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分.请你把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内)
1.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出席伦敦市长晚宴时发表演讲,他提到“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让中国人感受到英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习主席回忆了自己年轻时读的莎翁作品:“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剧本.”习主席提到的莎翁作品中不会包括( )
A.《李尔王》
B.《麦克白》
C.《奥赛罗》
D.《神曲》
2.达 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 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材料表明,达 芬奇的绘画体现的人的“思想意图”和“时代精神”是( )
A.理性主义
B.唯美主义
C.人文主义
D.现代主义
3.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启蒙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4.15﹣﹣﹣16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印第安人”“西印度群岛”这些概念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 迦马
D.麦哲伦
5.人民版历史教科书描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议会:“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说明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
A.权力重心在议会
B.权力重心在国王
C.议会权力受国王限制
D.议会是国家的象征
6.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是指( )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君主立宪制代替君主专制
C.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7.一部外国影片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
A.英国工业革命
B.巴黎公社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宪章运动
8.“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B.攻占巴士底狱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9.1861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
A.解放奴隶
B.维护统一
C.扩张领土
D.建立霸权
10.观察如图﹣﹣向“距离”挑战.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时间轴的“某时代”是指“钢铁时代”
B.“在陆地驰骋”的交通工具是“汽车”
C.②对应的括号中应填上“在蓝天飞翔”
D.“在太空邀游”的交通工具是“飞机”
11.如表反映了美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192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海外殖民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化及城市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2.在中国大陆被称为“奔驰”的汽车,是用一个人名字的谐音命名的.此人是( )
A.史蒂芬孙
B.哈格里夫斯
C.莱特兄弟
D.卡尔 本茨
13.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
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这样的描述:这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了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轮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
14.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15.拿破仑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下列关于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礼物的各项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拿破仑法典》
B.拿破仑的赫赫战功
C.平息国内叛乱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6.“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17.“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这则材料说明明治维新( )
A.全盘学习西方文明
B.改革不彻底性
C.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使日本更具侵略性
18.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B.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都废除了本国的农奴制度
D.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点是( )
A.实现了国家独立
B.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20.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民以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的是( )
A.“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科学、文明和人性”
D.“环境、资源与人口”
21.一位史学家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原本不是一场民主运动,但它在结果上却是一场民主运动.这里的“结果”主要是指( )
A.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22.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注:没把自己的称号由总统变成皇帝!)、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材料中叙述了华盛顿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
①建立了美国
②建立民主共和制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23.“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这则材料出自( )
A.《人民宪章》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大日本帝国宪法》
24.“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这首唱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的词作者是( )
A.欧仁 鲍狄埃
B.狄盖特
C.瓦尔兰
D.里果
25.王晨同学在复习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整理了一张资料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那天后来成为本国的国庆节
C.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都具有双重性质
D.三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本国资本主义的展受到阻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3分,合计50分)
26.(12分)(2015秋 扬中市期中)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的欧洲,充满了新时代到来前夜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和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
材料二
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请回答:(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变革”指的是什么?其最先开始于哪国?材料中“新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材料反映的这场运动抨击的对象是谁?
“思想文化变革”:______;国家______;
新时代______;对象:______
(2)材料二中《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发表于哪一年?
作者:______、______;发表时间:______
(3)根据料二指出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标志着什么理论的诞生?在它的影响下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原因:______;
理论:______;政权:______。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关系:______;
启示:______。
27.(13分)(2015秋 扬中市期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一)科学源于探索
材料一
几乎没上过学的瓦特,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1763年,瓦特发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的缺陷。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多次失败反复实践,1782年,他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材料二
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1)材料一中,瓦特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写出材料二中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一例。
贡献:______;发明:______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瓦特、爱迪生等人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成功因素:______
______
(二)科技促进发展。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3)指出A、B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
A______;B______
(4)据材料一指出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系:______。
(三)科技是双刃剑
漫画
(5)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改善问题的好建议?
问题:______;
建议:______。
30.(12分)(2015秋 扬中市期中)2015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对美国和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美英两国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在历史上他们兴衰的故事,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国国王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1)依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进行进行制度创新,找到“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什么?这种办法是以哪部文献作为法律依据的?
办法:______
依据:______
(2)材料二中《独立宣言》发表于哪一天?依据材料概括《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时间:______;内容:______
意义:______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在性质上有何相同点?
相同点:______
材料三
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但后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材料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五
(美国)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4)依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和“世界工厂”得益于哪两件重大历史事件?
事件: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原因:______
(6)根据材料四,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五分析美国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变化:______
原因:______
(7)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
认识:______。
31.(13分)(2015秋 扬中市期中)19世纪中期,俄美两国都遭遇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但他们两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三
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经济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思考:(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问题:______
(2)依据材料二分析,俄国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的办法是什么?
