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读到周树人小朋友恋恋不舍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开了他的童年乐园百草园,很不情愿地来到“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到这里,我们很自然地开始关心一个问题,周小朋友的读书生活还能够像在百草园一样快乐吗?大家已经回去做了预习,能不能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哦,郑欣渝先举手了,你来说说看。
生1:请大家看第十七小节,“三味书屋后面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师:你读这一小节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我从这一节中知道周树人小朋友在三味书屋也可以像在百草园一样玩。
师:嗯,“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句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貌似很面熟啊?在哪儿见过呢?(生恍然大悟,纷纷回答:“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对!文章开头第一句就说了“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是不是?所以这里才用“也”字,这样三味书屋就和前面写的百草园联系起来了。好,你还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1:虽然说他离开了百草园,但是在三味书屋这儿也有一个花园可以供大家玩耍。
师:供他们玩耍,虽然很小,但是——
生1:也有很多的乐趣。
师:都有什么乐趣呢?
生1:可以去花坛去折蜡梅花,也可以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找蝉蜕。
师:还可以干什么?
生1:还可以捉了苍蝇喂蚂蚁。
师:对啊,有很多的乐趣,跟在百草园里差不多好玩的是吧。还有哪位同学想说?……朱奕飞,你来说说看。
生2:请大家看第二十四小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师:好!朱奕飞你在这里先稍微停一停好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刚才听到有一句话你是这样读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朱奕飞,你再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一下。
生2: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师:噢!是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不是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好的,你给大家读这一段文字,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2:他说是“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师:什么东西“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生2:“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师:那么“我们”就趁机干什么啦?
生2:所以我们就趁机“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画画。
师:“我们”是谁?包不包括周小朋友啊?
生2:应该不包括吧——哦,包括的,包括的。
师:呵呵,“包括的,包括的,”你有根据吗?
生2:因为后面他说——
师:嗯?好像发现不对了,朱奕飞再仔细看看文章,整理一下思路,
“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的是——
生2:应该是不算周树人小朋友的。
师:啊,原来做戏玩的只是他的小伙伴们,周小朋友呢?
生2:他后面写“我是画画儿”。
师:“我是画画儿”,而“我”画的画是什么画?名侦探柯南?
生2:不是。
师:是什么?
生2:绣像。
师:什么绣像?
生2:“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西游记》、《荡寇志》这些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师:噢,从周小朋友做的事情中,咱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看到他真是一举两得啊,一是画画,二是干什么?——他在看什么呀?对啊,看小说啊,是不是这样?这当然是很有乐趣的事情,虽然在课堂上读小说先生肯定不会允许的。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别的吗?好,陈嘉颖你来说说看?
生3:“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师:这段文字你为什么要读给我们听呢?
生3:先生他读书总是读得很入迷,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
师:先生读书读得入迷的样子很有意思,他脸上很有表情的,什么表情啊?
生3:总是微笑起来。
师:哎,还有动作,什么动作呢?
生3: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师:这个动作我们可是做不来的,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书入迷的先生他做起来真是毫不费力啊,是不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四十几岁了,他回忆起好多年前先生的这个样子,还能把他写的那么生动,可见印象有多深啊!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当时周树人小朋友在看先生读书的时候,又是什么表情呢?
生3:他看呆掉了。
师:哈哈是啊!不但这样,他还产生了一种想法呢,什么想法啊?
生3:他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师:他由先生读书的样子感觉到先生读的文章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极好的文章,爱读书的周小朋友遇到同样爱读书的寿老先生,真是不亦乐乎啊!好的,你请坐。秦嘉睿,你说说看。
生4:“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这一段让我觉得先生挺爱护他的学生。
师:为什么呢?
生4:因为他有戒尺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
师:“不常用”,“也不常用”,抓得真好!嗯,在那个时候私塾先生体罚学生好像是挺多的。
生4:挺多的
师:那么在这里呢,这位先生却是——
生4:不常体罚学生
师:所以秦嘉睿同学给这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生一个评价,对学生很爱护的,挺有爱心的,对吧,好,你请坐。不过,刚才秦嘉睿同学不是从“他有一条戒尺”这里开始读的,他是从“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这里开始读的,这句话是和上文中另一件事联系在一起的,本来刚才我们有同学提到了,小朋友们一开始的时候是在干什么呀?在后花园里面在玩呢,是不是,那么我们再连起来读读看,沈思成来给大家读一下。
生5:“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师:好,就读到这里,沈思成同学你发现了吗,在这几段话当中,有好几个表示转折的词语,咱们来找找看。
生5:第一个是在第十七小节“但在那里,”
师:噢,就是前面他说,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
生5: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师:噢,如果这一句话是转折的话,他强调的是转折之前的那半句,还是转折之后的那半句?
