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吕城片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达 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多才多艺,在艺术和科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是( )
A.
B.
C.
D.
2.如图是1892年美国芝加哥为庆祝某位著名航海家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航海家应是( )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3.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交流密切,但是古代社会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只是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联系.打破这一认识,使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的活动是( )
A.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
D.新航路开辟
4.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
A.君主专制
B.总统制
C.民主共和国
D.君主立宪制
5.“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
A.《独立战争》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某同学利用如图的资料卡片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应是( )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条件
C.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
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正义性
7.法国国旗上的三种颜色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近代法国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的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奴宣言》
8.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
A.三级会议召开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D.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
9.“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那时欧洲社会还保持着中世纪的法律体制,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这段材料是对下列哪部法律文献的肯定(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0.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雾月政变、《民法典》、滑铁卢战役”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卢梭
B.克伦威尔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11.《全球通史》记载:“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指( )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C.富尔敦制成的汽船
D.本茨创制的三轮汽车
12.如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13.一部外国影片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
A.英国工业革命
B.巴黎公社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宪章运动
14.1862年9月,林肯在签署某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林肯签署的这份文件应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废除农奴制法令
15.俄国l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废除了农奴制度
C.促进了社会进步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6.下列连线题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7.关于如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9.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起促进作用.华盛顿与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相同作用是( )
A.赢得民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0.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 )
①明治维新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俄国1861年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21.如图是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通过较量最终形成的国际格局是
(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两极格局
22.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场战役发生在( )
A.拿破仑战争中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C.科索沃战争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23.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24.300多年前,人类还不能理解今天看来很简单的问题: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终结这种状态的历史人物是(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达尔文
D.爱迪生
25.名言警句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名言能激励我们在困境中顽强抗争的是( )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
B.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爱因斯坦
C.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
D.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二、非选择题
26.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男性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1)材料一中被恩格斯赞誉的这位诗人是谁?代表作品?他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一位代表人物。
材料三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想解放视为“救国之要道”。
(3)材料三中“救国之要道”指哪场运动?这场运动主要倡导向西方学习什么?
材料四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4)材料四中的“幽灵”是指哪种理论?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思想文化的碰撞、交融在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
27.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如图1所示
材料三 如图2、图3所示
请回答:
(1)材料一限制了谁的权力?英国这种政治体制叫什么?
(2)材料二与世界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据此成立的国家名称是什么?
(3)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献是什么?
(4)材料三中两部法律文献是哪一国家颁布的?有何共同性质?
(5)上述法律文献中有哪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8年林肯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们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郑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会停止分裂。”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相差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经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三: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一、三中,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4)从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5)上述三国的崛起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9.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l)请找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写出图片下的字母)
(2)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什么为核心的?图D发明者是谁?
(4)上述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请说出一例科技带来的不利影响。
2015-201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吕城片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达 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多才多艺,在艺术和科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是( )
A.
B.
C.
D.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达 芬奇的有关知识内容.
【解答】A、《蒙娜丽莎》是达 芬奇的美术代表作;
B、“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的作品,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
C、是《西斯廷圣母》,为拉斐尔的作品;
D、是雅典娜女神雕像.
故选A.
2.如图是1892年美国芝加哥为庆祝某位著名航海家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航海家应是( )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92年美国芝加哥为庆祝某位著名航海家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可知事件发生于1492年.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的交通往来日益频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故选C.
3.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交流密切,但是古代社会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只是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联系.打破这一认识,使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的活动是( )
A.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
D.新航路开辟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解答】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亚、美、非三大洲之间的交通往来,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故选D.
4.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
A.君主专制
B.总统制
C.民主共和国
D.君主立宪制
【考点】《权利法案》.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解答】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这样,英国虽然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总统制是美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是法国建立的政治制度.依据题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判断是君主立宪制.
故选D.
5.“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
A.《独立战争》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考点】《独立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独立战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解答】学生对《独立宣言》的认识为本题主要考查点.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题文的“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出自《独立宣言》.
故选
A.
