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栏内)
1.(1分)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北周建立
B.隋朝建立
C.南北统一
D.运河开通
2.《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3.(1分)“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A.
筒车
B.
楼车
C.曲辕犁
D.水排
4.(1分)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5.唐太宗说:“昔为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又说:“汉武穷兵三十年,疲弊中国,所就无已,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这表明唐太宗治理吐蕃少数民族的政策是( )
A.和亲
B.治好国家,增强凝聚力
C.册封
D.建立管辖机构
6.(1分)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
A..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D..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7.唐朝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8.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A
B.B
C.C
D.D
9.“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
A.北宋、东京
B.北宋、四川
C.南宋、临安
D.南宋、广州
10.(1分)元朝统治的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元朝在地方设立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C.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11.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12.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如图,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14.清朝(鸦片战争前)对统一的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疆域和民族结构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而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是其主要做法之一.其中,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设伊犁将军
C.设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5.《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之东,①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②匠有常主,③计日受值……④无主煮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划线部分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 阿诺斯在《全球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隋唐的科举制
B.明朝的八股取士
C.明朝的厂卫制度
D.清朝的“文字狱”
17.(1分)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网页,如果在“唐朝和明前期”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口”里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
郑成功收复台湾
C.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D.昭君出塞
雅克萨之战
1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9.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20.下列有关世界之最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B.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C.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D.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17世纪的世界工艺百科全书”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21.(1分)唐代手工业发达,陶瓷业有重要发展,如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观。______(判断对错)
22.(1分)唐太宗统治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著名的使者有东渡日本的高僧鉴真和西行天竺的高僧玄奘。______(判断对错)
23.(1分)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时,活字印刷术问世,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______(判断对错)
24.(1分)元朝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使西藏正式隶属于中央政权的管辖。______(判断对错)
25.(1分)郑和前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同亚欧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______(判断对错)
26.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______(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继王羲之以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______;被后人称为“画圣”的画家是______.
28.(2分)宋朝政府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加以管理。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______,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29.明清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清朝雍正时,为了军事上需要,在宫中设立了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30.(6分)对比不同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1)图1的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依次写出涿郡至江都的两段运河名称?
(2)图2中,能与大运河相比的另外一条南北运粮通道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评价隋朝大运河。
31.(6分)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
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的出现有哪些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
32.(6分)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材料二: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栏内)
1.(1分)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北周建立
B.隋朝建立
C.南北统一
D.运河开通
【考点】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建立的知识点.
【解答】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重新统一了南北.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统一南北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2.《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则天的史实.评论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首先要考虑他是否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所促进.
【解答】武则天对唐朝起到承上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的作用,发展经济,励精图治,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大力吸取人才,为以后的开元盛世建设奠定了基础,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此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要了解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关键在哪里.
3.(1分)“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A.
筒车
B.
楼车
C.曲辕犁
D.水排
【考点】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筒车.
【解答】题干给出的时间为唐代,而“禾苗待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灌醉.”可知是一种灌溉工具.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唐朝经济繁荣,唐朝农民在农具上有很大创新.唐朝人民创制的筒车,是一种新型的灌溉工具,提高了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题目中的描述即是A筒车.
故选A.
【点评】准确识记唐朝创制的新式农具,把握农具的用途.
4.(1分)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
【解答】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金樽空对月的意思是: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体现了作者提倡应必备及时行乐的态势,这与科举制无关;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抒写了新科进士们春风得意的情怀,这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相关;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体现的是明朝戚继光抗倭的决心,这与科举制度无关;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意思是早晨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耕种在田的乡野村夫,晚上已经平步青云,登堂入室觐见帝王,贵为人上,这与我国古代科举制有关.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俗语和诗词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
5.唐太宗说:“昔为御戎无上策.朕今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又说:“汉武穷兵三十年,疲弊中国,所就无已,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这表明唐太宗治理吐蕃少数民族的政策是( )
A.和亲
B.治好国家,增强凝聚力
C.册封
D.建立管辖机构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解答】唐朝经济发达,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政策,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唐朝政府通过实行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设置行政机构、和亲、册封、战争、会盟多种措施,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汉族与边疆民族的交往空前频繁,“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反映了治好国家,增强凝聚力.
故选B.
【点评】理解和把握唐朝的民族政策.