生5:应该是之后的。
师:噢,这句话其实是强调在三味书屋里也有好玩的东西,对吧。好,接下去,你再找下一个转折在哪里?——还是在本段当中还有一处转折。
生5:然而。
师:噢,然而,你再把这句话读一下,然而怎么样呢?
生5:“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师:噢,这一重转折他是在说什么呢?
生5:他在说不能有太多的人到园里去,否则先生就会发现我们。
师:只是不能有太多人吗,还有不能怎么样?
生5:不能太久。
师:对,不能时间太久,否则的话先生就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大叫了,是不是,好,接下去第十九小节,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沈思成同学给大家读完之后,有没有想起什么啦?周小朋友在百草园里能玩到什么程度呢——能爬到泥墙上去拔何首乌,牵连不断地拔,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在这里就有一点区别,区别在哪里呀?
生5:区别就是在百草园想玩多长时间就玩多长时间,但是在三味书屋后面的那个园里面不能太久。
师:不能太久,而且还不能——
生5:而且还不能太多人。
师:对,不能太多人,书塾里毕竟是有规矩的。接下去我们再看看还有哪些事让你们觉得挺有乐趣的?好,褚佳忆。
生6: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师:什么叫“人声鼎沸”?
生6:课下注释里说是指人声喧闹的意思。
师:很好,就是孩子们读书读得像小菜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一样喧闹,是不是,好,接下去看,这一段当中,除了写小朋友们在读书,也写了先生读书,是吧?我想请两位同学,一位来读一下小朋友们的那四句话,另一位来读一下先生的那段话,谁来试试看?王晨杨,你想读哪一段?
生7:我想读学生的那几句。
师:好的。谁想要读先生的?许嘉元你来。好,王晨杨先开始。
生7: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师:好,你先请坐,然后我们再来听一下许嘉元同学读先生的那段话。
生8:“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师:有一个词,大家要注意它的读音,颠倒——淋漓(lín
lí),你再重新读一下,金叵罗——
生8: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师:好,请坐,刚才两位同学的朗读,大家来评价一下看,秦嘉睿,你觉得呢?
生9:我觉得她念得很好,就是断句有点不对。
师:哪个地方断句有点不对呢?
生9:“上九潜龙勿用”,还有“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师:请秦嘉睿同学把正确的断句来给大家读一下。
生9:老师,是从第一句开始读吗?
师:你刚才说有两句没有读对,那么你就把这两句读一下吧。
生9:“上九,潜龙勿用”,
师:这个字读“潜”,二声。
生9:潜龙勿用。
师:上九潜龙勿用,啊,我帮你读了,你自己读一下。
生9:上九,潜龙勿用。
师:噢,就是断在这里,接下去那句呢?
生9:“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师:好,你先请坐。刚才秦嘉睿同学的发言,你们觉得怎么样?陈嘉颖,你来说呢?
生10:应该是:“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师:后半句我听明白了,厥贡,苞茅橘柚,是吧,前面那半句呢?
生10:厥土下上上错。
师:到底有没有断句?厥土下上上错,到底有还是没有?
生10:没有。
师:咦,我记得我们有同学查过这句话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吧,它正确的断句应该是这样的: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对吗?好,断句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鲁迅先生在写这四句话的时候断句了没有?对啊,他没有断句,这四句话跟先生朗读的那一句话的写法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哪儿啊?你们发现了没有?啊,徐一飞,你来说说看。
生11:这四句话没有标点符号。
师:先生的那段话——
生11:是有标点符号的。
师:不但有标点符号,后边还有一个我们觉得有点奇怪的颤巍巍的符号,对吧?他是在告诉我们先生在朗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生11:有抑扬顿挫的。
师:非常好!你能不能给大家学一学先生是怎么读的?
