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五指山市热带海洋学院附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五指山市热带海洋学院附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5 23: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海南省五指山市热带海洋学院附中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答题卷的表格中将选中的答案涂黑.)
1.丝绸是中国的名片,北宋时有“号为冠天下”的丝绸产于(  )
A.江浙
B.海南岛
C.长安
D.蜀地
2.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该水利工程的中心应该是(  )
A.江都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3.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市舶司的职能是(  )
A.管理造船业
B.管理海外贸易
C.管理城市贸易
D.管理港口秩序
4.缠足这种怪诞的风俗逐渐传开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6.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是(  )
A.“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B.“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7.唐朝时期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由此最能体现出唐朝时期(  )
A.统一国家发展
B.民族大融合
C.民族政权林立
D.繁荣与开放
8.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文中所说的“考试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
A.唐太宗时
B.唐玄宗时
C.武则天时
D.隋炀帝时
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  )
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C.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
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10.宋朝有一首诗:“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主要反映了哪一行业的兴(  )
A.商业
B.建筑业
C.旅店业
D.手工业
11.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说明了唐与吐蕃的关系(  )
A.和同为一家
B.设立军事机构管辖
C.武力征服关系
D.战争对抗关系
12.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这一艘艘帆船反映了(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佛取经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贸易的繁荣
13.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
A.《马可 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14.春节期间,王老师去河北旅游,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说是参观了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王老师参观的桥是(  )
A.卢沟桥
B.赵州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汉朝
B.北魏
C.隋朝
D.唐朝
16.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名家辈出.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
A.柳公权
B.吴道子
C.颜真卿
D.欧阳询
17.舞蹈《飞天》舞姿优美,将观众引入仙境,起创作灵感来自飞天壁画。我们要考察飞天壁画,必须到(  )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秦始皇兵马俑
D.龙门石窟
18.“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材料中的“首领”是指(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阿保机
D.阿骨打
19.“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联中“忠骨”指的是岳飞,“佞臣”指的是(  )
A.岳飞
B.寇准
C.秦桧
D.阿骨打
2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二、非选择题(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现不回。”
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1)这两位诗人说的都是哪条河?谁在位时修建?分为哪四段?
(2)这两位诗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3)你能客观地评价一下这条大运河吗?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时的三百八十万户
,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试卷于2013年5月在河南举办的某文化展中展出。
材料二 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也曾无比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首创于哪一朝代?
(2)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统治者为何十分重视科举考试?
(3)结合后人对这一制度的评价,说说这一制度的影响。
 
三.问答题.
24.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技术创新】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开放交流】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3)郭沫诺这首诗盛赞的是谁?反映的是当时中国与哪国交往的史实?
(4)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
 
2015-2016学年海南省五指山市热带海洋学院附中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答题卷的表格中将选中的答案涂黑.)
1.丝绸是中国的名片,北宋时有“号为冠天下”的丝绸产于(  )
A.江浙
B.海南岛
C.长安
D.蜀地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时,蜀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所以北宋时有“号为冠天下”的丝绸产于蜀地.
故选D.
 
2.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该水利工程的中心应该是(  )
A.江都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了隋朝时大运河的中心.
【解答】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故选C.
 
3.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市舶司的职能是(  )
A.管理造船业
B.管理海外贸易
C.管理城市贸易
D.管理港口秩序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对外贸易的知识点.
【解答】宋朝时期对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
故选B.
 
4.缠足这种怪诞的风俗逐渐传开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缠足陋习.
【解答】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宋代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这反映了当时妇女地位的低下,她们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故选C.
 
5.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太宗的治国方略﹣﹣“戒奢从简”.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上“戒奢从简”的帝王.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崇俭”,合并州县,还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故选B.
 
6.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是(  )
A.“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B.“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A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映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情景;B是商鞅变法强国的言论;C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的景象;D反映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史实.
故选C.
 
7.唐朝时期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由此最能体现出唐朝时期(  )
A.统一国家发展
B.民族大融合
C.民族政权林立
D.繁荣与开放
【考点】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特征.
【解答】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这些历史史实都显现出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设机构,或采取册封政策,或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如吐蕃、金城公主入藏,政策灵活多样,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故选D.
 
8.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文中所说的“考试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
A.唐太宗时
B.唐玄宗时
C.武则天时
D.隋炀帝时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由题干对考试制度的表述,我们可推知,这种考试制度指的是在中国盛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期.
故选:D.
 
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某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  )
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C.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
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科举制相关内容的掌握,先通过孟德斯鸠的评价,得出科举制结论,再结合科举制的意义,得出答案.
【解答】由孟德斯鸠对制度的评价,通过考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法选取官员的制度是开创于我国隋朝的科举制,因科举制不问出身,只看考试成绩,因此为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A、B、D的表述都不符合科举制.
故选:C.
 
10.宋朝有一首诗:“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主要反映了哪一行业的兴(  )
A.商业
B.建筑业
C.旅店业
D.手工业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邸店.
【解答】宋朝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邸店如云屯”
主要反映了当时旅店业的兴旺.
故选C.
 
