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4课 香菱学诗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鄂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4课 香菱学诗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3 09:05:38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 考考你 1、 被誉为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的一部小说是 2、请说出其中的一个人物,并说出与之相关的情节:人物:情节: 《石头记》《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红楼梦》共写了七百多个人物,其中称得上典型的也有数十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袭人、史湘云、妙玉、贾母、刘姥姥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曹雪芹的《红楼梦》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他对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批判是现实主义的,而他对宝黛爱情深刻动人的描写、他们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对美好的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则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而这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曹雪芹对后来社会的奉献!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前80回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
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过着的豪华生活。
  雍正五年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被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
  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大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离开了人间。 曹雪芹(1715──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此中味
《红楼梦》人名谐音选: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贾雨村,甄世隐——假语存,真事隐贾化——假话 贾政——假正
贾链——假廉 冯渊——逢冤
甄英莲——甄应怜 秦可卿——情可钦
詹会——沾惠 霍启——祸起
王仁(巧姐舅)——忘仁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贾芸舅)——不是人
单聘仁——善骗人 金陵十二钗正册1、林黛玉 2、薛宝钗 3、贾元春
4、贾迎春 5、贾探春 6、贾惜春
7、王熙凤 8、史湘云 9、秦可卿
10、妙玉 11、巧姐 12、李纨 金陵十二钗副册    1、香菱  2、薛宝琴 3、尤二姐 4、尤三姐
5、邢岫烟 6、李纹 7、李绮 8、夏金桂
9、秋桐 10、小红 11、龄官 12、娇杏 《红楼梦》塑造了一群被侮辱被欺压的女性形象,香菱就是其中的一个,她曲折而不幸的遭遇引起人们深深的同情。“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很有情趣并蕴含深意的一个片段。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这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学习本课要理解香菱为什么那样执著地学诗,要认识这个人物的性格。香菱学诗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香菱。她在小说中是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红楼梦》之
金陵十二钗副册 香菱导入拆字谜:桂 薛蟠正妻金桂  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相关知识
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   2.整体感知,熟悉故事大意,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3、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在学习上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仄( ) 应瑒( ) 庾( )信
蘅( )芜苑 三昧( ) 暧暧( )
请柬( ) 胡诌( ) 颦( )
嘟哝( ) 姊( )妹 怔怔( )
暖香坞( ) 画缯( ) 鳏鳏( )zèyángyúhéng mèiàizhōuji?npínzhèngnóngz?wùzēngguān积累词语: 起承转合 以词害意
地灵人杰: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诲人不倦: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穿凿:牵强附会、生拉硬扯
揣摩:反复推求、猜测
1、本文写香菱学诗分几个阶段来写?课文解读2、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3、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整体感知: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香菱学诗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环节?(拜师)读诗、谈诗、 作诗香菱学诗过程拜师初作再作三作黛玉教诗“不以词害意”,先读王维五言律,再读杜甫七言律,再次李白七言绝句“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不要受缚,放胆去作“过于穿凿,还得另作”(宝钗:不像吟月——不扣题)呆疯魔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正面描写:香菱读诗作诗的神态、动作。1、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2、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3、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4、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5、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
6、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苦学对香菱的侧面描写“这个人定要疯了!”(宝钗)“……越发成个呆子了。” (宝钗)“可真是个诗魔了。”(宝钗)“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宝钗)侧面描写作用:进一步突出香菱学诗的投入与专注 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 品一品 悟一悟
在塑造香菱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鉴赏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这些方法的妙用,是小说欣赏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当你能准确鉴赏描写方法时,你已领悟了文学作品的“三味”。 运用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等)和侧面描写,这些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香菱的形象,表现出香菱学诗时的认真、刻苦、废寝忘食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具体可感、仿佛立于眼前。香菱成功的原因苦学、乐学、善学资质好,悟性高老师指点好大观园的环境激起香菱学诗的愿望主要原因 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时谈了要注意哪些问题? 1、要重立意,
不以词害意。3、重研究讨论,
方能长进。2、要多读,
读一流的诗。 首先,要多读。诵读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
  其次,黛玉认为,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要不怕失败,大胆创作,敢于想像。 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赏析香菱的三首咏月诗谈谈你的看法月挂中天夜色寒,
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
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
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
晴彩辉煌映画栏。1、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2、诗中“月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3、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香菱的第一首诗2、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1、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2、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1、 “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香菱的第二首诗缺点:优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香菱写的第三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月光灿烂,想掩盖也掩盖不了。它的外貌是那样娟秀,背面却是那样清寒。皓月千里,处处传来妇人捶衣之声。半轮明月在天,雄鸡高唱,已是五更将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披绿蓑的江上游子月下闻笛,引发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思妇楼头倚栏望月,难以成眠。
看到人间浓重的离情,嫦娥不禁自问:为什么不让离人团聚,永不分离呢?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1、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2、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3、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   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香菱的第三首诗 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 第一境“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香菱学诗就像一支浏亮清越的小夜曲,是她丰富醇美的心灵的一次曝光,是她精神自我的一次净化和升华,是她生命价值一次难能可贵的“实现”。在学诗中,香菱表达了她脱俗入雅的高尚追求,浸透了她对人生的美好理想,迸发了她身上的美和生命的诗意!
拓展:比一比,谁对的好上联:黛玉多愁善感悲葬花
下联:香菱如痴如醉苦吟诗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诲人不倦黛玉巧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