生11:“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师:哦,很棒很棒,这位先生是抑扬顿挫,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你请坐,那我们想想看,鲁迅先生故意没有把孩子们读的四句话断句,他是想要表现什么?——褚佳忆,你发现了?说说看。
生12:他想表现学生读得不如老师入神。
师:哎,学生读得没有老师读的入神,他们不投入感情,他们是什么样子的读法呢?
生12:有口无心,觉得好玩吧。
师:哈哈对啊!好,你请坐,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在读这一段的时候,鲁迅先生故意没有把学生读的这四段话断句,你会觉得你读得要背过气去,是不是?小孩子们读书就是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哇啦哇啦读一阵子,读到后来怎么样啦,你们看后面还有一句话,怎么说啦?哎,“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因为先生在干什么啦,哎,他还在大声朗读,因为先生入神了,我们没有入神,这个时候我们干什么啦?开始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这件事情好像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也写得挺有意思,是不是?好,那么接下去我们再来看看还有别的么?刘欣同学来说说看。
生13:从一扇黑油的门进去,第三间是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只对着匾和那幅画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我觉得这段话对孔子来说是很新鲜的。
师:对谁来说是很新鲜的?
生13:呃,是鲁迅。
师:对啊,是鲁迅,小鲁迅,或者是周树人小朋友。你从哪儿看出来,他觉得很新鲜的呢?
生13:因为一般的书塾里是有孔子牌位的,而这家书塾里面是没有孔子牌位,而鲁迅和他的朋友们,就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师:也就是说他们第一次进去以后的拜师的仪式似乎与众不同啊,在周树人小朋友的眼睛里是挺新鲜,挺好玩,是么?
生13:嗯。
师:好的,你请坐。周树人小朋友当时是不是懂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三味书屋的三味以及那幅伏鹿画的含义呢?可能是他跟我们当初一样,也不太懂,所以那时他只看到这个拜师仪式很新鲜,很好玩,那现在我们再设想一下,写这篇文章的鲁迅先生已经是一位中年人了,对于那个三味以及伏鹿的含义,他肯定是已经懂了,对吧,那他现在又把它写在文中,可见在成年鲁迅先生眼里,这件事情还是挺好玩的,只是这个好玩的感觉跟他小时候稍有不同。沈思成你来说说看
生15:我查过,三味的意思是说: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但是那个伏鹿就是谐音,就是那个,伏就是那个春节时候挂的那个福到了那个福。
师:福气的福,鹿是俸禄的禄。
生15:布衣暖就是当时贫民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那种衣服,菜根香是说吃着粗茶淡饭也感觉很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甘于过一种贫民的生活,平平淡淡。伏鹿却又是说要有很多钱。
师:追求功名利禄的这种,似乎这两者之间有一种——
生15:矛盾。
师:在成年鲁迅眼里,这矛盾的两者放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带上了一种滑稽好笑的色彩是不是?好的,请坐。拜师仪式也挺好玩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好玩的呢?哦,郑欣渝,你来说说看。
生16:“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句,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我觉得,周树人小朋友非常喜欢读书,这句话中“终于”这个词是我认为是他喜欢读书的一个原因,因为“终于”有总算到了的意思,只有自己喜欢才会很盼望到一个高度,所以说才用到终于。
师:有点道理。郑欣渝同学抓住了一个“终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会到周树人小朋友认为读书也挺有趣的,这一点很不容易,你请坐。郑欣渝同学的发言提醒了我们,前面大家基本上着眼于文中描写怎么玩儿,怎么开小差这样一些事情,似乎都忽略了这段关于“我”读书生活的描绘,就是这个第十六小节里面,说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那么这个严厉指的是先生对我的态度是很严厉的,对吧。后来的好起来,也是指先生对我怎么样啊?态度也好起来了,是不是这样子的?他后面又有一个转折,用的是哪个词啊?——噢,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当然喽,可能对于一般的小朋友来讲,“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那么在这里,周树人小朋友是不是也认为“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不是一件好事情呢?不见得,你们看,这句话当中有一个词你得特别注意,是“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三味书屋里只有周树人小朋友一个人么?不是的,从后文,从前文都能看出来,他有很多的同学一起读书,那么在这里为什么单单先生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呢?黄博闻,你说呢?
生17:我觉得三味书屋里的先生,应该看出了我是比较喜爱读书的。
师:他看出了我是喜欢读书的,还有,我们从一些资料中也知道,周树人小朋友在读书方面也表现出来极好的天分。所以先生怎么样啊?
