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中学鄂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课 我的四季 安妮日记 (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中学鄂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课 我的四季 安妮日记 (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3 07:5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一、导入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在狱中,她写下了一本日记,这本日记就是这名叫安妮的少女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安妮日记
德——安妮.弗兰克 他自私又狂暴、狠毒又残忍,是一个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政治狂人。 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灭绝性的种族仇杀,杀害600多万犹太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背景 其中,有120万少年儿童!奧斯威辛犹太人集中营集中营中焚化犹太人的炉子集中营中骨瘦如柴的犹太人犹太人残骸纳粹大屠杀集中营死亡坑 初识安妮二、走近作者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熟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 ??????? 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 ??????? 她避难的房子已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安妮日记》1952年第一次在英国出版时叫做《一个年轻女孩的日记》,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它被翻译成67种语言,全世界的销量超过3000万本。
安妮作为纳粹占领下的阿姆斯特丹的一名犹太女孩,这本书使她成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者。这本日记本是安妮13岁时的生日礼物,几个星期后纳粹就占领了阿姆斯特丹,她和家人不得不躲起来,但因遭告密而被纳粹找到。荷兰一名记者写了关于《安妮日记》的报道,唤醒了出版商的兴趣。1947年出版了1500本荷兰版的《安妮日记》,并在1959年被拍成了电影。补充资料:
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居德国,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同年7月6日,由于迫害犹太人的风声紧急,她的一家和朋友共8名犹太人藏到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从此开始了历时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 安妮虽然躲在密室里,但她的日记中所记载的大都是外面发生的事情。她描述了藏匿中的日常生活又充满了恐怖,犹太人如何被德国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她多次描写阿姆斯特丹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不断谴责种族歧视。 《安妮日记》中的小安妮作为一个成长期的少女,面对战争和种族迫害、自我成长、寻求自由等心路历程,平凡而真实,伴随着主人公的心境起伏,足以引起人们心中的震撼和共鸣,因此能够深深打动和吸引世界上众多的读者。 安妮创造了一个名叫吉蒂的虚拟的朋友。每天,安妮给吉蒂写信,叙述自己的心情和周围发生的事情。幻想着有一天日记能够公开发表。 藏匿25个月之后,安妮一家被人出卖,他们被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安妮最后因伤寒而病死在集中营。8个藏匿着的犹太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奥特幸免于难。战争结束后的1947年,日记在荷兰编辑成书出版,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安妮日记》。迄今为止,《安妮日记》被翻译成65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了3000多万册。 时至今日,安妮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标签”,她象征着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受害者,甚至已经成为宗教迫害和暴政统治下受害者的象征。汉斯说:“人们聊起那段历史,就会谈到大屠杀,就会谈到安妮。” 二战前,大约有8万犹太人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安妮博物馆已经成为阿姆斯特丹历史最真实的见证。

安妮的数字人生1929-194513岁1942年7月6日263号1942年6月12日1944年8月4日1945年3月1947年花季少女的生命=16年日记 心事记载建筑夹层 密室=生活空间13岁 写日记15岁 被捕16岁 死亡(伤寒)日记出版(影响世界的100本书之一)走进安妮的密室我希望世上所有的孩子
都不要像安妮那样担惊受怕
请你们轻轻的上楼
楼上的安妮已在梦中
--安妮故居前的留言 安 妮 日 记 (德)安妮·弗兰克作文人