6.(1分)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
A..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D..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考点】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人.
【解答】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唐人名称的由来,注意灵活运用唐朝突出的历史地位.
7.唐朝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耀千古的唐诗.
【解答】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朝涌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李白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故选A.
【点评】理解和识记李白诗的特点.
8.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A
B.B
C.C
D.D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并立的认识.
【解答】唐末以来,中原割据混战,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权林立.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辽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形成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局面,其中北宋统治区域在南,辽的统治区域在北,西夏统治区在西北地区.
后受辽控制压迫的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在杰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领阿骨打的率领下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金先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掉北宋,结束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局面.北宋皇族赵构于同年重建宋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金军几次南下欲灭亡南宋,遭到了主战派岳飞等的抵抗,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西夏政权一直存在,后来与金先后被蒙古所灭,南宋则被元朝所灭.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辽宋夏金并立的主要史实,并通过图表的形式,理清各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建立民族、灭亡时间等.
9.“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
A.北宋、东京
B.北宋、四川
C.南宋、临安
D.南宋、广州
【考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了交子的出现.
【解答】据所学知,北宋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故选B.
【点评】本题以交子为切入点,考查了北宋经济发展的状况及交子出现的地区.
10.(1分)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元朝在地方设立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C.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考点】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历史史实.
【解答】元朝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A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忽必烈,不是成吉思汗;B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进行有效管辖,不是设立中书省;D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名将,不是民族英雄.只有C表述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元朝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元朝的历史史实.
11.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分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资治通鉴》这部史书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我们知道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而《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通史,B、C、D选项均出自《资治通鉴》.
故选A.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比较分析《史记》与《资治通鉴》,掌握这两部史书的具体内容.
12.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君主专制加强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关键是理解①②③④的含义.
【解答】①西周的分封制是古代的地方行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不符合题意;②隋唐的科举制是用考试办法选取官员的制度,不符合题意;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加强了皇权,排除了相权对皇权的牵制,符合题意;④清朝设立军机处,全国大事交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3.如图,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分析】本题考查了《天工开物》的内容.
【解答】题目给出的三幅图片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为织布、农耕和炼水银、朱砂工艺示意图,据此可判断这些图片出自《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水经注》是地理学著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而《资治通鉴》是史学巨著.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天工开物》的作内容.
14.清朝(鸦片战争前)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疆域和民族结构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而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是其主要做法之一.其中,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设伊犁将军
C.设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考点】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职责.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采取的措施,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主要措施为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A发生在唐朝,BD是清朝加强对新疆管辖的措施.
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驻藏大臣的设置时间与职责.
15.《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②匠有常主,③计日受值……④无主煮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划线部分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计日受值标志着他们之间是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也就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关内容.
1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隋唐的科举制
B.明朝的八股取士
C.明朝的厂卫制度
D.清朝的“文字狱”
【考点】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
【分析】本题考查的八股取士的相关知识,对题干材料的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题干材料:“他们为中国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即肯定了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同时突出了这一制度的弊端,符合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时的特点,即八股取士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八股取士及其影响.
17.(1分)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网页,如果在“唐朝和明前期”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口”里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
郑成功收复台湾
C.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D.昭君出塞
雅克萨之战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郑和下西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玄奘西行和郑和下西洋.
【解答】A.文成公主入藏属于民族交往,不属于对外交往,戚继光抗倭是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
B.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清朝前期,而不是明朝时期.
C.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玄奘和鉴真,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明朝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
D.昭君出塞是在西汉汉元帝时期,雅克萨之战是清朝时期的对外关系.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网页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和清朝前期的对外交往.
1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考点】中国古代史综合题;元巩固统一的措施;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分析】本题考查台湾问题.
【解答】①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于23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为夷洲,②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均符合题意.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不是广东省,⑤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19.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考点】史实辨析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特点.
【解答】明清时期,中国君主集权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强,但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而此时西方国家逐渐发展强大,中国逐渐在世界落伍,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帝国的彷徨.
故选A.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
20.下列有关世界之最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B.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C.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D.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17世纪的世界工艺百科全书”
【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分析】本题考查了《天工开物》.
【解答】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天工开物》的作者及朝代.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21.(1分)唐代手工业发达,陶瓷业有重要发展,如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观。 × (判断对错)
【考点】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宋陶瓷业的发展.
