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5 09: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答案写在下面表格中)
1.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点的是(  )
A.动荡与变革
B.繁荣与开放
C.分裂与融合
D.交往与冲突
2.唐朝诗人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此河”是指(  )
A.淮河
B.大运河
C.江南河
D.黄河
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文成公主
4.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开皇律》
B.《隋律》
C.《唐律疏律》
D.《宋律》
5.唐朝全盛时期“开元盛世”时的皇帝是(  )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
(1)曲辕犁
(2)筒车
(3)水排
(4)耧车。
A.(1)(3)
B.(1)(2)
C.(2)(3)
D.(1)(4)
7.唐初为发展唐蕃友好关系作出杰出贡献的友好使者是(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金城公主
D.李清照
8.如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A.《送子天王图》
B.《金刚经》
C.《历代帝王像》
D.《游春图》
9.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A.东汉
B.宋朝
C.隋朝
D.唐朝
10.赵州桥的建筑设计者是(  )
A.李春
B.李冰
C.郑板桥
D.鲁班
11.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天可汗”
B.李白﹣﹣“诗仙”
C.白居易﹣﹣“诗圣”
D.王羲之﹣﹣“书圣”
12.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宋祖”指的是(  )
A.秦始皇
B.刘邦
C.李世民
D.赵匡胤
1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4.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15.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  )
A.金灭辽
B.金灭北宋
C.蒙古灭西夏
D.蒙古灭金
16.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诗)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诗)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17.宋代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农作物叫(  )
A.棉花
B.占城稻
C.甘蔗
D.玉米
18.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肆
D.坊
19.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
D.军机处
20.隋朝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二、读图学史
21.如图为一钱币的复印件,请回答:
(1)它的名称叫______;
(2)它出现的朝代是______;地点在______;
(3)它的历史地位是______。
22.
(1)图中“还我河山”指的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______打算收复被金掠去的北方失地;
(2)金政权是由______族建立的;
(3)这位将领取得大捷的一次战役是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朕”指的是哪位皇帝?
(2)“朕”认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指谁?
(3)这位皇帝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材料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与哪项制度直接有关?
(2)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
(3)这种制度起初有什么影响?
 
四、问答题
25.唐朝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化更加辉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交流的使团叫什么?
(2)唐玄宗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谁?
(3)贞观初年,西行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高僧又是谁?
(4)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是哪座城市?
(5)唐朝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成就最高的是哪两位诗人?
 
2015-2016学年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答案写在下面表格中)
1.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点的是(  )
A.动荡与变革
B.繁荣与开放
C.分裂与融合
D.交往与冲突
【考点】隋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隋唐时期的社会特征.
【解答】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当时的突出社会特征.
故选B.
 
2.唐朝诗人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此河”是指(  )
A.淮河
B.大运河
C.江南河
D.黄河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对隋朝大运河的描述.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故选B.
 
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文成公主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历史地位的知识点.
【解答】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萧太后、慈禧太后虽然都曾执掌政权,但都没有当皇帝.
故选C.
 
4.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开皇律》
B.《隋律》
C.《唐律疏律》
D.《宋律》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了贞观新政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依据课本内容内容:“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知,C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BD.
故选C..
 
5.唐朝全盛时期“开元盛世”时的皇帝是(  )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
【解答】唐玄宗的统治前期,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成为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D.
 
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
(1)曲辕犁
(2)筒车
(3)水排
(4)耧车。
A.(1)(3)
B.(1)(2)
C.(2)(3)
D.(1)(4)
【考点】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解答】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故选B.
 
7.唐初为发展唐蕃友好关系作出杰出贡献的友好使者是(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金城公主
D.李清照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
【解答】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唐蕃友好往来的基础.符合题意.金城公主入藏是在唐中宗时期,王昭君生活在西汉时期,李清昭生活在两宋之交,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如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A.《送子天王图》
B.《金刚经》
C.《历代帝王像》
D.《游春图》
【考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解答】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诗集.唐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A.东汉
B.宋朝
C.隋朝
D.唐朝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解答】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已有火药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故选D.
 
10.赵州桥的建筑设计者是(  )
A.李春
B.李冰
C.郑板桥
D.鲁班
【考点】隋唐时期的建筑水平.
【分析】本题考查赵州桥.
【解答】隋朝李春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后又有诗人赞它是“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故选A.
 
11.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天可汗”
B.李白﹣﹣“诗仙”
C.白居易﹣﹣“诗圣”
D.王羲之﹣﹣“书圣”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
【解答】据已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故选C.
 
12.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宋祖”指的是(  )
A.秦始皇
B.刘邦
C.李世民
D.赵匡胤
【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宋太祖.
【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祖即宋太祖赵匡胤.
故选D.
 
