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老人与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3 16: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人与海
教案
课题
老人与海
课时
2
授课班级
考点、知识点
文言知识积累、文章的写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
重、难点
如何步步深入进行论证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文学常识填空欧阳修:字永叔,号

,谥号
。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




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二、解题:1.《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 伶官传》作的序言。
2.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3.《伶官传》主要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祸国乱政的史实。4.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三、背景知识: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四、范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要求:①对照课后注释读懂、读通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②朗读提示:语


慢、



顿、读


气五、预习检查:1.解释下列句中加了横线的词语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③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2.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
A
函梁君臣之首
B
忧劳可以兴国
C
逸豫可以亡身
D
数十伶人困之翻译:“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4.翻译:“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六、齐读,分析课文1.找出观点句(论点)
盛衰之理,岂非人事2.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3.请同学们在二、三段中迅速找出关于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句子。
得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
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失: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4.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谦虚得到益处;安乐可以使自身毁灭,自满招来损害。文章到此似乎已经结束,为什么还有第四自然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①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强调可以扣住题目。
②用“故”字承接上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同样会身死国灭。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借古讽今,现实的针对性强。七、文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八、论证方法及名句归纳:
①方法:例证法、对比法、引用法
②千古名句: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九、课堂练习:
1.选出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负而前驱
B
一夫夜呼
C
仓皇东出
D
函梁君臣之首
2
.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皆背晋以归梁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④与其所以失之者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说晋王李可用临终前交给庄宗三枝箭,目的是希望庄宗牢记遗命,为父复仇。
B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
C庄宗李存勖把父亲交给的三枝箭“藏之于庙”,作战用兵时又“以一少牢告庙”,表现出对
父亲遗命的恭谨态度。
D作者认为,祸患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智勇之人,会被自己耽溺的东西所害,这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经验。
4.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
A.此三者,吾遗恨也
B.盛以锦囊
C.系燕王父子以组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E.智勇多困于所溺
F.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G.燕王,吾所立
介词短语后置:
被动句:
判断句:
省略句:5.翻译下列句子:(1)岂得之难而守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6.一词多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请其矢,盛以锦囊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7.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8.古今异义:至于誓天断发
1、学生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2.自读课文3、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问题。4、再读课文,提炼情节。5、课堂探究,讨论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6、课堂训练:学会心理描写。7、名人名言积累(作文素材)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患常积于忽微
祸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微行入古寺
微斯人,吾谁与归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