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5 23:1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隋灭陈,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期分列格局局面,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D.“开元盛世”
3.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4.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玄宗
5.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  )
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才之人
C.打击大族势力
D.促进社会发展
6.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7.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  )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8.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释迦牟尼
B.鉴真
C.玄奘
D.郦道元
9.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同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的缩影.它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10.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
A.铁钱
B.铜钱
C.交子
D.会子
1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2.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海外贸易发达
B.手工业兴旺
C.农业繁荣
D.文化昌盛
13.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14.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1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北方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其主要功绩是(  )
A.建立元朝
B.消灭南宋
C.建立明朝
D.统一蒙古
16.如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秦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
17.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苗族
B.回族
C.满族
D.壮族
18.《马可 波罗行记》一书充分反映了元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城的繁荣,其中描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伦比”.“此城”应该是指(  )
A.长安
B.洛阳
C.东京
D.大都
19.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
A.宣政院
B.安西都护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20.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的一代抗元名臣是
(  )
A.岳飞
B.王安石
C.辛弃疾
D.文天祥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
21.如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读图回答:
(1)隋朝定都于长安,在图中的代号是______。
(2)隋朝大运河南起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在图中的代号是______,北至______,在图中的代号是______,中心在______,在图中的代号是______。
(3)隋朝统治者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22.如图为日本2010年委托张家港市重建的遣唐使船。
(1)在亚洲,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关系密切。回顾历史,在隋唐时期日本哪些人乘着船只来中国学习?
(2)如果让你选择一位中国唐朝历史人物作为“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的形象大使,你将选择谁?简要说明理由。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城相比,在商业区的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史书记载,在唐朝都成长安,每日中午,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声散市;每晚击鼓八百声,鼓声过后关闭坊门。
北宋东京城内有夜市,一直持续到三更,在闹市区甚至通宵不绝,随之早市又开始了。
(2)以上记载反映出北宋与前代相比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上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4.阅读回答: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材料二
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蒙古人,二等人色目人,三等人汉人,四等人南人。元朝法律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许还手;打死汉人只罚他出征和赔偿丧葬费;汉人打死蒙古人则判死刑等等。
(1)材料一表明了唐朝时期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并举出一例。
(2)材料二则表明元朝时采取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对元朝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3)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你对此的认识。
25.读如图两幅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______和______对峙图。
图B是______和______对峙图。
(2)图中兴庆是哪个王朝的都城?建立者是谁?
(3)东京和临安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隋灭陈,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期分列格局局面,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考点】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隋朝的统一.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故选B.
 
2.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D.“开元盛世”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
【解答】A.“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开创的治世局面;
B.唐太宗统治时期年号“贞观”,因此,他开创的治世局面是“贞观之治”;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形容武则天的统治;
D.“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开创的治世局面.
故答案选B.
 
3.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和善于纳谏.
【解答】题干材料中给出的“以古为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两句话都是唐太宗常说的话,反映了他虚心纳谏和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
故选B.
 
4.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玄宗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开元盛世相关知识的识记.
【解答】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故选:D.
 
5.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  )
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才之人
C.打击大族势力
D.促进社会发展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解答】武则天在位时期,重用人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奖励农业生产,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她的统治被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在位时的统治措施促进社会发展,故选D.
 
6.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创立的知识点,应把握科举制度创立的时间.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结合所学知识:隋炀帝时期,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故选A.
 
7.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  )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考点】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三彩.
【解答】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由于它烧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于唐代,所烧作品用得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被称之为唐三彩.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多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但在艺术性却有很大的价值,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故选C.
 
8.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释迦牟尼
B.鉴真
C.玄奘
D.郦道元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属材料分析型选择题,材料中“西行取经”是解题关键.
【解答】A.释迦牟尼,印度人,佛教创始人.
B.鉴真,唐朝高僧,东渡日本,为中日友好做出了杰出贡献.
C.玄奘,唐明高僧,为求取佛取佛义,西行天竺,是把印度佛教、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第一人,为中印友好做出了杰出贡献.
D.郦道元,明朝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故选B.
 
9.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同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的缩影.它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辽、西夏并立的知识点,应把握澶渊之盟的历史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宋真宗时期,辽军与宋军经过澶州之战后,双方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
故选A.
 
10.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
A.铁钱
B.铜钱
C.交子
D.会子
【考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纸币的产生.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北宋后期、四川、最方便的货币.
【解答】北宋时期,市场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既有铜钱,也有铁钱,但是金属货币使用不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携带方便.会子是南宋时的纸币.
故选C.
 
1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答】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发展的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北方依然是我国的经济重心;隋唐时期,江南地区进一步得到开发,并逐渐赶上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明清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
故选C
 
12.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海外贸易发达
B.手工业兴旺
C.农业繁荣
D.文化昌盛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海外贸易.
【解答】根据关键词“宋代”“海商”
“中外贸易”,可以看出反映,题干反映的是宋代的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故选A.
 
13.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通过阅读题干可提取有效信息“南宋抗金名将”.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
【解答】A.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B.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抗元将领.
C.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击日本倭寇英雄.
D.郑成功是明朝后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的英雄.
故选A.
 
14.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考点】靖康之变和北宋的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灭亡.
【解答】1127年,金灭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因宋钦宗的年号是靖康,史称靖康之变.“靖”、“康”与金灭北宋有直接联系.
故选C.
 
1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北方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其主要功绩是(  )
A.建立元朝
B.消灭南宋
C.建立明朝
D.统一蒙古
【考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认识.
【解答】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畔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古各部首领召开了大会,一致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A、B、C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如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秦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识记能力.
【解答】回顾所学可知: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再结合都城为“大都”,可以判断这是元朝疆域图.
故选C.
 
