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请同学们一起来做游戏游戏一 “一一对应”周恩来 弃医从文
鲁 迅 排除干扰
毛泽东 一国两制
邓小平 为中国崛起而读书游戏二 “我说你猜”11、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2、他从小就表现出对书的渴望,但不喜欢四书五经。
3、他曾为刘胡兰、雷锋题词。他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埃德加 斯诺
(美国记者 作家)毛泽东故居——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 毛泽东简介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在开国大典 埃德加·斯诺
美国著名的作家、新闻记者,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在中国度过了十三个年头,斯诺的一生写了大量的文章、报告、评论和著作,而这些又主要以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为题材,因此可以说斯诺的一生始终和中国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他在弥留之际所说的一句话便是“我热爱中国”。最著名的作品《Red Star Over China》 《西行漫记》攒( )积 沮丧( )
懒惰( ) 把柄( )
衙( )门 间( )接
慷慨( ) 恫吓( )
耸( )听 怒不可遏( )
分歧( )zǎn检 查 预 习qíjǔduòbǐngyájiànkāng kǎidòng hèsǒngè克勤克俭
慷慨
引经据典
指摘
恫吓
晓谕
耸听
怒不可遏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克,能。大方,不吝啬。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挑出错误,加以批评。吓唬。明白的告诉,告知。使听的人吃惊。怒气冲冲,难以抑制。遏,阻止。 快速浏览全文,全文如果划分为两个部分,你怎么划分?第一部分(1--3)简介毛泽东的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4--21)叙述毛泽东少年时代的经历1-3自然段简介了少年毛泽东的家庭情况,都写了哪些内容?
(1)交代出生时间和出生地点
(2)交代父母亲的情况
(3)交代家里的经济情况 第一部分在写法上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开头简单介绍,然后转入对人物经历的详细介绍。这是写“传”的一般写法。请你判断第二部分可分为几小层第二部分可分为三小层:
1、写毛泽东8到13岁时抗议老师粗暴、父亲专制所取得的成效。
2、写少年毛泽东如饥似渴地读书。
3、写少年毛泽东16岁时去新式学堂读书,学习自然科学和西学新学科的经历。 阅读4-8自然段分析少年毛泽东的性格1、这一段写毛泽东10-13岁的生活经历,主要写了那两件事?可从中看出他的哪些性格?
1、以逃学抗议老师打学生。
2、联合反抗“执政”的父亲。
——敢于挑战强权、勇于抗争的性格阅读9-19自然段
1、这一段写毛泽东13-16岁的生活经历,概括其中的主要事件。从中看出他的哪些性格?
(1)公开反抗父亲的专制
(2)如饥似渴地读书。
(3)同情造反的饥民,不赞同“吃大户”。
(4)钦佩激进派老师。
——热爱读书,刻苦修身,
擅长思考,有独立见解
思考2、少年毛泽东怎样看父亲对他和兄弟的“严厉”?由此可看出毛泽东的哪些品质?
“学会了恨他”
“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帐”
——懂得运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有独立的见解并刻苦修身3、少年毛泽东喜欢读哪类书?对毛泽东的成长有何影响?
喜欢:中国旧小说、时论、新书、小册子、《盛世危言》、除经书外凡能找到的一切书。旧小说中的有关造反的故事,在他心里种下了反抗的种子,《盛世危言》等书为他将来走上革命道路起启蒙教育的作用。 4、 毛泽东为什么赞成要去除神佛的激进派教师的主张? 因为毛泽东认为: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给神佛,不如自己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中国人应多读书,学科学,学技术。用知识改变命运,所以赞成。阅读20、21自然段
这一段写毛泽东16岁的生活经历,写了什么内容?可从中看出他的哪些性格?
去新式学堂读书,学习自然科学和西方的新科学
——大胆接受新生事物,迎 接新的人生挑战的精神纵观全文,少年毛泽东的主要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敢于抗争—— 抗议老师、父亲的专制
2、酷爱读书
3 、擅长思索,有独立见解
——同情造反饥民并由此进行深入思考
钦佩激进派老师
4、志向远大
——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学堂里读“造反”的书
家里夜里读“改良”的书 少年毛泽东的叛逆精神对后来他成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有极大的 意义。
毛泽东反抗意识的发展阶段:
反抗粗暴的老师→反抗粗暴的父亲→反抗老师和家长对思想的禁锢→反抗清政府对饥民的镇压→反抗佛教对人民的愚化 →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少年毛泽东具有反抗精神,这种反抗是无理取闹吗?
毛泽东的反抗是因不堪教师、父亲
的无理打骂、侮辱,这种反抗是合
理的,是捍卫自己权利的方式,是
对当时封建专制的反抗,这种反抗
是本能的,是朴素、善良的平等意
识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不少同学也与父母、老师存在着一些矛盾,你认为我们怎样处理比较好?课后题1.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抗议”一词用得好。在当时那个那个封建思想充斥的时代,能够敢对长辈
的错误提出抗议,这就是很不容易的了读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的时代背景,说说这些句子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罢课”一词用得很有特色,它通常指反动统治下的进步生为了一定的革命
目标而联合停止上课的斗争。在这里借用此词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
敢于反抗旧势力的精神2.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
我、母亲、弟弟组成,有事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党”一词用得有特色。它通常指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执政党指在家中掌权的父亲,反对党指家中的其他所有的人。这里借用这些词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和家中的其他人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反抗旧势力的代表(即自己的父亲)的有趣的故事。3.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内战”一词用得有特色。它通常指国内各军阀之间的战争。这里借用此词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和家中的其他人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与旧势力的代表(即自己的父亲)之间的斗争,并且写出了斗争的策略,双方在做出了有限的妥协后,有效地维护了自己应有的权利。(1)父亲的粮食被扣,“我”为什么不同情他? 同学们思考一下表现出毛泽东的正直及父亲的为富
不仁。(2)“我”为什么钦佩那个“激进派” 教师,赞成他的主张?体现了少年毛泽东同“激进派”教师相同的先进思想:中国人应多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3)“我”为什么不愿到米店去当学 徒,而不顾父亲反对到湘乡县的一 ‘所新学堂去读书?表现了“我”的 什么思想?由米店与新学堂的差别,体现了少年毛泽东的激进思想,反映了“我”追求新思想,追求光明的强烈愿望。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 六盘山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jīng)旗奋,是人寰 (huán)。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 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