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同步练习题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同步练习题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5 18:0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
第四课
古代诗歌四首
同步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读读写写。
沧海(

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2、完成下列题目。
①、《观沧海》作者_____________东汉末年的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与其子_______
、_______并称“建安三曹”。
②、《次北固山下》的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选自_____________

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_________
字_______号
_____,
_______朝著名__________
。王昌龄,
______(朝代)诗人。
④、《天净沙·秋思》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是
___________
,“秋思”是
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①、《观沧海》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采用
__________
的手法,勾画出______________的雄伟景象,抒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情怀。
②、《次北固山下》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江南早春景色,境界壮阔,情景交融,既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
____________
情怀,又写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胸怀。
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点名闻讯的季节是
________,次句直叙原因,三四句抒情,饱含了诗人对贬谪友人的_______和_______。
④、《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在写法上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仅用28字描写了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图,表达了游子漂泊他乡的
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一)、观沧海
1、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以______字,统领全篇,先写
_________,再写
_______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表明长江当时_____________,这与诗中“
_______”两字相呼应。
2、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还是不顺利?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鸿雁传书”或“归雁”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王湾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品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1、这首曲的曲牌名是
_________
,曲名是__________

2、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___________词,写了三种景物,即
__________________

3、前三句写出了秋郊黄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与“断肠人”的愁情是否一致?请你作一点分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常识填空《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

末年
家、
家、
。他的诗以
见称。《观沧海》是一首
诗。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4、勾勒出海岛草木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的诗句是


5、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是
代诗人。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3、表现江面开阔,帆船飞速直前的长江景致的句子是:


4、表现诗人思乡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一、常识填空
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
。“天净沙”是
,“秋思”是

2、《天净沙
秋思》作者
,是
代著名
作家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
1.《天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此曲以萧索凄凉之境衬托游子内心悲苦,其中最为典型的两句是:

。予以形成对比构成一幅清新、恬静景象的一句是:

一、常识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
,字
,号
,是
代著名诗人。
2、王昌龄是
代诗人。左迁的意思是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1、写景兼点时令并含有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2、表明作者写这首诗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时:

3、抒发诗人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句子时:


【课外检测】
品读《西江月》,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首词上片多从
_________(感觉)的角度描述,意在衬托
________;下片则写_________________,“忽见”一词表现词人的
____________之情。
2、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惊”和“鸣”不是分别写“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
D、“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3、词中以“
_______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4、从全诗来看,说说是什么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