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喜悦欢乐情景。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乐器,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发明了它,后来流行于秦国,有十六弦琴和二十一弦琴两种
全 曲 大 致 可 分 为 三段
第一段,慢板。
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
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造成对比和变化。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快板。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第一段:表现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
(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渔舟唱晚
段 落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尾 声
情绪
热烈、起伏
热烈、欢快
抒情、悠扬
抒情优美
速度
节奏加快
节奏加快
节奏舒缓
节奏舒缓
作者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