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的冬天
基本信息
案例名称
《济南的冬天》
科目
语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冬日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教学中,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同时,着重通过分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而感悟文中描绘冬景的精妙,感悟用语的精当,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学情分析
在开课之前,不忘告知学生,一切的答案你们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即由学生之口道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答案,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学生在解读文本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自信。这样,他们已不仅仅在感悟自然之美、文字之美了。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们敢于积极主动,敢于去自由发挥想像的翅膀,展开合作探究课文,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欣赏文章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
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
理解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讨论—赏析(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讨论----赏析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方法,同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课件,更能给学生以直观视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充分的感知课文,探究作者写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去阅读理解同类的文章。在教学上安排2节课的时间,其中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欣赏景物描写方法。第二课时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情景导入
1.引导学生说说本地冬天的气候、景象。2.引导学生说出学过或知道的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词句
学生回忆有关描写冬天的诗句。
让学生感受北方的天气,与课文中的冬景形成鲜明对照。
2.诱思导学
简介作者,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点拨指导。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读课文,弄清字、词,整体感知,作勾画。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赏析课文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1、作者是如何引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2、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的特点的?3、文章用了哪些词语来写济南的水?表现了水的什么特点?4、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安排顺序的?5、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请求教师的点拨。1善用比喻和拟人,准确而恰到好处.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欣赏景物描写方法。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4.朗读背诵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
听读,自由朗读。
以读促领悟、赏析。
5.
课文总结
说说你对济南城的印象。
学生概括: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温暖如春,空灵的蓝水晶,温晴的宝地。
培养学善于总结和归纳的学习习惯,并能做到学以致用。
6.
拓展延伸
我们学了朱自清的《春》,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又学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相信你一定也想写点什么。请你用500字左右写一篇描写校园(家乡)秋色的文章,题目自拟。
学生构思起草。
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技巧和方法。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总写:温晴(宝地)分述:山
水-------冬天的济南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力求要做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同时,又不忘回归到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的根本上来。关于课文的理解与把握上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这样就真正的把课堂换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只是在课堂上有些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够和合作意识不强,所以我今后还应多想办法去培养他们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往都是两个课时,我在这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了一个尝试,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就是用一节课,因为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春》这篇课文,看来整体效果还不错,只是时间上有些吃紧,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分,还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做得比较充分,还有就是导致后面的环节只能留在学生课后去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