6.某同学利用如图的资料卡片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应是( )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条件
C.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
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正义性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
【分析】由题干中“诉诸武力”“英王”“北美大陆”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爆发了独立战争,在华盛顿等人的领导下,北美人民组织的大陆军打败了英国军队,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选A.
7.法国国旗上的三种颜色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近代法国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的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奴宣言》
【考点】《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法国的大革命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法国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的文献”,结合所学知识: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故选C.
8.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
A.三级会议召开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D.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
【考点】《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人权宣言》的颁布.
【解答】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法国的历史从此改写.
故选B.
9.“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那时欧洲社会还保持着中世纪的法律体制,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这段材料是对下列哪部法律文献的肯定(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考点】《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拿破仑法典》.
【解答】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其特点是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
B.美国在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C.《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但是与题干法国对外战争不符.
D.《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把法律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符合题意.
故选D.
10.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雾月政变、《民法典》、滑铁卢战役”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卢梭
B.克伦威尔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考点】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贡献的准确识记.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1815年6月,在比利时境内的一个叫滑铁卢的地方,拿破仑最后被反法同盟的军队打败,并被流放到大西洋的一个荒岛上,从此退出了法国的政治舞台.
故选D.
11.《全球通史》记载:“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指( )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C.富尔敦制成的汽船
D.本茨创制的三轮汽车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认识.
【解答】瓦特的蒸汽机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它是可带动一切工作机的、万能的“原动机”,它的发明的普遍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符合材料中:“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的描述.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富尔敦制成的汽艇、本茨创制的三轮汽车都属于人类在交通领域的革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如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考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由于图可以看出英国从1770年到1901年,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直线下降,而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直线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基本上实现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故选D.
13.一部外国影片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
A.英国工业革命
B.巴黎公社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宪章运动
【考点】英国宪章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宪章运动的认识.
【解答】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而工人阶级越里越贫穷,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人发动了宪章运动,宪章运动中,工人要求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宪章运动得到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故选D.
14.1862年9月,林肯在签署某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林肯签署的这份文件应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废除农奴制法令
【考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答】南北战争爆发后,为扭转战争局势,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北方军因此获得了大量兵源,扭转了战局,维护了国家统一.
故选C.
15.俄国l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废除了农奴制度
C.促进了社会进步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点,应把握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l861年改革与明治维新相比最显著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使本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都促进了本国的社会进步.由于都是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因此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不同的是1861年改革使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度.
故选B.
16.下列连线题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史法律文献的考查.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革命成果,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颁布的法律文献是《权利法案》,《拿破仑法典》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拿破仑颁布的.
故选A.
17.关于如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
【解答】由曲线图可知,B阶段是指1870﹣1945年,这一时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和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伴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电话、电报等通讯手段.而轮船和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故①与题目不相符.
故选B.
1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考点】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相同点.
【解答】A.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作用.
B.赢得了国家独立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与美国内战没有关系.
C.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共同点,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的美国内战的影响,与美国独立战争没有关系.
故选C.
19.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起促进作用.华盛顿与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相同作用是( )
A.赢得民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与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相同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归纳分析能力.
【解答】A.赢得民族独立是在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B.维护国家统一是在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时期;
C.推翻封建统治和美国历史无关;
D.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故选D.
20.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 )
①明治维新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俄国1861年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知识点.
【解答】19世纪中期,为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实行了1861年改革,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通过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俄国和日本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故选D.
21.如图是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通过较量最终形成的国际格局是
(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两极格局
【考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知识点.
【解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伴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集团,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了三国协约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对峙的国际格局.
故选A.
22.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场战役发生在( )
A.拿破仑战争中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C.科索沃战争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重点掌握凡尔登战役.
【解答】1916年2月德军开始进攻凡尔登,法军殊死抵抗.战争共造成70多万人伤亡,此役被称作“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时德国在西线发动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开始衰落,逐渐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故选B.
23.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两大军事集团,双方不断扩军备战,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故选A.
