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奴隶时代人文精神萌芽—希腊思想家们的思想
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7-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西方人文思想的巨大作用—— 反封建的思想武器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另一说法西方人文精神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1、含义:“人文精神” humanism,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①广义: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②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注重人、人性、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
大家知道什么是人文精神吗?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主义(humanism)
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人 性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人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人作为自然界产物而天生所具有的属性;
社会属性是人与人作为一个社会整体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形成的属性,它的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其他人文精神
中国: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 ;明清进步思想家的“个性解放,思想批判”;新文化运动的科学精神;现代社会的“和谐社会” ……;西方:理性主义……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神自然人讨论与思考:“哲学之父”泰勒斯关于“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导言部分)
命题错误,但不再盲目地用神创说来解释一切。关注自然界 关注人类社会西方思想的发展(各时期的关注点)
古代希腊:希腊神话—— 自然哲学—— 人类社会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把神当作主要关注对象
近代: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为主题)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民主、自由)崇敬“神”—早期人文精神的萌芽—近代系统论证“人”的价值和力量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微探 文化传统精神主要政治形式(主要原因)主要经济形态(根本原因)地理环境(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西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背景
(1)经济:工商业经济繁荣(奴隶制);
(2)政治: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文化:人的地位提高(突出);自然哲学家们奠定思想基础。
2、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1)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2)思想:(1)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产物。道德标准不强求一致
(3)评价:
1)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P23 但忽视道德标准。影响:教材P20,只记教材上的①否定神,突出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①强调人的作用,但忽视了道德作用;
②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否定了社会共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⑴积极性:
⑵局限性:苏格拉底(不属于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Socrates),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以雅典的牛虻自居”。出生于雅典城不远的一个石匠兼雕刻匠家庭,曾经自幼随父学艺,后来当过兵,曾经三次参战。大约在40岁左右苏格拉底出了名,并进入五百人会议。辩护的悖论:有一次,古希腊智者派诉讼师普罗泰戈拉招收了一个叫欧提勒士的学生,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学生先付给普罗泰戈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以后打赢了第一场官司再付,如果第一场官司打输了,则证明普罗泰戈拉教学效果不佳,那么他剩下的另一半学费就可以免去不交。学生毕业后并不出庭打官司,也不去交剩下的另一半学费。在法庭上,普罗泰戈拉的理由是: “如果你欧提勒士这次官司打赢了,那么按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的费用;如果你输了,那么按照法庭的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这次官司或者打赢,或者打输,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欧提勒士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裁决,我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那么按照合同规定,我也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不管是赢还是输,我都不必付给你学费。如果你是法官,你怎么解决二人的僵局呢?你认为这个故事显示了智者学派哪些不足之处?
[结论]:这个故事说明智者学派只重视追求名利,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视伦理道德的缺陷[引导]:以庭外调解,劝一方或双方退让等。隐士与熊的故事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认识你自己,知识来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或道德就是知识,或知德合一)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人人都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的方式纠正错误的思想,使人产生新的思想,只听不记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二、 “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的思想)
1、背景
(1)智者学派忽视道德;
(2)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思想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使人认识内在美德
3、评价
1)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
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
相同: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点:
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有思想里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补充,不记: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
相同:关注人,重视道德、知识和教育。
不同:
(1)内容:孔子 “仁”的学说,体现民本思想;苏格拉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2)目的和影响: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强调尊卑,压制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突显人的自由、平等,有利于个性发展。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思想界“百家争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公民地位提高;奴隶制经济繁荣;早期人文思想出现“仁”、“礼”;重点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注重人的社会性“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重点强调人的独立和精神修养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的精神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被尊为圣人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探究:以孔子、苏格拉底为例简要比较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西文明?不记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上天赐给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见多闻而少言语。
—苏格拉底传世名言:《苏格拉底之死》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 苏格拉底之死 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有罪,罪名主要两项:不敬神和腐蚀青年。有501人作为审判官,最后以280票对220票认为苏格拉底有罪,并判死刑。朋友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如果你违反了城邦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 …他说:“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苏格拉底把杯子举到胸口, …一口喝干了毒酒。 …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 …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体现了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精神.闪烁着诚实与正义的光辉。
问题探究:
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什么人文精神?关注焦点:人类社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理想国》强调在自然界人是最高级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P26三、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柏拉图:
关注:人类社会;
作品:《理想国》;
主张:①关注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②(历史纵横)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
③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
影响:
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理想国》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应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其实,柏拉图心中至善的城邦,不过是空想的乌托邦。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18岁进入柏拉图学园学习,后来担任教师。公元前342年-前339年,应马其顿王菲力浦二世之召,去当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在城外吕克昂的阿波罗神庙附近的运动场里另立讲坛。树立了一个和柏拉图的学园大不相同的学风。
它更注重实际,研究问题更注重提出疑
难,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尝试和探索。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三、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主张:①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②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
③真理高于一切。
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真理高于一切)
贡献: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
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1、柏拉图:《理想国》根据智慧和品德而非按照出身分工;鼓励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人。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限时自测】答案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道德公元前4世纪:人文主义精神标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哲学发展
理性影响哲学独立
理性精神自然社会系统化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哲学哲学哲学哲学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1、自然哲学2、智者学派3、苏格拉底4、亚里士多德探讨自然把哲学引入社会领域——认识社会引领哲学新方向——认识人自己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希腊人产生了自主意识(理性)人文精神起源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把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听一下理性思考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亚里士多德吾更爱真理人文主义最初体现升 华发 展智者学派人是万物尺度人的价值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人的理性人的追求重
视
人小结【限时自测】答案合作探究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4分)。(1)核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2分)。
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和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4分)。(2)根本原则: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4分)(3)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2分)
原因:君主专制力量非常强大;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脆弱;
理学的束缚和影响;
黄宗羲等思想家受时代局限没能提出新的社会方案。(4分)
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分)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