生17:所以先生就单单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
师: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而且也从三言到五言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到七言,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不是给我加重负担吗?但是从周树人小朋友这个角度来讲,其实先生是在给他开小灶呢,鲁迅先生写这段话,可能是也在告诉我们,他的先生对他格外赏识,格外的关照,他的读书很有进步,他真有点小小的得意呢,这其实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是不是这样子的?三味书屋的生活中开心的事情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王韫嘉,你说。
生18:请大家看第十三小节,“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我读这段话是想说,鲁迅就是对怪哉这种昆虫很好奇,然后就想请先生告诉他是怎么回事,但是先生并没有告诉他,却白白的泼了他一脸的冷水。
师:泼了他一脸冷水啊,哈哈。
生18:然后,似乎还有点生气了,周树人小朋友就是觉得有点不高兴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他是不高兴的呢?
生18:因为他十五节的最后一句话说了,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师: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人小朋友心里挺不高兴的,挺无奈的,挺郁闷的,是不是这样一种感情啊。啊,好的,你先请坐。那么,刚才我们看一下,就是这个,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当中,周树人小朋友也曾碰过钉子的,就是刚才王韫嘉给大家读的这一段,对吧,本来周树人小朋友应该是满怀热切的去问先生这个问题的,你看,在文章当中有好几处,其实都写出了他的那种心情很迫切,迫不及待,你们来找找看,有没有这样的语句。
师:好,那王晨杨你来说说看。
生19:我找到的句子是“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师:他用了哪个词?
生19:我们可以从“赶忙问”这个词看出周小朋友是很急切地想知道答案的。
师:他为什么要来问先生呢?有一句话你看到了没有?
生19: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师:这里讲到一个“阿长”,她在哪里出现过的?
生19:她在上文出现过。
师:在上文写百草园的生活当中出现过,她不识字,但是她会给我讲什么?
生19:故事。
师:啊,讲故事,讲美女蛇的故事对吧?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长能不能回答关于“怪哉”这个虫呢,她回答不了,现在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问这个先生,因为他早就听说了,这位先生是什么样的?
生19:是很渊博的
师:渊博的,好,你请坐,可是先生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不知道,刚才王韫嘉同学读这句话的时候读的真是“先生在咆哮啊”,之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好像也声色俱厉的,大家看一看,这个
“不知道”要不要把它读得很严厉很严厉的?——要不要 那么沙劼你说说看。
生20:我觉得不用,因为他是说脸上还有怒色,没说他很生气的,还有就是说他“似乎”很不高兴,并没有说他气得咆哮。
师:那么沙劼给大家演示一下先生怎么说这个“不知道”的好吗?
生20:“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
师:这么温柔啊,我前面还听见你在大声地咆哮,现在又温柔成这样了,那能不能取一个中间值啊?把咆哮和温柔加在一起除以二。
生20:“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
师:再来一遍。对着话筒来说。
生20:“不知道。”
师:“不知道。”好的,你先请坐,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去以后再练练,再来个分角色朗读,好不好?总之,这个先生是给周小朋友碰了个钉子,可是还不算太过分。刚才我们讨论第十到第二十四小节的时候,发现原来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有乐趣的事情,现在我们来概括一下,三味书屋当中的乐趣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来给概括一下,王晨杨,你说说看。
生21:我认为第一个是拜师。
师:啊,第一个是拜师,前面如果让你加上一个词语的话,就是什么样子的拜师啊?
生21:与众不同的。
师:好,第二个呢?
生21:第二个是可以在后花园玩
师:可以在后花园玩,只不过这个玩不能大鸣大放的,是什么,偷玩,第三个呢?
生21:第三个是有口无心地读书
师:第四个呢?
生21:是观察先生读书的样子
师:好,还有吗?
生21:偷偷地开小差
师:当然,开小差就是开小差,他肯定不能大鸣大放地开小差,是吧,那我就只写“开小差”了,其他的没有了,好,你请坐,陈铭还有补充,你来说说看。
生22:在花园里玩
师:哦,在花园里玩,刚才她已经说了,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在花园里偷玩,对不对?好,你请坐。这都是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当中很有乐趣的事情。上节课,我们读本文前半部分的时候感受到在百草园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乐趣,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三味书屋的生活,和百草园的生活,虽然同样都有乐,但是这两段生活的乐,却似乎有所不同,你们觉得百草园的乐是什么样子的乐啊?胡佳怡,你说说看
生23:我觉得应该是无拘无束的乐。
师:无拘无束,非常好,就用你这个词。那么三味书屋的这个乐呢?我们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生23:偷偷摸摸。
师:换个词?