24.300多年前,人类还不能理解今天看来很简单的问题: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终结这种状态的历史人物是(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达尔文
D.爱迪生
【考点】近代科学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知识点.
【解答】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解释水为什么往低处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故选B.
25.名言警句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名言能激励我们在困境中顽强抗争的是( )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
B.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爱因斯坦
C.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
D.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名言名句的相关知识.
【解答】A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从1796年开始,听觉日渐衰弱,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在痛苦中仍然顽强地创作了《英雄交响曲》,五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依然坚持音乐创作.“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能激励我们在困境中顽强抗争.
B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激励我们要刻苦钻研,用于探索.
C牛顿的“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告诉我们要谦虚.
D达尔文“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6.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男性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1)材料一中被恩格斯赞誉的这位诗人是谁?代表作品?他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一位代表人物。
材料三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想解放视为“救国之要道”。
(3)材料三中“救国之要道”指哪场运动?这场运动主要倡导向西方学习什么?
材料四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4)材料四中的“幽灵”是指哪种理论?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思想文化的碰撞、交融在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
【考点】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共产党宣言》;启蒙运动;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3)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4)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
(5)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依据材料一,这是说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但丁,他的代表作《神曲》,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2)据材料二并结合可知,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3)据材料三“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想解放视为‘救国之要道’”可知指的是新文化运动.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
(4)据材料四“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可知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可知,思想文化的碰撞、交融,解放了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等,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但丁;神曲》;人文主义.
(2)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3)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或思想文化).
(4)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解放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
27.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如图1所示
材料三 如图2、图3所示
请回答:
(1)材料一限制了谁的权力?英国这种政治体制叫什么?
(2)材料二与世界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据此成立的国家名称是什么?
(3)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献是什么?
(4)材料三中两部法律文献是哪一国家颁布的?有何共同性质?
(5)上述法律文献中有哪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考点】《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本题考查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独立宣言》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知识.
(5)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1)英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后,英国的政局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的滥用,加强了议会在英国的权力,至此英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最终随着内阁制的出现与完善,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和《独立宣言》中的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美国与1776年7月4日颁布的《独立宣言》,它的颁布向世界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3)根据所学知识,1776年北美独立战争中,第二次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4)根据所学知识,《人权宣言》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是在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拿破仑上台执政时期颁布的,两部法律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是法律文献,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中涉及的《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这些文献都代表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都倡导自由平等,提倡民主法治,都有利益社会有人治走向法治,言之有立即可.
故答案为:
(1)国王;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美利坚合众国或美国.
(3)《独立宣言》
(4)法国;资产阶级性质.
(5)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8年林肯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们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郑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会停止分裂。”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相差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经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三: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一、三中,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4)从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5)上述三国的崛起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2)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共同影响.
(3)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
(4)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
(5)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解答】(1)据材料一“‘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们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郑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会停止分裂.”,可知,这与美国南北战争有关,林肯领导了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美国南北战争.据材料二“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可知,这与日本明治维新有关.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据材料三“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故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美国南北战争,材料二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日本明治维新,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俄国1861年改革.
(2)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因此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共同影响是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废除的是黑人奴隶制度,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的是农奴制.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是:学习西方,殖产兴业;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提倡文明开化等.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改革和国家统一进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强国之路;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2)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奴隶制;农奴制.
(4)学习西方,殖产兴业;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提倡文明开化.
(5)改革是强国之路;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9.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l)请找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写出图片下的字母)
(2)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什么为核心的?图D发明者是谁?
(4)上述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请说出一例科技带来的不利影响。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l)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2)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和卡尔 本茨.
(4)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5)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解答】(1)据图片A可知,这是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据图片B可知,这是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据图片C可知,这是汽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据图片D可知,这是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故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B、C.
(2)工业革命中,由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出现,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3)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图D是卡尔 本茨发明的汽车.
(4)两次工业革命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此我们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等都具有两面性.本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如:环境污染,过度开发资源,使资源枯竭等.
故答案为:
(1)B、C.
(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3)电;卡尔 本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环境污染,过度开发资源,使资源枯竭等.)
2016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