http://www.zuowenren.com小学生作文 品读安妮同学预习提问:1、安妮曾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为何她要将虚拟的“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
2、在那纳粹专政,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 她记下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3、面对粗暴,可怕的纳粹党,安妮却依旧相信“人在内心其实是很善良的”,她是不是很傻?
4、安妮,为什么在暗无天日的环境里依然能
够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外面已经接近疯狂
的世界,对未来充满憧憬?
5、如果知道1970年12月7日德国总理勃兰特
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安妮
会原谅他吗?
一个女孩和一场战争问题探讨 安妮与日记寻找对话的对象,
战胜心灵上的孤独。 吉蒂我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和笑声的地方去!”我心中有个声音哭喊着。安妮的呐喊走进安妮的心灵 我们读到了一个 ? 的安妮读了课文以后你对安妮有何印象?说说你的理由。要求:以下面的句式发言。安妮是一个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热爱生命、渴望自由,乐观自信、执著理想的荷兰籍犹太花季少女。问题探讨1、安妮日记中主要反映了哪些主题?日记中,最令你感动和引起思考的地方在哪里?
1、对战争的观察描述,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和自己的苦闷烦恼
2、描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表达对战争的痛恨
3、对引起战争的人性的思考。
4、安妮乐观积极的态度,对战后和平生活的憧憬。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安妮:
血色天空下的宝贵童心
战争扭曲中的健康人格走进安妮的心灵1、阅读安妮日记,请大家来谈一下,安妮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感知安妮,她的人生是不幸的
法西斯发动了战争,同时进行灭绝犹太人的计划,战争和种族歧视同时
袭向安妮,安妮遭受的是双重迫害,
身体不自由和心灵的痛苦,她的生活
被死亡的阴影笼罩。
每天都是轰炸和各种坏消息惶恐的生活狭窄的没有个人隐私的空间缺失的人性恐惧的等待2、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她有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有没有因此而抛弃理想甚至是生命?这表现了安妮怎样的精神境界?  她对生活“从来不绝望”,也始终没有抛弃理想。始终乐观地看待生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一个犹太少女为我们树立的榜样。品读安妮,她的生命是乐观的
3、为什么在厄运中还说“可是我快乐,而且立志永远快乐”?她快乐吗?
因为他心里有爱,又对人的信任。他的确有快乐,那就是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就当时境况而言,这种快乐是一种理想境界;其次,它是个孩子,较为单纯,对生活充满希望。
4.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 。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6、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为什么会有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德国的排犹是全民的;少女本应生活在阳光歌唱中,但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杀戮而躲进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普通女孩思考的更迫切——性格与特殊环境相关。 7、学习小组交流,班级交换感触。
日记中那一篇最令你感动,为什么感动?8、《安妮日记》的价值是什么?
■日记的内容:真实反映当时的恐惧和安妮受到的双重的压迫。
对战争根源的思考。
安妮面对反人道的战争的乐观态度,始终保持美好的人性。
■日记的价值:是历史的另一种证明;用个人的真实情感与思想代替战争的宏大叙事。
本文讲述了一个犹太少女眼中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一群犹太人的生活。读完文章后, 回到生命本质,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仔细审视,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但事实是,我们一再一再的为生存忙碌时,我们就会对寻找和坚持弃权。《安妮日记》会带我们回顾一次历时六十年的纪念、讲述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享受一段温暖人心的时光。你会感受到一个14岁犹太少女对于生活的心声:“我看见世界变成一片荒原我听见雷声渐进,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受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云彩很没,阳光灿烂,想象自己和爸爸在过去经常去的公园散步,所有的花在同一时间里盛开,我就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中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绝对不会将自己的生活建立在混乱、痛苦和死亡之上……不管怎样,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五、总结思考:引起战争的因素是什么?资源掠夺
经济侵略
领土纷争
宗教问题
种族冲突
民族文化贪婪
自私
仇恨
暴力人


丧扩展延伸讨论:
人类消灭战争的途径是什么? 对话安妮   假如安妮来到我们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
活动与探究安妮,我想对你说……1944年4月5日
我希望在我死后,
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写作练习 如果安妮有安息之地,你将怎样为她写墓志铭?
示例:
  普希金:“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逃生。”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墓志铭:“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墓志铭:“埋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鲍勃·迪伦 《答案飘在风中》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有资格叫做一名男子汉?和平鸽要穿越多少沧海桑田,才能从此安睡?炮弹要横飞直落多少回,才能被永远禁止?我的朋友,这答案飘在风中,答案飘在风中……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蓝天?要有多少双耳朵才能听到黎明苍生的哭声?要死多少人,才会感觉到死去的人已经太多太多?我的朋友,这答案飘在风中,答案飘在风中……
一座山峰被冲入大海前得坚持多少年?一些人获得自由前要苦熬多少岁月?一个人假装没看见丑恶要扭转多少次头?我的朋友,这答案飘在风中,答案飘在风中……
告别战争 拥抱和平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