17.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苗族
B.回族
C.满族
D.壮族
【考点】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回族的形成.
【解答】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体现了民族融合.
故选B.
 
18.《马可 波罗行记》一书充分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元朝都城的繁荣,其中描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伦比”.“此城”应该是指(  )
A.长安
B.洛阳
C.东京
D.大都
【考点】马克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行纪》.
【分析】本题考查马可 波罗.
【解答】1275年,马可 波罗前往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在中国生活17年后从海路回到祖国.记述马可 波罗的东方经历和见闻的《东方见闻录》又译《马可 波罗行纪》一书,描绘了元朝都城大都的繁荣,在欧洲广为流传.
故选D.
 
19.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
A.宣政院
B.安西都护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元朝”“西藏地区”.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元政府在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今新疆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故排除B项;驻藏大臣是清朝时设置的,故排除C项;伊犁将军是清朝在新疆设置的,故排除D项.
故选A.
 
20.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的一代抗元名臣是
(  )
A.岳飞
B.王安石
C.辛弃疾
D.文天祥
【考点】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分析】本题考查文天祥.
【解答】依据题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结合所学可知是文天祥的名句.文天祥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
故选D.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
21.如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读图回答:
(1)隋朝定都于长安,在图中的代号是 A 。
(2)隋朝大运河南起 余杭 ,在图中的代号是 C ,北至 涿郡 ,在图中的代号是 B ,中心在 洛阳 ,在图中的代号是 D 。
(3)隋朝统治者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考点】隋朝的建立;隋朝大运河.
【分析】(1)本题考查隋朝的都城.
(2)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端点.
(3)本题考查大运河开凿目的.
【解答】(1)北周外戚杨坚,581年夺取大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图中A是长安.
(2)隋炀帝时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图中的代号C是余杭,图中的代号B是涿郡,图中的代号D是洛阳.
(3)据所学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加强对江南的控制,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故答案为:
(1)A.
(2)余杭、C,涿郡、B,洛阳、D.
(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加强对江南的控制,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2.如图为日本2010年委托张家港市重建的遣唐使船。
(1)在亚洲,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关系密切。回顾历史,在隋唐时期日本哪些人乘着船只来中国学习?
(2)如果让你选择一位中国唐朝历史人物作为“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的形象大使,你将选择谁?简要说明理由。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的中日交往.
(2)本题考查鉴真东渡.
【解答】(1)隋唐时期日本遣唐使、留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学僧等乘着船只来中国学习,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学僧等.
(2)唐朝时许多人为中日两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的交流做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故答案为:
(1)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
(2)鉴真;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城相比,在商业区的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史书记载,在唐朝都成长安,每日中午,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声散市;每晚击鼓八百声,鼓声过后关闭坊门。
北宋东京城内有夜市,一直持续到三更,在闹市区甚至通宵不绝,随之早市又开始了。
(2)以上记载反映出北宋与前代相比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上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考点】盛唐的社会气象;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唐长安城和北宋都城的对比.
(2)本题考查北宋东京经济繁荣.
【解答】(1)据材料一图可知,这是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安城的布局.唐长安城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位于宫城以南,是中央官员办公的地方;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繁华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是两大商业区;而北宋东京的地图可以看出,东京商业区的分布住宅区和商业区没有明显区分,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的格局被打破.
(2)根据材料二“一直持续到三更,在闹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区甚至通宵不绝,随之早市又开始等.”等提示可知北宋东京城市经济繁荣,晚间生活丰富多彩,商业活动频繁.商业活动没有时间限制或出现了夜市、早市.出现了专门的街市.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北宋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达与商业的繁荣.
故答案为:
(1)唐朝长安,市场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于居民分开;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2)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24.阅读回答: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材料二
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古人,二等人色目人,三等人汉人,四等人南人。元朝法律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许还手;打死汉人只罚他出征和赔偿丧葬费;汉人打死蒙古人则判死刑等等。
(1)材料一表明了唐朝时期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并举出一例。
(2)材料二则表明元朝时采取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对元朝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3)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你对此的认识。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民族关系的知识点.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解答】(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如一.”的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材料表明唐朝采取了比较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这种开明、平等民主政策的实行,加强了唐朝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了唐朝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唐朝的进一步繁荣昌盛.唐朝时期开明民族政策实行的典型事件有:文成公主入吐蕃和金城公主入吐蕃等.
(2)由材料“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古人,二等人色目人,三等人汉人,四等人南人.”可知元朝实行的是民族分化政策.由材料“元朝法律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许还手;打死汉人只罚他出征和赔偿丧葬费;汉人打死蒙古人则判死刑等等.”可知民族分化政策的实行,必然会导致民族矛盾的激化,加速元朝的崩溃.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观点正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团结平等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繁荣进步等.
故答案为:
(1)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唐朝各民族的友好相处,有利于促进唐朝进一步繁荣昌盛.文成公主入吐蕃.
(2)民族分化政策.导致了民族矛盾加深,加速了元朝的崩溃.
(3)团结平等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繁荣进步等.
 
25.读如图两幅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 北宋 和 辽 对峙图。
图B是 南宋 和 金 对峙图。
(2)图中兴庆是哪个王朝的都城?建立者是谁?
(3)东京和临安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1)本题考查宋与少数民族的对峙图.
(2)本题考查西夏.
(3)本题考查北宋和南宋的都城.
【解答】(1)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图A是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和辽对峙图.图B是南宋和金对峙图.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之后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1141年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图中兴庆是西夏王朝的都城.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
(3)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成为北宋.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应天称帝,建立了南宋王朝,后来定都临安,在今天的浙江省的杭州.
故答案为:
(1)A是北宋,辽;B是南宋,金.
(2)西夏,元昊.
(3)开封,杭州.
 
2016年10月5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