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1张PPT。温故知新第1题(1分)第2题(1分)第3题(1分)第4题(2分)第5题(2分)第6题(2分)第7题(2分)第8题(2分)1.绘制一幅褶皱示意图2.绘制一幅断层示意图1.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
(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读图,回答第16题。
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图1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地貌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4.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Ⅰ、Ⅱ B. Ⅲ、Ⅳ C. Ⅰ、 Ⅲ D. Ⅱ、Ⅳ EF(4)分别说出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岭的原因。河东 (5)找石油、天然气应在图中的 处,找地下水、煤、铁矿等应在图中的 处。DG(6)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
在背斜部位建地下隧道难度较小,工程造价较低,
而且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安全 。D河东A——背斜,B——向斜,C——背斜,D——向斜。 判断背斜还是向斜? 塑造地表形态的三位最强大的雕塑师?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表现
外力作用主要来源于__ __、__ 、__ __、___ _、
__ __等,他们通过__ __作用、_ ___作用、
_ ___作用、__ __作用、__ __作用等形式,
改变地表的形态。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成果展示)1水滴石长沉积作用搬运作用风化作用一、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3水滴石穿侵蚀作用固结成岩作用(3)冰川侵蚀可形成________、刃脊、冰斗、__ __等;
海浪侵蚀可形成__ ____、海蚀穴、海蚀平台、___ ___、海蚀拱桥等。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成果展示)2请填写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比较表:10组将这些图片分成两类(受水或风力作用而形成的)
1—9组按要求分析讨论两张景观图片。
要求:指出地貌景观名称、典型分布区、成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①②③④⑥⑦⑧⑨50⑤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风力侵蚀流水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溶蚀风蚀蘑菇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形态呢?我国哪里分布着这种地貌呢?冲积平原它是怎样形成的?多分布在河流的什么位置?冲积扇你能描述它是怎样形成的么?在哪可以看到这种地貌呢?冲积扇模拟实验三角洲它是怎样形成的?多分布在河流的什么位置?在沙漠,冲积扇边缘往往形成绿洲。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流水的侵蚀、沉积溶洞它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峡谷它是怎样形成的? 黄土高原它是怎样形成的?武夷山——丹霞地貌瀑布它是怎样形成的?流水侵蚀模拟实验沙丘它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哪里分布着这种地貌呢?静止沙丘和流动沙丘构造思考:
风向与坡向的关系种草植树的位置①静止沙丘②流动沙丘1.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形成原因连线
A、阿尔卑斯山 ①断层
B、东非大裂谷 ②流水沉积作用
C、长江三角洲 ③流水侵蚀作用
D、长江三峡 ④褶皱隆起
E、沙丘 ⑤风力沉积作用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成果展示)3(4)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活动可以达到________的目的。
但是,人类______的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又会产生
消极的作用。例如,________,________,会造成严重
的水土流失,加速河流、湖泊、水库的泥沙淤积,
诱发洪涝、滑坡等灾害。三、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开采地下水围湖三、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毁林开矿7山地改造温州半岛工程改造地表形态积极影响: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挖河修渠、修建水库消极影响:滥砍乱伐,毁林开荒
水土流失、加速河流湖泊水库的泥
沙淤积,诱发洪涝、滑坡等灾害 人类一定要认识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方能趋利避害。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讨论回答: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请说明理由。读图,回答:
1、写出甲处地形的成因。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在甲处形成向斜,向斜的槽部受挤压,不易受到外力的侵蚀,形成山地。冲积扇河口三角洲2、在乙、丁中任选一处,描述其地貌的形成过程。乙处地貌为冲积扇河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泥沙逐渐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2、在乙、丁中任选一处,描述其地貌的形成过程。携带砾石泥沙的2、在乙、丁中任选一处,描述其地貌的形成过程。丁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
入海口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慢;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
在流水的沉积作用下形成。 答题规律物质(从哪里来的什么物质)------到哪里--------外界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果怎样(形成什么)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思考:
这些高大山脉是如何形成的呢?【课堂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本P30~31页,回答以下问题:
(1)了解地球岩石圈分为几大板块以及各类型板块之间形成的地貌。
结合课本P30图2-1-9,回答:知识窗知识窗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由六大板块组成总结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生长边界。
④安第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喜马拉雅山亚洲东部岛弧北美西部山脉你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它们的成因吗?太平洋太平洋亚洲东部岛弧、海沟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东非裂谷带大西洋海沟--岛弧链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①太平洋西部的岛弧和海沟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 ②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原因是: ③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安第斯山脉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D读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1)上图中共表示了哪几大类岩石?说明理由。(2)把岩石1—5和石灰岩按照岩石形成的先后
顺序排列,说明理由。(3)岩石5的名称是什么?形成原因是什么?
(1)沉积岩地层 下老上新
(2)如果是岩浆岩地层
侵入岩 侵入岩晚,被侵入的岩石早
喷出岩, 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
(3)变质岩地层 晚于岩浆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