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19《世说新语》二则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19《世说新语》二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6 09:5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世说新语》二则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掌握学习文言文小说的一般方法。
3.学习古人的诚实、守信的美德。
学法指导
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1)《世说新语》是古代  
集,分德行、  
、  
、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        
    的言谈逸事。作者     ,南朝宋   家,彭城人。
(2)《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乘船》选自《
》。这两篇体裁都是        。
2.注音
华歆(  )
辄难之(  )
欲舍(  )
邪(  )
拯(  )
3.解释词语
(1)通假字
尊君在不“
”通“
”,读“
”,意思是
(2)古今异义
①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②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前往
③相委而去古义:
古义:
今义:委托
④下车引之
古义:
今义:带领
⑤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今义:
⑥幸尚宽
古义:
今义:幸福
⑦后贼追至
古义:
今义:有偷盗行为的人。
⑧本所以疑
古义:
今义:因此
(3)
一词多义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
原意:为难,这里指感到为难。
(4)词类活用
友人惭
原意:惭愧,这里指
4.文言虚词
下车引之
歆辄难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5.翻译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判断句,“则”“是”连用,表判断)
(2)幸尚宽,何为不可?(省略句“幸尚宽”省略主语“船”,翻译时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倒装句“何为不可?”中的“何为”,翻译时改变词序。)
(3)宁可以急相弃邪?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
初读课文
讲述故事后,用一句话概括《期行》的主要内容。
2.《期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探究二:细读课文
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探究三:拓展迁移
班级举行“诚信伴我行”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呼吁人人讲诚信。
同学们针对“诚信更重要还是成绩更重要”展开了辩论,请你为辩论双方(正方、反方)分别拟一个辩题。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探究一:
读课文
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
探究二:
讲故事,说道理
《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探究三:说写法
1.用     的手法以,写出华歆与王朗对托身者的不同态度和行为,表出两个人不同的品格的境界。
2.看华、王二人的言行,华歆的品行优于王朗,但是华歆先是不同意搭载避难人,后又答应搭载避难人,当作乱的人追赶时,不抛弃避难人。由此可见,华歆为人所想、急人所急、重诺守信,而王朗轻诺寡信、做事不守诺言。这是运用了     的手法,使华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探究四:拓展迁移
写出两条有关诚信的警句格言或典故。
我的收获
《乘船》《期行》这两篇短篇小说都以诚信为主旨。古往今来,诚实守信的事举不胜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生,在诚实守信方面,你要怎么做?
19.《世说新语》二则
自主学习
1.(1)笔记小说  言语 政事  士大夫清高放诞 刘义庆 文学
(2)《世说新语·德行》 短篇小说
2.xīn
zhé
shě

zhěng
3.(1)“不”通“否”,fǒu,不,表疑问。
(2)①约定
日期②离开
③丢下,抛弃
④牵引,拉
⑤回头看
照顾⑥幸而,恰巧⑦作乱的人⑧……的原因
(3)灾难
(4)感到惭愧
4.他,代元方
代“一人欲依附”这件事

5.(1)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2)(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 (3)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
初读课文
1.
本文叙述陈元方反驳友人无信无礼而致友人理屈词穷、十分惭愧的故事。
2.
《期行》告诉我们诚信是立世之本,从小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探究二:细读课文
1.
“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2.
示例一:(1)元方并非无礼。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2)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选其中一点作答)
示例二:(1)认为失礼。在友人表示惭愧的时候仍是“入门不顾”,显得不够礼貌(2)认为不失礼。当时陈家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陈元方也知道维护家门的荣誉,友人骂自己的父亲,他自然不能原谅他。(选其中一点作答)
探究三:拓展迁移
(1)讲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正方:诚信比成绩更重要
反方:成绩比诚信更重要
第二课时
探究一:
读课文
提示:有人想搭船,王朗轻率答应,当贼人追来时,他又欲舍所携人,反映了王朗轻诺寡信,考虑问题不全面;而华歆在那人想搭船时,有不纳之意,“后贼人追至”时却救人救到底,反映了华歆考虑问题全面,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到底的精神,华优王劣。
探究二:
讲故事,说道理
《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探究三:说写法
1.对比2.欲扬先抑
探究四:拓展迁移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宁可办事少许诺,不可许了诺办不了事。——沃星克
我的收获
在诚实守信方面,我要做到重诺守信,要懂得诚信是我们的立世之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