想发源地是山东,C错。开封耕地主要是旱地,D错。
3.开封位于华北平原上,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性因素是多旱涝盐碱灾害,D对。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造就了华北地区的肥沃土壤,A错。平原地区,交通便利,B错。降水季节变化大,人是常年缺水,C错。
考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区域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答案】
4.
B
5.A
试题分析:
4.一直以来世界及我国人口都是上升趋势,排除A、C。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排除D。我国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使得我国人口占世界比重下降,故选B。
5.读图,根据各条折线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各拆线变化幅度最小的是大豆,
A对。B、C、D错。
考点:我国人口、主要粮食产量在世界的变化及原因。
【答案】
6.A
7.B
试题分析:
6.读图,①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没有河流,适宜发展旱地农业。②位于沙漠气候区,适宜发展绿洲农业。③地位于红海沿岸,可能有草地牧场。④位于尼罗河沿岸,适宜发展灌溉农业,A对。
7.该国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区,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所以影响该国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源,B对。
考点:不同区域主要农业利用类型差异,影响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答案】
8.B
9.C
试题分析:
8.甲地处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影响种植业发展;乙是中亚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影响了种植业的发展。选B正确。
9.甲地河流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河流无冰期,不可能有凌汛现象;甲河主要流经西欧平原,水流平稳,利于航运;乙河是内流河,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季节大;流域内降水稀少,河流水量较小,含沙量较大。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世界不同流域地理特征。
【答案】
10.A
11.D
试题分析:
10.读图可知,该地冬季河流断流,要保障人与牲畜饮水,所以需要调入水资源,A对。冬季没有农业生产,不需要调入化肥、农业机械,运输工具等,B.C.D错。
1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场小麦、牧草占的比重相近,属于混合农业,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投入精细。对应右图中的④,D对。
考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征。
12.【答案】C
试题分析: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中国等国家。没有印度,A错。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国营方式,B错。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C对。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D错。
考点: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地区,主要特征,主要作物类型,经营方式。
【答案】
13.C
14.B
试题分析:
1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示可知,从1975年至1995年,该国第一产业均占50%左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到20%,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30%左右。可见,该国家始终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国家。伊拉克石油工业发达,第一产业比重小;俄罗斯和新加坡第二产业均较发达。由此分析可排除A、B、D三项,泰国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地位。故C为正确选项。
14.加工业、农业不属于第三产业,C、D项错误。泰国工商业、金融业均较落后,金融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很小,但是,泰国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对国际游客吸引力巨大,旅游业是促进该国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产业。故B
为正确选项。
考点:三大产业构成。
【答案】
15.B
16.C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15.读图,①处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形、土壤影响不大,农业主要制约因素是水源,降水不足。②处位于青藏高原,光照充足,农业主要制约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B对。A、C、D错。
16.②所在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是太阳能和地热能。高原上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少,生物能少,A错。矿产能源缺少,B、D错。
17.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是纬度低,山脉海拔高,相对高度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类型多,物种丰富,C对。气温高,光照、热量条件好,土壤、水源等不是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A、B、D错。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新能源类型,区域物种丰富的原因。
18.【答案】
(1)靠近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扼北海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海口;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每点2分,答三点正确即满分,最多共6分)
(2)乳畜业、园艺业为主(2分),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1分),适宜多汁牧草生长(1分);利于发展乳畜业
试题分析:
(1)港口的区位因素可从陆域条件、水域条件、地理位置、经济腹地等方面分析。C港为鹿特丹港,靠近靠近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扼北海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海口;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
(2)图中阴影区为荷兰,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发达。
19.【答案】
(1)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2)相同点:平原面积小或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
不同点:北岛山地比重较大,地势东高西低;南岛丘陵比重较大,地势西高东低
(3)甲地降水量远大于乙地,甲乙两地分别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甲地宜发展林业,乙地宜发展农牧业
(1)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该国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三角坐标图分析相同点为平原面积小,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不同点为北岛山地比重较大,地势东高西低;南岛丘陵比重较大,地势西高东低。
(3)根据降水柱状图判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甲地降水量远大于乙地,所以甲地宜发展林业,乙地宜发展农牧业。
20.【答案】
(1)②



(2)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对粮食、乳肉产品需求量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耕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副产品供应紧张。
【解析】
试题分析:
(1)花卉、蔬菜等产品产值高,城市需求量大,应布局在地价高的近郊,A靠近城区消费市场,可布局花卉蔬菜园艺区;乳肉、家禽产品易腐烂,不易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土地租金较低的区域,B处合理;C位于丘陵山区,要布局果树林区;D为平原,土地广阔,应发展粮食种植业。
(2)从图中观察,阶段Ⅱ时,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对粮食、乳肉、蔬菜等产品需求量大;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农业用地,影响农副产品供应。
考点:城市郊区农业布局;城市发展对农业的压力
21.【答案】
(1)混合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水稻种植业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劳动
(3)鲁尔区
煤炭
电子工业
B和D
试题分析:
(1)分析图示各地位置,①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和西南,属于混合农业;②表示小麦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③位于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上,属于大牧场放牧业;④位于东亚和东南亚,属于水稻种植业。
(2)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④农业属于水稻种植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
(3)图示B区位于德国,代表鲁尔区,其煤炭资源丰富;C位于美国西部的旧金山,主要工业部门是电子工业。B和D都是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世界工业区的分布
铁路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