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上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八上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5 23:2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击学习目标、重难点教学目标: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重点:张謇办实业和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概况。
?难点: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温故知新复习提问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目的、目标、代表人物及代表企业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2.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及表现 中国民族工业何时得到初步发展? 有何表现??
时间:19世纪末表现:厂矿企业增加
企业规模扩大张裕葡萄酒厂 裕通纱厂
合义和丝厂公益纱厂 苏纶纱厂
源昌碾米厂
3.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受到的阻碍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一、中国民族工业在什么时候出现了
“短暂的春天”?其原因是什么?22家170多家40多家64家430多家120多家具体的表现: 新建厂矿有600多家
新增资本超过了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2. 著名实业家张謇 张謇(1853-1926),江苏南
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
家,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
,41岁中状元。考中状元后,
他没有去当官,而是回到家
乡,创办工厂,兴建学校,还
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博物院。
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后形成
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
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
农商总长等职,是近代中国最
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状元张謇为什么热心办实业?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国家的危难、民
族危机加深,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实
业救国”的呼声,他们试图通过兴办实业,抵
制外国资本的入侵,以挽救民族危亡,富国强
民。在这种背景下,张謇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去
创办实业。3. 著名实业家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周学熙(1866-1947年)安徽人,创办多种实业,有“南张北周”之誉。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1、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改订新约;
实行财税和币制的改革;
推行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2.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摧残 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和破坏;
国民政府实行的战时经济统制和
限价政策。
3、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民族工业纷纷破产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的民族工业为什么
纷纷破产?四、课堂小结 状元张謇有主张,实业救国办纱厂。
荣氏兄弟办纱厂,生产面粉和棉纺。
民族工业步履艰,三座大山压身上。
简单产品无力造,日用品前总带“洋”。
三座大山不推翻,民族工业无希望。
五、达标训练 1、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毅然回乡创办企业的清末状元是( )
A. 张之洞 B. 张謇
C. 范旭东 D. 卢作孚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 )
A.1911-1914年  B.1912-1918年
C.1913-1919年  D.1914-1918年材料:“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 请回答:(1)材料中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指的是谁?张謇(2)材料中说“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呢”是什么意思???? 张謇本来是状元的身份,却回到家乡去
创办实业,从事工商业。(3)我们要学习这位状元什么样的精神? 张謇出于爱国之心,兴办实业的爱国
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值得敬佩和学习。 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与洋务企业相比,有哪些不同?维护清朝的统治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清政府官员办,或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带有明显的封
建性或半封建性;多为商办,属资本主
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以轻工业为主的民
用工业受清政府所控制,实行
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采用资本主义近代
企业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