生23:拘束。
师:好的,你请坐。看到这里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呢,我们同学就想了,既然前面在百草园当中这个乐是无拘无束的,那多开心,那三味书屋这个乐是有约束的啊,不尽兴啊,那咱们就叫周树人小朋友一直呆在百草园里得了,就好比你们现在,十二岁了,进初中了,感觉到压力山大啊,幼儿园的生活多好啊,我们回到幼儿园去呗,你愿意么?不愿意?为什么呢?徐一飞你说呢。
生24:如果一直呆在幼儿园里就不能学到知识,以后就找不到工作了
师:哈哈,一直呆在幼儿园里就学不到知识找不到工作了,你先请坐,那么,沈思成你说呢
生25:我觉得人到了一定的时间,就应该要学一点知识了,否则就是有点儿思想落后。
师:思想落后,哈哈,很有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悟啊!好,你先请坐。我觉得沈思成同学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的好,人到了一定年龄总有一些该做的事情,是不是?如果没有三味书屋那段生活,仅仅是在百草园里这样无拘无束地乐下去,还会不会有后来的大文豪鲁迅先生了?
同学:不会。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文章的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家是不是对其中的“从……到……”有了更深的理解?王晨杨你想到什么了?说说看。
生26:我觉得这是一种成长的蜕变
师:是一种成长的蜕变,说得非常好!在这个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当中,我们可以读出很多的信息啊,上一节课我们谈过,文章前面写周树人小朋友前面在百草园玩,后面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这是一个空间的转换,现在我们发现,这个题目中还有一个时间上的递进,是不是?接下去呢我们要开始思考下一个问题,四十五岁的鲁迅先生在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之后,他写着百草园那有声有色的有味道的生活,写着那个非常有趣好玩的心底还不错的瘦老先生,写着这个三味书屋里面他跟他的小伙伴们那种偷玩,那种开小差的等等等等事情的时候,他是想要借助文字传达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郑欣渝你来说。
生27:我觉得首先他肯定很想念以前的生活,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留恋那种生活。还有一点,我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大作家,也许别人会觉得他非常的伟大,他写出的这段生活,却比较平凡,因为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样子的经历,他想表明自己实际上也是,也是这个样子。。。
师:他想说我跟你们是一样啊,我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呢,你是这个意思吗?
生27:对,没错。
师:因为读这篇文章让你跟那位大作家之间拉近了距离,很好啊,你请坐。还有人要说是吧?朱奕飞,你说。
生28:还有就是这个时候应该是刚好鲁迅是从北京被轰到厦门去了。
师:被轰到了厦门去了?
生28:然后,他从厦门大学又被轰出来了。
师:又被轰出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课后可以问问朱奕飞同学,接下去你想说什么?
生28:我觉得这时候他是想说的话就是,像他这种人应该,像他这种人跟许多人关系不大好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吧。
师:啊?我们大家听了朱奕飞的发言都笑了,为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笑呢?是觉得朱奕飞的意思好像跟这篇文章好像有点儿不搭?那么,朱奕飞同学,你能给大家详细说说吗?哦,暂时不能啊,你先请坐,我觉得朱奕飞同学有一点挺可贵的,因为他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经历,他想要用这段经历来解释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努力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还得要再联系文章去思考,对不对?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跟大家很多感受都差不多,但是,我注意到了这个文章的开头写到,他们家的百草园卖给了朱文公的子孙,结尾的时候又说他的那本厚厚的画册又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他为什么要在这里顺手写了两个“卖”呢?我想,也许鲁迅先生想借助这些表达一些什么东西,但是,我们这节课可能是没有时间去探讨了,非常遗憾,我想,一篇经典的文章,我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在不同的年龄段读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特别是当我们以后了解了更多的关于鲁迅先生的经历,当我们自己也经历了很多事情的时候,再读这篇文章,估计又会读出很多很多不一样的味道。所以,希望我们以后,不要把这篇文章学完了就把它扔下不管,好吗?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学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