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五 《长征》节选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五 《长征》节选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3 09: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 《长征》节选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泥泞(  )
疲惫(  )
绚丽(  )
猝然(  )
蓦地(  )
驱散(  )
哽咽(  )
篝火(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犹豫   冤枉   抚摸   异口同声
B.低沉
气氛
静寂
无边无际
C.焦急
道歉
即将
翩翩起舞
D.撕裂
笼罩
致衰
万赖俱寂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依然   愕然   猝然   毅然
(1)(周团长)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________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2)警卫员________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3)刘少奇焦急地:“小同志,快醒醒。”这个同志________一动不动地低头坐着。
(4)刘少奇大惊:“你哭什么?”彭德怀:“你冤枉他了。”刘少奇________一怔。
4.(大连中考)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
①一个勇敢自救的人,不仅遇到怎样的险阻,都不会放弃对成功的追求。②当你在艰难的境地里勇往直前的时候,哪怕你只有一根可以活动的手指,只要一气呵成地用它去敲击成功之门,总有一天,会敲开那扇门。③在这个世界上,除非你自己放弃,否则没有雷电可以击垮你,没有可以吞没你的巨浪,没有荆棘可以阻挡你。
第①句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2)第②句中,有一个成语使用错误,它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有一处语言结构不当,使语句不够顺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揣摩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
(1)彭德怀惨然一笑:“没事。不知为什么,我彭某人的眼睛冒起了金花,两腿一软,就栽倒在这草地上了!”
(2)彭德怀哽咽地:“把马肉分给战士们。”
(3)刘少奇一面大步踉跄地走着,一面举目四望。
6.电视文学剧本擅长运用特写镜头来表情达意。说说下列镜头角度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作用。(提示:可从近景、远景、特写等角度来思考。)
镜头一:彭德怀久久不语,突然,他掏出手枪,对准战马,无比悲痛地:“我只有请跟着我转战南北的无言战友献身救同志们了!”
警卫员急忙以身护马,伸出双手大声喊:“不!不!……”
镜头角度________;作用:

镜头二:刘少奇怀中的战士拿着那袋所剩不多炒面的手渐渐松开,啪的一声,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掉在了草地上。
镜头角度:________;作用:

镜头三:夜幕笼罩着无边无际的草地,簇簇篝火映着一群又一群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
万籁俱寂的草地夜空,突然飞来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的歌声。
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镜头角度:________;作用:

7.学习了本课,班级要开展“长征之歌”主题班会,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为这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不少于150字)
(2)为下列两个节目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联词。(120字左右)
节目一:诗朗诵《长征颂》
节目二:歌曲《走进新时代》
彭德怀割爱杀坐骑
万焕生
人们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事实上,草地岁月,堪称红军长征中一段最为艰苦的历程。红军指战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后可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向了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这匹从江西出发就跟随彭德怀走向长征路的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的背上堆得像座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没有。”说着,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块,悄悄地塞进黑骡子的嘴里,深情地看着骡子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他把饲养员喊来,问道:“总共还有几头牲口?”
“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6头。”老饲养员不解地回答。
“好,全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彭德怀话一出口就是命令。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说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啊!”
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赶快解决吃的,我们或许能多些人走出草地。”
老饲养员掉着眼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最后立一次大功吧!”
“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吧!”大家仍在请求。
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对身边的警卫邱南辉道:“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6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老饲养员抱着大黑骡子的脖子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
彭德怀背过脸去。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10分钟过去了,没有人下得了那个狠心。6匹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什么,集体嘶叫了数声,又都默默地低下高昂的头。
20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手提机枪的方副官长把大黑骡子向远处牵了牵,枪口对准6匹牲口,大家都闭上了眼睛。枪声响了。彭德怀转过身,缓缓摘下军帽,向着斜倒下的大黑骡子。
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漫漫长征路,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背影,它化入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合奏出红军指战员们行进步伐的节拍来:“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8.彭德怀既然决心枪杀大黑骡子,又为什么向斜倒下的大黑骡子“缓缓摘下军帽”?
9.“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最后立一次大功吧!”大黑骡子为革命立过哪些功?
10.选文中两次写到了彭德怀发火,联系语境,说说彭德怀发火的原因是什么。
(1)“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2)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11.本文刻画彭德怀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2.选文最后的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nìng bèi xuàn cù mò qū gěng gōu 
D(解析:D项:衰—哀;赖—籁。) 
(1)毅然 (2)猝然 (3)依然 (4)愕然 
(1)把“不仅”改为“不管”(或“无论”“不论”)
 (2)一气呵成 坚持不懈(或“持之以恒”)
 (3)没有巨浪可以吞没你 
(1)对自己眼花栽倒感到十分无奈,内心产生了一丝凄凉。
(2)写出了彭德怀忍痛枪杀自己的战马后悲痛的心情。
(3)指刘少奇因路难走及少食等原因走路艰难,摇摇晃晃的样子。 
镜头一:近景 生动地表现了彭德怀无比悲痛准备杀马和警卫员以身护马的感人情景
 镜头二:特写 放大场景,突出强调了炒面是生命的源泉,是逝者的丰碑,是红军战士舍己为人革命精神的写照,更突出了红军让人动容的官兵深情
 镜头三:远景 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烘托环境和气氛;镜头由远而近,不断拉近,人物出现,情节逐渐展开 
(1)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学习长征精神”。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这一代人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我相信,在此次活动中,大家都会有所收获的!(开场白要点:问好;点明主题,歌颂长征精神;表达祝愿。)
 (2)示例:刚才,我们倾听了一组诗朗诵,下面,我们再去《走进新时代》的歌声中徜徉。请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串联词要求:紧扣节目内容;语言有散文诗般的清新淡雅。) 8.大黑骡子与彭德怀经历过风风雨雨,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并且它为彭德怀做了许多事情,虽然为了集体、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忍痛割爱狠下心来杀死了它,但是彭德怀的内心是悲苦的,不舍的,所以才向斜倒下的大黑骡子缓缓摘下军帽。 
①在长征路上大黑骡子驮过彭德怀,驮过伤病员,驮过粮食和器材;
②在红军队伍断粮时,用自己的肉解决了战士们的口粮。 
(1)方副官长迟迟没有动手杀骡子。
(2)为了集体的生存,彭德怀不得不狠下心杀掉与自己建立深厚感情的大黑骡子,他的内心是非常悲苦的,现在警卫员让他吃大黑骡子的肉,更让他感到悲痛与不忍心。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彭德怀对红军战士们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 
1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黑骡子对红军战士们的影响和感化,对全文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