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乡愁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2.抓住意象,走进诗歌意境,品味诗中情感。
3.归纳课文主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以诵读为主,通过体会诗歌音乐美培养读诗兴趣。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抓住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感情。
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
。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40年代末,随父母迁居香港,后去台湾,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在数所大学任教,也曾到美国和香港求学、工作。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
,左手写散文,
”。其代表作品有诗歌
、
、《乡愁四韵》等。
2.辨析形似字,分别组词。
枚(
)
峡(
)
幕(
)
湾(
)
玫(
)
侠(
)
墓(
)
弯(
)
3.朗读感知,在书中划分节奏和重音,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合作探究
探究一:品读课文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那些情感?他们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注:①意象:这里指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情感的具体事物。②意境:这里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探究二:品析字、词、句
1.你认为诗中那些字、词、句子用的好?请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我觉得
写得好,好在
”
2.赏析诗歌的美
探究三:拓展练习
我能依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我的收获
童心纯真烂漫,犹如一块无暇的碧玉,让人珍爱有加,为了永葆一颗童心,我愿:
10.乡愁
自主学习
1、诗人
右手写诗
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
2、一枚
海峡
天幕
海湾
玫瑰
侠客
墓地
弯腰
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其他节一样)探究一:品读课文
作者形象地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分别代表了对母亲的思念,恋妻,对逝去亲人哀亡,盼聚,让人通俗易懂。全诗运用时间顺序的写作手法,四节诗层层深入,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对祖国的思念及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如果将四节诗调换位置,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所以不可调换位置。
探究二:品析字、词、句
1.比如说,我觉得"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选得好,好在它们都代表着分离,如油画的着色逐渐加深,层层推进了诗情的抒发。
★我认为"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地表示了人的成长历程。这几个词还准确表达了情感的变化。感情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浓,逐渐升华。
★"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用得好,好在空间变化。
★我认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形容事物★我认为"“枚、张、方、湾”这些量词写得好,好在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2.其一表现为结构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于变化于同一的美;
其二表现为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返、三唱一叹的美的旋律。’
探究三:拓展练习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