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②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
③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
①调查某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②搜集和交流人类基因组计划或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方面的资料。
3、情感目标
①在进行遗传调查和实验活动中,善于从自已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
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
与合作的科学精神。
②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认同遗传学研究的新成就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积极思考遗传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
联系,为普及遗传学知识做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2、教学难点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的内容。
在“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这一章中,前两节介绍了可遗传的变异,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在人体则可表现为某种疾病。教材中关于普通感冒和肥胖的问题探讨,以及由此引出的人类其他的疾病是否是遗传病的讨论,正是涉及到遗传物质是否改变的问题,也是本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因此,学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之后,再进一步学习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了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遗传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顺理成章,同时也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本课时是可遗传的变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延伸,通过有关的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认识遗传病的危害、提高学生的优生意识,理解和宣传我国的婚姻法及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个章节的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历,学生对人类遗传病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白化症、多指症、色盲症,但是这些遗传病在分类上,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学生虽对“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很感兴趣,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教师可出示资料,图片,图谱启发学生自学,再对遗传病加以概括分类。对于实践调查,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先加以趣味性引导,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相关的资料收集看似简单,若能利用自已搜索到的资料在辩论中展示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但是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老师进行讲解。
五、教学策略
通过预习学案让学生先自学,尝试用概念图的方法对遗传病加以概括分类。运用问题引导——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性问题,了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展示多指、并指、白化病、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图片,让学生认识到遗传病的危害,从而认识到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的重要性。
通过分组讨论问题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内容以及网页上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知识,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视频展示
[问]:视频中的指挥家是谁?
感冒发热是不是遗传病?什么是遗传病呢?
[讲述:遗传病是由于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人类遗传性疾病,而感冒发热是由感冒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学生回答:舟舟
学生回忆初中的传染病
从视频中的交响乐,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巩固减数分裂异常
通过比较传染病和遗传病,明确两者不同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1、遗传病可分为哪几类?
2、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可分为哪
几类,其遗传方式有哪些?常见
病例有哪些?
什么是多基因遗传病?有哪些
常见病例?发病的特点?
4、什么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有
哪些常见病症?发病的特点?
在进行上述任务过程,教师穿插[提问]:
1、单基因遗传病的“单”是一个的意思吗?有哪些实例?
2、苯丙酮尿症的病因是什么?
3、常染色体遗传病在后代中的发病率与男女性别有没有关系?
4、伴X隐性遗传病有什么特点;伴X显性遗传病呢?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展示图片] 让学生看教材中的白化病、21三体综合征、软骨发育不全的图片
5、多基因遗传病有家族聚集的现象,
家族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吗?能否举出实例说明?
由于染色体的变异引起遗传物质较大改变,故此类遗传病症状严重,甚至胚胎时期就自然流产。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吗?
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并对课前画出的概念图进行补充和完善
学生思考,回答完问题后
在教师的讲解下巩固不同遗传方式的特点,为后面的针对训练进行指导
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概括能力。
讲解苯丙酮尿症的病因,比较白化病及衰老
通过比较,明确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可能是遗传病
回忆巩固旧知,进一步复习遗传图解和遗传系谱图的区别,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特点
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让小组汇报所调查的遗传病类型、在哪里调查遗传方式,怎么调查发病率,活动进展情况。
绘制遗传系谱图。
课前设计、课上交流,课后活动
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上黑板展示判断遗传方式,说出判断的依据,并完成相应概率计算及基因型的杂交组合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能力和初会实践能力
三、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过渡]遗传病不仅给患者个人带来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还给后代造成痛苦,如果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就会在一次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你能概括出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的措施吗?
从下列四个角度: 和谁生?什么时候生?能不能生?生前干什么?
