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8张PPT。 5. 鲁迅自传
鲁迅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身材矮小却形象高大的人,广大人民称他为“民族魂”。他以匕首投枪般的文字准确剖析社会,他以“同志”般的关怀指引革命青年。他是谁呢?
今天我们学习《鲁迅自传》,来了解这位伟人的一生。“民族魂”鲁迅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传记的知识。
2、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以时间为序,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的写作方法。
3、体会鲁迅严肃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者简介 回顾以往所学,你能讲讲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吗?作者简介:
鲁迅(l881~1936),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 》,后出版小说集《 》《 》。散文集《 》,诗集《 》等。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树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传:传记,是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篇幅长短:传|传略|大传: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
小传:记述较略,篇幅较短,一般千字上下。立传人物:自传:自述生平。
传|评传|他传:由别人撰写。
创作方法:历史性:如史传,一般纪传文学。
文学性:属文学范围。分类传记要求:内容真实,评价公允。人物小传的特点:短小精悍
不铺陈细节
语言简洁严谨
《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 的小传。在这篇千字左右的自传里,鲁迅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生平与成长经过、著述情况。 鲁 迅 自 传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走近鲁迅
浙江绍兴府鲁迅故居鲁迅的父亲母亲鲁迅家乡鲁迅 (1881—193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里。···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在这里。
绍兴——童年鲁迅儿时经常玩的地方。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母亲鲁瑞。“无须学费的学校在南京,自然只好往南京去。” ——这就是鲁迅觉得“乌烟瘴气”的江南水师学堂。
江南水师堂“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
——这就是先生学习了三年之久的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很大。
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及鲁迅的老师滕野严九郎 鲁迅全家福 1930年在上海妻子:许广平
儿子:周海婴鲁迅与许广平及儿子周海婴
病床上的鲁迅《呐 喊》《彷 徨》小说集散文集 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
1、结合注释的阅读,识记文章中自己难以掌握的字词,了解文中牵涉的一些历史事件。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概括各段大意。
3、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动。
给下列字词注音:
筹办( ) 衰落( )
学籍( ) 侮蔑( )
乞食( ) 亲戚( )
呐喊( ) 彷徨( )
浙江( )
皖 ( )
祺 ( )
chóushuāi luò jí wǔ mièq?qi nàpáng huáng百草园zhèwǎnqí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概括各段大意。 2、第1段写家庭情况; 第2段自述外出求学;
第3段写工作经历; 第4段写著述概况 。 1、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三味书屋(1~3)1881到1930年
生活经历(4)创作成果(1)家庭状况(2)求学过程(3)工作简历时间课文结构 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动。
列表梳理鲁迅本文中交待的情况:1881年出 生1893年13岁辍学回家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1898年18岁旅行到南京
考入水师学
堂追求真理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学开矿一九0三年毕业之后被派往日本去留学血荐轩辕因为确知道了新的医
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
大的助力同年待到
在东京预
备学校毕
业决意学医
进了仙台
医学专门
学校两年后弃了学籍,再
到东京,和几
个朋友立了些
小计划,提倡
新文艺
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
国人因(在日俄战区争中)
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
觉得在中国医好个人也无
用,还应有较为广大的运
动1904年
1906年弃医从文1909年
29岁 回国因为母亲和几个别的人
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刚)
回国在浙江的两级
师范学堂做化
学和生理教员 第二年
(1911)到绍兴中学
堂做教务长绍兴光复
后(1912)做绍兴师范
学校的校长参加宣传革命政府在
南京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做部员
兼做北京大学、师范
大学、女子师范大学
的国文系讲师1926年做厦门大学教授被北洋军阀
政府通缉1912年声援学生1926年
12月到广东做了
中山大学教
授1927年
4月辞去中山大学
教授1927年
9月出广东,定居
在上海1918年开始从事文学
创作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
的劝告刻苦著作 鞠躬尽瘁思考: 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鲁迅怎样的思想?三大转折:
1.从 “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
(实业救国)
2.决意学医。(医学救国)
3.弃医从文(文学救国)
这三次大的转折,隐含了鲁迅先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特别是第三次重大转折,直接表露出鲁迅先生一心为了救国救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阅读课文第1-3段,思考以下问题: 1、“……因为我总不肯做幕友和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句中“两条路”是指 和 。
2、“……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句中“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 。
3、“我一回国就在浙红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画线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做幕友做商人用文艺来宣传群众,改变国民的精神 3、“我一回国,就在浙红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画线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第二年就走出”、“就”表时闻之短;
“第三年又走出”、“又”表示重复;
“到底被拒绝了”,“到底”为最终,语气中有失望的成分。
画线的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与现实不相融合的苦闷无奈的感情。 阅读第4段,了解鲁迅先生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后,在文学的创作方面有哪些重大成果?你还能说出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吗?写作成果(1930年以前)1、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2、一本论文:《坟》
3、一本回忆记:《朝花夕拾》
4、一本散文诗:《野草》
5、四本短评:《热风》《而已集》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6、若干翻译作品
7、一本《中国小说史略》
8、一本《唐宋传奇集》 思考: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本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一、鲁迅的家世怎样? 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福清(字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周伯宜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合作探究二、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鲁迅作品描述一下。 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是很幸福的。三、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 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四、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可见,作者当时想走的是实业救国的道路。 五、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 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他毅然选择了医学救国的道路。 六、鲁迅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偶然间看电影,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目的。所以,鲁迅开始学习文学,走文学救国的道路。
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主题 作者在这篇短小的自传中,不仅清楚地叙述了自己近五十年的经历,而且直接、间接地表露为国为民、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品格。《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拓展:诗歌赏析(体会鲁迅的爱国情操)“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黯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
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 1902年1月,鲁迅毕业于南京矿物铁路学堂,4月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学时,鲁迅毅然剪掉象征着满清奴隶身份的辫子,拍摄了这张照片,并为自己所照相片后题写的一首小诗。 灵台:(书面语)心灵。神矢:古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的神箭。传说被丘比特的神箭射中,就会发生爱情。这里借以表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风雨如磐:喻指灾难深重。故园:泛指当时正在风雨飘摇中的祖国。荃不察:语出屈原《离骚》中“荃不察余之衷情兮”,表明对祖国的深切之爱。荃:香草名,隐喻国君。察,体察。荐:献,进献祭品。轩辕:即黄帝,我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这里借指祖国。
年仅二十一岁的鲁迅,痛感祖国沦亡危机和一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忧国忧民,于是立下了以自己的鲜血为国报效的救国救民之志。这首诗的意思是:尽管祖国在黑暗中,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虽然满腔热诚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
“诗言志”:《自题小像》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上下求索,艰难奋进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眷念祖国、立志报效人民的思想感情。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比较阅读自读附文二《老舍自传》,要求:
1.边读边正音。
2.了解老舍四十岁以前的生平经历。
3.思考讨论:《老舍自传》与《鲁迅自传》有哪些异同点。
(提示:可以从语言、写法上作比较。)比较: ? 《鲁迅自传》 《老舍自传》
相同 简洁、概括、无过多修饰语
语言 白话 多文言
不同 散句 骈句
庄重 诙谐
写法 相同 都采用了传记写法(自传),
都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并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