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北京课改版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北京课改版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6 11:1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导课
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有许多值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回忆的地方,比如说村子旁边的那条小河,比如说村东头的那片果园,比如说村中间的那片空地,这都是我们儿时的乐园,今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一起,来体味一下他的童年生活。
用大屏幕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对比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地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
师: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哪个同学站起来简介这篇文章的作者的有关情况?
生: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师:
这个同学介绍的很好,哪个同学再站起来补充一下?
生:
鲁迅的散文集叫《朝花夕拾》,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就选自《朝花夕拾》。
师:
补充的非常好,让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出处。
要想流畅的把课文读下来,首先要扫清字词障碍,现在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几个词语,老师请一个同学把它们的字音读出来。
生:
菜畦qí
云霄xiāo
( http: / / www.21cnjy.com )
缠络luò
珊瑚shān

攒cuán
敛liǎn
脑髓suǐ
人迹罕至hǎn
觅食mì
东方朔shuò
宿儒sù
人声鼎沸fèi
倜傥tìtǎng
盔甲kuī
锡箔bó
师:
整体上读的比较好,要注意“脑髓”的“髓”这个声调,同学们一起读一遍。
师;
同学们已经扫除了字词障碍,现在用两分钟的时间快速跳读课文,然后整体感知一下课文,看大屏幕上的几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展示大屏幕:
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分为哪几个部分?
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写三味书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地方?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
第九节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师:
现在讨论结束,每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分别来回答这几个问题。
生:
我们小组回答第一个问题。文章以空间为顺序来写作,文章分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部分。
师: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以空间为顺序的?
生:
从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从……到……
生:
我们小组回答第二个问题,文章的第1—8节写百草园,文章的第10—24节写三味书屋。
生:
我们小组回答第三个问题,百草园和三味书,作者更喜欢的是百草园,因为百草园有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
生:
对这个问题,我再补充一下,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百草园是因为百草园充满了乐趣,例如可以在百草园中拔何首乌,可以在百草园中摘覆盆子,吃起来又酸又甜,冬天的时候还可以捕鸟,夏夜的时候还可以听美女蛇的故事。
师:
这个同学说的好不好?
生:
好。
师:
咱们同学们用掌声鼓励他一下,这两个同学把这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具体完整。
生:
我们小组回答的是第四个问题,第九节是个过渡段,所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生:
我们小组回答第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体发展的束缚。
师:
刚才这几个小组的学生代表把这几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好,看来预习工作做的比较扎实。
同学们现在请看大屏幕上老师总结的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展示大屏幕:
百草园
9
三味书屋
(1---8

过渡
(10---24)
空间顺序
----------------→
对比
师:
文章的第2节和第7节都是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草园的景物的,我们现在来重点研读第2节,然后思考几个问题,同学们齐读第2节,然后合作探究大屏幕上的几个问题。
展示大屏幕
1、“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划分层次,并说说这节文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
3、百草园的景物,既有静景,又有动景,试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的。
4、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
齐读结束后,学生用两分钟时间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学生们踊跃发言。
生:
“不必说”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
生:
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肯定有很多的乐趣。
生:
这一节可以分为两层,从“不必说”到“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是第一层,其余的是第二层,第一层是整体,第二层是局部。
生:
写静物的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何首乌藤、木莲等;写动物的有:鸣蝉、黄蜂、叫天子、蟋蟀、蜈蚣、斑蝥等。
师:
这个同学找的既全面又准确。
生:
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
生: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珠”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比喻;“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是拟人;“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是排比。
生:
在写百草园的景物时,作者用了视觉、触觉、听觉、味觉这些感觉器官。
师:
这三个同学非常全面的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很好。
师;
我们刚才了解的是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给“我”带来的乐趣,接下来我们学习文章的第七节,文章的第七节描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集体回答:
冬天的百草园。
师:
同学们齐读这一段,然后我们来思考大屏幕上的这几个问题。
展示大屏幕: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学生齐读结束,用两分钟的时间进行了思考,然后纷纷举手。
生:
第一个问题中作者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生:
在第一个问题中欲扬先抑的手法起到衬托作用。以没雪的无味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生:
表示捕鸟动作的词有:扫、露、支、撒、拉、
生:
我再补充几个:系、牵、看、罩
生:
这些动词一方面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师:
文章的第七小节作者主要给我们描述了雪地捕鸟给他带来的乐趣,九个动词用的是非常的恰到好处。
师:
到这里这节课我们基本结束,现在我们回过头看,来整理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看大屏幕。
展示大屏幕:
空间
百草园----------------→三味书屋
(1---8

过渡
(10---24)


自由快乐的乐园
枯燥无味的书塾
师: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在鲁迅看来,充满了乐趣,你喜欢百草园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
喜欢。因为百草园有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
生:
喜欢。因为百草园充满了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趣,可以在百草园中把何首乌,可以在百草园中摘覆盆子,吃起来又酸又甜,冬天的时候还可以捕鸟,夏夜的时候还可以听美女蛇的故事。
生:
喜欢。因为百草园比枯燥的三味书屋有趣。
师:
这几个学生从不同方面,说出自己的见解很好。
师:
从上课的状态来看,同学们对这节课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感兴趣,我们现在来布置一个作业,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个三百字的小片段,下节课我们在班里交流展示。
下课。
景物有声有色,充满乐趣
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丰富了情趣
雪地捕鸟,带来了无穷乐趣
内容:枯燥
形式:单调
环境: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