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上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4 01: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情境引入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合作探究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8月130万280万上升430万365万机动兵力士气后方低落巩固危机四伏三 大 战 役 概 况林、罗东北野战军关门打狗歼敌
47万解放东
北全境刘、邓、陈、粟、谭、中原、华东
野战军中间突破、
分割歼灭歼敌
55.5万长江以北
的华东和中原地区林、罗、
聂东北、华北
野战军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改编、
歼敌52万解放华
北全境四大野战军
国民党主
力基本被
消灭共150
多万③ 辽沈战役三大战役形势图淮海战役三大战役形势图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战役胜利的意义:淮海战役在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敌最
多,使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基本解
放。此后,解放军进逼长江北岸,南京城
内的国民党政权日暮途穷。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形势图战略决战(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三)平津战役1、特点:A、“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B、“先打两头,后取中间”2、在此战役中,党中央解放北平是采取的是什么手段?为什么?①采取了和平手段;
②保护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受战争的破坏;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的倒戈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战役胜利的意义: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至此解放区在长江以
北基本上连成一片。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
消灭,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步伐大大加快。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1、渡江战役 1949、4、212、解放南京 1949、4、23二、渡江战役湖口 500多公里时间:1949年4月21开始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国民政府 年统治结束22江阴5月27日,中国最大城市 解放。上海渡江胜利的意义渡江作战是解放江南的第一步,南京的解放
标志着建立22年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
覆灭。思考:
内战刚爆发的时候国民党力量占了绝对的优势,为何中共可以取得成功?思考: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 党中央的正确指导;
2. 广大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不怕牺牲;
3. 各解放区人民大量物力、人力支援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失民心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得民心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逆民意顺民意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国民党来看: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启示---民众支持课堂小结1、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大决战是( )
A.挺进大别山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转战陕北
2、三大战役中首先展开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辽沈战役中最先攻克的城市是( )
A.沈阳 B.锦州 C.长春 D.吉林
4、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
A.沈阳 B.徐州 C.北平 D.天津BABBC随堂训练6、“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战役是( )
A.淮海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
7、被陈毅称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国民党统治中国达( )之久
A.12年 B.22年 C.25年 D.30年
9、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C.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BBB 材料解析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这首诗反映的是什么战役?这次战役的起止点是什么?
2、“钟山”指哪个城市?它于什么时间解放的?它的解放有什么意义?这个城市曾经有十个政权在此建都,是哪十个?
3、诗中的“霸王”指谁?渡江战役;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和南京国民政府。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