在和谁生中,强调禁止近亲结婚及其理由,以及何为近亲作出说明。
简述“达尔文”“摩尔根”资料。
在什么时候生的讲解中,贯彻优生的好处。能不能生中,强调遗传咨询的流程。生之前进行产前诊断,强调诊断的手段。
[设计问题]:
一个患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X上显性遗传)的男子(XHY)与正常女子XhXh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最有道理的建议是什么?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很快得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措施,但不明白里面的道理。
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图片使学
生直观认识到遗传病的危害;通过学生熟知的科学家的悲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题目练习使学生了解遗传咨询的基本方法步骤;通过分组讨论,达到培养温故而知新,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协作讨论的能力。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
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和
目标?
2、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什么意义?
[提问]:基因组和染色体组是一回事吗?如何判断一种生物的基因组计划要测量染色体数目为多少呢
[讨论]科学是一把双刃剑,HGP的研究成果使基因治疗成为可能,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曙光,但也引起伦理道德的争议,我们要正确的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学生在书上找有关信息、向同学简介HGP
学生分析判断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有
规律
课后进一步探究基因诊断、基因芯片、基因治疗的相关问题。
通过比较学习,掌握基因组和染色体组的区别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丰富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开阔学生的视野。
板书设计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类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
酮尿症
单基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
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伴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
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特点:(1)家庭聚集现象;(2)易受环境影响;(3)群体中发病率高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结构异常:如猫叫综合征
数目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
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遗传方式的调查、发病率的调查
三、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
任务、意义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安排在学生了解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和其它变异》的基础上学习的,作为第5章的最后一节课,对整章起到归纳的作用。本节课知识容量很大,设计好了可以既复习旧知识,又可以利用旧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将学习与实践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设计由简到难的问题,层层深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上我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紧,收放欠自如。
《人类遗传病》测评练习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可能是遗传病
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
D.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2.一个患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X上显性遗传)的男子(XHY)与正常女子XhXh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 )
A 不要生育 B 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 只生男孩D 只生女孩
3.下列病症属于遗传病的是( )
A.孕妇饮食缺碘,导致生出的婴儿得先天性呆小症
B.由于缺少维生素A,父亲和儿子均得夜盲症
C.一男子40岁发现自已开始秃发,据了解他的父亲 也在40岁左右开始秃发
D.一家三口由于末注意卫生,在同一时间内均患甲型肝炎
4.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 )
①由多对基因控制 ②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 ③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④发病率极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下列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A表示常染色体)?
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 (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6、下列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
A.亲属中生过先天性畸形孩子的待婚青年 B.得过肝炎的夫妇
C.父母中有残疾的待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
7、下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8、某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皮遗传情况,他们以
年级为单位,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双亲全为双眼皮(①)
仅父亲双眼皮(②)
仅母亲双眼皮(③)
双亲全为单眼皮(④)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双眼皮人数
59
61
31
29
30
30
0
0
单眼皮人数
38
36
28
28
27
29
56
53
请分析表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 组调查情况,能判断出显性性状为 。
(2)根据表中 组调查情况,能判断人的眼皮遗传是 染色体遗传。
(3)第①组双亲基因型的所有组合为 。
(4)第①组双亲全为双眼皮,后代双眼皮人数:单眼皮人数=(59+61):(38+36),这个实际数值为何与理论假设有较大误差? 。
(5)第④组某家庭中母亲去美容院将单眼皮变成双眼皮后,其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儿的几率为 。
答案:1-7.DCCBCAB
8. (1)① 单眼皮 (2)①或② (3)AA×AA、AA×Aa、Aa×Aa?
(4)??实际调查的群体数目太小,或者未按统计学的原理进行抽样调查 (5)0
? ?
《人类遗传病》课后反思
本节课安排在学生了解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和其它变异》的基础上学习的,作为第5章的最后一节课,对整章起到归纳的作用,对于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本节中,因为活动较多,所以怎样安排教学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些、愉快些、有效些就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并且我一直在探索与尝试在认知过程如何使知识与情感有效地产生交互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特意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参与讨论,主动构建地获得知识,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入赏识性评价,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其科学性,分析数据不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