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博览会与艺术品拍卖》教案
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对艺术品收藏的兴趣。
2.了解艺术品投资和市场化的进程。
3.了解艺术品拍卖的程序启发学生认识美术活动对人类的作用。
4.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及艺术品交易与收藏的常识。
教学难点:
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确定。
活动方式:
阅读→探究→辩论→模拟→评价
课前准备:
小装饰品、旅游纪念品、画册、钱币、邮票和绘画。
教学过程:
艺术品真伪谈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对学生的表现开始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组加分。
展示课余收集有关艺术品收藏鉴赏和拍卖的资料,并介绍自己对教材上美术作品的认识和感想,与其他组答辩。
锻炼学生研究问题能力,逐渐引导学生适应小组合作模式的教学。
价格竟猜
展示拍卖成交的艺术品和文物:
《毛泽东去安源》(刘春华)
《全国山河一片红》四方连
《浔阳遗韵》陈逸飞
《向日葵》?(荷兰)凡高
分小组进行价格竟猜,最接近的组得分。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体会艺术品的价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模拟拍卖
拍卖程序
选两位学生充当拍卖师并进行拍卖。
准备自己的收藏品和钱进行拍卖和竟价交易。
选择一位学生充当拍卖师,一位学生监督交易过程。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敢于对艺术品进行价值判断的勇气。
评价总结
1、艺术品的商业价值:艺术标准、作品量、画家知名度……
2、评价课堂上各组同学的表现。
3、下节课的学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