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二学案:5.2 平抛运动(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二学案:5.2 平抛运动(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06 14:2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
平抛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理解平抛运动及其运动规律,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斜上抛运动及其运动规律.
4.掌握分析抛体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课前学习】
一、抛体运动
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只受
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
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
方向的抛体运动.
3.平抛运动的特点.
二、平抛运动的规律
1.研究方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
运动.
2.运动规律
(1)水平方向:合力Fx=
,加速度ax=
,速度vx=
,位移x=
t.
(2)竖直方向:合力Fy=
加速度ay=
,速度vy=
,位移y=
.
(3)合速度:v=

,若合速度与x轴的夹角为θ,则tanθ=
(4)合位移:l=
.
(5)轨迹方程:y=x2,是一条
【例题与变式】
例题1.
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
C.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D.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例题2.一架飞机以200m/s的速度在高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s先后从飞机上自由释放A、B、C、D四个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在运动过程中A在B前200m,B在C前200m
B.A、B、C、D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
C.A、B、C、D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
D.落地后A、B、C、D在地上排列成水平线且间距相等
变式训练
上一题中,刚好释放D时,各物体间的间距有什么特点?
例题3有一物体在离水平地面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竖直分速度为vy,水平射程为l,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
A.
B.
C.
D.
例题4 跳台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运动员在专用滑雪板上,不带雪杖在助滑路上获得高速后水平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这项运动极为壮观.设一位运动员由a点沿水平方向跃起,到山坡b点着陆,如图所示.测得a、b间距离L=40m,山坡倾角θ=30°,山坡可以看成一个斜面.试计算:
(1)运动员起跳后他在空中从a到b飞行的时间.
(2)运动员在a点的起跳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目标检测】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2.如图3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3.如图5所示,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到达地面时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物体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
4.斜面上有P、R、S、T四个点,如图所示,PR=RS=ST,从P点正上方的Q点以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落于R点,若从Q点以速度2v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落在斜面上的(  )
A.R与S间的某一点
B.S点
C.S与T间某一点
D.T点
【课后巩固】
1.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速度增量相等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位移增量相等
2.
从离地面h高处投出A、B、C三个小球,A球自由下落,B球以速度v水平抛出,C球以速度2v水平抛出,则它们落地时间tA、tB、tC的关系是(  )
A.tA<tB<tC
B.tA>tB>tC
C.tA<tB=tC
D.tA=tB=tC
3.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某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均落在斜面上.当抛出的速度为v1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1;当抛出速度为v2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2,则(  )
A.当v1>v2时,α1>α2
B.当v1>v2时,α1<α2
C.无论v1、v2关系如何,均有α1=α2
D.α1、α2的关系与斜面倾角θ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