【解答】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不是唐代手工业发达的表现.
故答案为:
×.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是宋代的突出成就.
22.(1分)唐太宗统治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著名的使者有东渡日本的高僧鉴真和西行天竺的高僧玄奘。 × (判断对错)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
【解答】唐太宗统治时期,著名的使者有西行天竺的高僧玄奘,高僧鉴真是在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的.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
23.(1分)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时,活字印刷术问世,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 (判断对错)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指南针.
【解答】北宋毕升用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但南宋时指南针才广泛用于航海.
故答案为:
×.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活字印刷术与指南针的发明、应用的重要史实.
24.(1分)元朝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使西藏正式隶属于中央政权的管辖。 √ (判断对错)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元朝政府设立了宣政院,管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故答案为:
√.
【点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考重要考点,要扎实掌握元朝的相关知识.
25.(1分)郑和前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同亚欧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 (判断对错)
【考点】郑和下西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
【解答】1405﹣1433年,郑和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没有到达过欧洲.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故答案为:
×.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郑和下西洋到达的地区与意义.
26.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 (判断对错)
【考点】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尼布楚条约》的知识点.
【解答】1689年,清朝与沙俄签订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尼布楚条约》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继王羲之以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颜真卿 ;被后人称为“画圣”的画家是 吴道子 .
【考点】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颜真卿和吴道子.
【解答】继王羲之之后,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等.
故答案为:
颜真卿,吴道子.
【点评】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颜真卿和吴道子.
28.(2分)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主要港口设立 市舶司 ,加以管理。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 占城稻 ,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市舶司和占城稻.
【解答】宋朝的海外贸易超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故答案为:
市舶司;占城稻.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和占城稻的引起与推广.
29.明清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 文字狱 .清朝雍正时,为了军事上需要,在宫中设立了 军机处 .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考点】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加君主专制的措施.
【解答】明清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违背统治思想与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进行残酷打击,制造文字狱,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传达给各部执行.皇权得到空前膨胀,是我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故答案为:
文字狱;军机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30.(6分)对比不同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1)图1的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依次写出涿郡至江都的两段运河名称?
(2)图2中,能与大运河相比的另外一条南北运粮通道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评价隋朝大运河。
【考点】材料解析题;隋朝大运河;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分析】(1)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
(2)本题考查元朝海运的开通.
(3)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解答】(1)图1的大运河是隋炀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位时开通的,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从涿郡至江都的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2)图2中,能与大运河相比的另外一条南北运粮通道是海运,元朝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
(3)据材料“尽道隋亡为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可知,皮日休肯定了大运河开通的积极作用,大运河开通以后,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运河通航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
(1)隋炀帝;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2)海运.
(3)隋朝大运河开通以后,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点.
31.(6分)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
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的出现有哪些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
【考点】材料解析题;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南宋和金的对峙;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
【分析】(1)本题考查北宋和金的建立.
(2)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融合.
【解答】(1)北宋的起止时间为公元9
( http: / / www.21cnjy.com )60年﹣公元1127年,根据图片时间轴表示①应为北宋的存续时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金朝的起止时间为1115年﹣1234年,根据图片时间轴表示②应为金朝存续时间,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宋朝时民族政权并立.蒙古人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局面,忽必烈在位时实现了民族政权的统一.
(2)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手;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的农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至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此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3)据材料“至于元,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现象,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互相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故答案为:
(1)赵匡胤;女真;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
(2)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大量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民族融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宋元时期相关知识点的掌握,重点识记宋元时期的经济、民族关系等内容与影响.
32.(6分)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旧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材料二: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八股取士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文字狱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知识点.
【解答】(1)由材料“与专取四子书及《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可知明朝科举考试与唐宋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考试内容仅限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格式,即答卷的文体要求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的制度,使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因此说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扼杀了人才.
(2)材料二描述的是胡中藻狱.胡中藻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清朝大兴文字狱的一个典型案例.无论是明朝的八股取士,还是清朝大兴文字狱,统治者的意图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强化君主专制.
(3)17世纪时期,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同外界进行经济交流,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指的就是当时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工业化的浪潮,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故答案为:
(1)考试内容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格式要求八股.弊端:束缚了思想;扼杀了人才.
(2)现象:清朝实行文字狱.意图: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强化君主专制.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工业化的浪潮,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点评】本题以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