1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应该掌握北宋、辽、西夏并立时期的地理位置,结合图片即可解答.
【解答】北宋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观察《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即可判断选项ACD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错误.
故选B.
 
14.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辽与北宋的战和.
【解答】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故选A.
 
15.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  )
A.金灭辽
B.金灭北宋
C.蒙古灭西夏
D.蒙古灭金
【考点】靖康之变和北宋的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靖康之变.
【解答】1126年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宝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郭靖和杨康的名字中“靖”“康”取自“靖康之变”.因而“国耻”是指靖康之变.
故选B.
 
16.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诗)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诗)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古代语句反映经济发展的认识.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经济重心南移的方向是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江流域.
【解答】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的现象;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了唐朝开元盛世的情况;
C“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太湖流域的富足情况,说明了长江流域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D“无徽不成镇”是明清时期流传于江南一带的民谚,意思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就形成不了市镇,说明徽州人擅于经商.
故选C.
 
17.宋代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农作物叫(  )
A.棉花
B.占城稻
C.甘蔗
D.玉米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宋代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农作物占城稻,很快在南方得到推广.
故选B.
 
18.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肆
D.坊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娱乐生活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瓦肆又称“勾栏”、“瓦子”、“瓦舍”,为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
瓦肆出现的原因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在城市市民阶层形成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他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
故选C.
 
19.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
D.军机处
【考点】三省六部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文件,然后交给门下省审核,最后交皇帝审批才能通过.尚书省属于执行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六部制是唐朝治理国家的机构.
故选B.
 
20.隋朝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考点】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类似的朝代.
【解答】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大统一,②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秦朝修长城,隋朝修建大运河,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秦朝传到秦二世,隋朝到二世隋炀帝,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等,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等.隋朝和秦朝最类似.
故选A.
 
二、读图学史
21.如图为一钱币的复印件,请回答:
(1)它的名称叫 交子 ;
(2)它出现的朝代是 北宋 ;地点在 四川 ;
(3)它的历史地位是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考点】材料解析题;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出现的交子的相关内容.
【解答】据图片可知,这是纸币﹣﹣交子.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频繁,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既有铜钱,也有铁钱,但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故答案为:
(1)交子.
(2)北宋;四川.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2.
(1)图中“还我河山”指的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岳飞 打算收复被金掠去的北方失地;
(2)金政权是由 女真 族建立的;
(3)这位将领取得大捷的一次战役是 郾城大捷 。
【考点】材料解析题;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岳飞.
(2)本题主要考查金政权
(3)本题主要考查郾城大捷.
【解答】(1)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还我河山”表现了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打算收复被金掠去的北方失地的决心.
(2)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因而金政权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3)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了郾城大捷,打败金军的主力.
故答案为:
(1)岳飞.
(2)女真.
(3)郾城大捷.
 
三、材料解析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朕”指的是哪位皇帝?
(2)“朕”认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指谁?
(3)这位皇帝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什么?
【考点】材料解析题;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分析】(1)本题考查唐太宗.
(2)本题考查魏征.
(3)本题考查贞观之治.
【解答】(1)据材料“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知,上述材料中的“朕”指的是唐太宗,他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2)“朕”认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指魏征,他前后进谏二百多次,很受唐太宗的赏识.
(3)这位皇帝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他在位期间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因而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故答案为:
(1)唐太宗.
(2)魏征.
(3)“贞观之治”.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材料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与哪项制度直接有关?
(2)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
(3)这种制度起初有什么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1)本题考查科举制度.
(2)本题考查科举制创立的朝代.
(3)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
【解答】(1)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可知,两则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与科举制度直接有关.
(2)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故答案为:
(1)科举制度.
(2)隋朝.
(3)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等.
 
四、问答题
25.唐朝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化更加辉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交流的使团叫什么?
(2)唐玄宗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谁?
(3)贞观初年,西行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高僧又是谁?
(4)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是哪座城市?
(5)唐朝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成就最高的是哪两位诗人?
【考点】阐述见解题;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日本遣唐使.
(2)本题主要考查高僧鉴真.
(3)本题主要考查玄奘西游天竺.
(4)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国际性的大都市长安.
(5)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李白和杜甫.
【解答】(1)唐朝时期,中日交往频繁,除了民间交往外,日本政府也派遣使节团到中国交流,这就是遣唐使.日本先后十三次派出遣唐使,学习中国的文化.
(2)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历经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弘扬佛法.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在天竺各地讲学,受到当地人的尊敬.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4)唐都长安人口达百万,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5)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是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韩愈称赞他们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故答案为:
(1)遣唐使.
(2)鉴真.
(3)玄奘.
(4)长安.
(5)李白;杜甫.
 
2016年10月5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