11.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说明了唐与吐蕃的关系(  )
A.和同为一家
B.设立军事机构管辖
C.武力征服关系
D.战争对抗关系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解答】从题干中的关键:“外甥是先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说明唐朝与吐蕃实行和亲政策,没有战争.“遂和同为一家”说明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和同为一家.
故选A.
 
12.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这一艘艘帆船反映了(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佛取经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贸易的繁荣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日本遣唐使的相关史实.
【解答】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反映了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B鉴真是从中国去日本;CD与中日交往没有直接关系.为学习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吸收先进文化,日本派大批使团来华,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故选A.
 
13.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
A.《马可 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题干中“玄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A.《马可 波罗行纪》的作者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
B.《金刚经》是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C.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并把自己西行途中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故选C.
 
14.春节期间,王老师去河北旅游,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说是参观了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王老师参观的桥是(  )
A.卢沟桥
B.赵州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考点】隋唐时期的建筑水平.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隋唐时期的建筑.
【解答】据题干“参观了现存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得知:隋唐时期建筑水平高超,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故选B.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汉朝
B.北魏
C.隋朝
D.唐朝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诗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故选D.
 
16.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名家辈出.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
A.柳公权
B.吴道子
C.颜真卿
D.欧阳询
【考点】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书法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他的字雄浑敦厚,人称“颜体”.
故选C.
 
17.舞蹈《飞天》舞姿优美,将观众引入仙境,起创作灵感来自飞天壁画。我们要考察飞天壁画,必须到(  )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秦始皇兵马俑
D.龙门石窟
【考点】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敦煌莫高窟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飞天壁画就是典型的代表.
故选A.
 
18.“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材料中的“首领”是指(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阿保机
D.阿骨打
【考点】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契丹首领阿保机.
【解答】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故选C.
 
19.“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联中“忠骨”指的是岳飞,“佞臣”指的是(  )
A.岳飞
B.寇准
C.秦桧
D.阿骨打
【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本题考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相关知识.
【解答】南宋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以“谋反”罪名杀害岳飞,被后人唾弃,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秦桧.
故选C.
 
2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宋代人民丰富的社会生活.
【解答】在宋代的时候,今天的很多传统节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元旦前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守岁到天明.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从诗句“爆竹声”、“总把新桃换旧符”等词语,可以看出描述的是过春节时的情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现不回。”
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1)这两位诗人说的都是哪条河?谁在位时修建?分为哪四段?
(2)这两位诗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3)你能客观地评价一下这条大运河吗?
【考点】材料解析题;隋朝大运河;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内容.
(2)本题主要考查这两位诗人对隋朝大运河的不同评价.
(3)本题主要考查对隋朝大运河的客观评价.
【解答】(1)根据“千里长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这两位诗人说的都是隋朝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2)根据“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现不回.”可知,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根据“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不惜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故答案为:
(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2)胡曾:大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皮日休: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当然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时的三百八十万户
,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考点】材料解析题;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2)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
【解答】(1)据材料“(太宗)谓使臣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期的贞观之治,唐太宗的年号贞观,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据材料“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时的三百八十万户
,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武则天在位时期的贞观遗风,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据材料“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唐玄宗在位时期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是当时都出现了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故答案为:
(1)材料一:唐太宗在位时期的贞观之治;材料二:武则天在位时期的贞观遗风;材料三:唐玄宗在位时期的开元盛世.
(2)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试卷于2013年5月在河南举办的某文化展中展出。
材料二 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也曾无比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首创于哪一朝代?
(2)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统治者为何十分重视科举考试?
(3)结合后人对这一制度的评价,说说这一制度的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科举制度诞生.
(2)本题考查统治者重视科举的原因.
(3)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评价.
【解答】(1)材料一中的图片“状元卷”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度有关,我国古代第一位状元产生于唐太宗统治时期,状元是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号,科举制度首创于隋炀帝时,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实行科举制,有利于在全社会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正是对科举制作用的表达.
(3)有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科举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推行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明清的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故答案为:
(1)科举制度,隋朝.
(2)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3)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推行改善了用人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明清的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三.问答题.
24.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技术创新】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开放交流】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3)郭沫诺这首诗盛赞的是谁?反映的是当时中国与哪国交往的史实?
(4)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
【考点】材料解析题;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2)本题考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内容.
(3)本题考查鉴真东渡.
(4)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解答】(1)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材料中的图一是曲辕犁;图二是筒车.
(2)由材料“贞观十五年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文成公主.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3)由诗中的“唐风洋溢奈良城”判断盛赞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鉴真.根据所学知识,鉴真是唐朝的和尚,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4)通过探究,我认为社会要和谐首先是政治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治者必须政治清明,经济必须发展,国力强盛,同事民族关系还要融洽,还要革新技术,勇于变革,还要加强和其它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更主要的是要坚持对外开放.
故答案为:
(1)曲辕犁;筒车.
(2)藏族,文成公主.
(3)鉴真,日本.
(4)社会要和谐首先是政治上统治者必须政治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经济必须发展,国力强盛,同事民族关系还要融洽,还要革新技术,勇于变革,还要加强和其它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更主要的是要坚持对外开放.
 
2016年10月5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