办法:______
(3)材料三中“一个农奴的反应”说明这个农奴对此次改革怀有怎样的心情?判断这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请说明理由。
心情:______
是否符合:______;
理由:______
(4)材料四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联系:______
材料五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材料六
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从而得到了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人的士气更加高涨,南方人的继续顽抗似乎已经是徒劳无益的了。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5)依据材料五分析,美国南北“斗争之所以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原因:______
(6)材料六中的宣言是指什么?依据材料六概括宣言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宣言:______
内容:______
作用:______
(7)依据上面六则材料分析,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面临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解决的方式有何不同?影响两国采取不同解决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决方式:俄国______;美国______
根本原因:______。
2015-201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分.请你把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内)
1.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出席伦敦市长晚宴时发表演讲,他提到“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让中国人感受到英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习主席回忆了自己年轻时读的莎翁作品:“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剧本.”习主席提到的莎翁作品中不会包括( )
A.《李尔王》
B.《麦克白》
C.《奥赛罗》
D.《神曲》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
【解答】据材料可知“莎翁”指的是莎士比亚.根据已学知识可知,《神曲》是但丁的作品;ABC均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故选D.
【点评】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达 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 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材料表明,达 芬奇的绘画体现的人的“思想意图”和“时代精神”是( )
A.理性主义
B.唯美主义
C.人文主义
D.现代主义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解答】根据材料中“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达 芬奇的绘画体现的人的‘思想意图’和‘时代精神’”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故选C.
【点评】掌握文艺复兴的核心及人文主义的含义.
3.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启蒙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即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孤立隔绝的局面.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4.15﹣﹣﹣16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印第安人”“西印度群岛”这些概念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 迦马
D.麦哲伦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哥伦布.
【解答】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而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相关知识.
5.人民版历史教科书描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议会:“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说明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
A.权力重心在议会
B.权力重心在国王
C.议会权力受国王限制
D.议会是国家的象征
【考点】《权利法案》.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解答】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这样,英国虽然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依据题干关键信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议会能够做一切事情”判断是权力重心在议会.
故选A.
【点评】本题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结果和含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其因果关系.
6.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是指( )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君主立宪制代替君主专制
C.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
【解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此世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内容.
7.一部外国影片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
A.英国工业革命
B.巴黎公社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宪章运动
【考点】英国宪章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宪章运动的认识.
【解答】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而工人阶级越里越贫穷,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人发动了宪章运动,宪章运动中,工人要求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宪章运动得到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8.“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B.攻占巴士底狱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考点】法国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重点掌握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解答】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标志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难度较小.
9.1861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
A.解放奴隶
B.维护统一
C.扩张领土
D.建立霸权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分析】由题干中“1861”“美国”“《反联邦脱离法》”“林肯”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南北战争.
【解答】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政府最终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861年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开始时间,林肯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维护国家统一.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0.观察如图﹣﹣向“距离”挑战.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时间轴的“某时代”是指“钢铁时代”
B.“在陆地驰骋”的交通工具是“汽车”
C.②对应的括号中应填上“在蓝天飞翔”
D.“在太空邀游”的交通工具是“飞机”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航天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图片中电气时代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使人类实现了“在蓝天飞翔”的梦想.
故选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飞机的发明的影响.
11.如表反映了美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192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海外殖民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化及城市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设问美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根据图标从1840年到1920年,美国农业人口比例逐渐降低,这说明美国逐渐向工业化及城市化迈进.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材料的能力.
12.在中国大陆被称为“奔驰”的汽车,是用一个人名字的谐音命名的.此人是( )
A.史蒂芬孙
B.哈格里夫斯
C.莱特兄弟
D.卡尔 本茨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的发明.
【解答】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汽车”“奔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卡尔 本茨在1885年发明的交通工具.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涉及到两次工业革命.应重点掌握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发明.
13.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
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这样的描述:这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了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轮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由“发着喷气声”“这匹蒸汽马”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解答】A.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
B.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人史蒂芬孙在1825年发明的陆路交通工具.
C.汽车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卡尔 本茨发明的交通工具.
D.飞机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故选B.
【点评】本题把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的重要发明.
14.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考点】史实辨析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据所学知,在古代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使用的最多的是蓄力,特别是马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等机器纷纷出现,成为了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动力来源,故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机”的词汇多了.这种转变本质是体现了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故选C.
【点评】识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5.拿破仑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下列关于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礼物的各项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拿破仑法典》
B.拿破仑的赫赫战功
C.平息国内叛乱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考点】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的贡献.
【解答】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拿破仑法典》,它的颁布,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并且树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紧扣教材内容作答.
16.“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解答】材料中主要表现了日本明治维新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之所以能在经济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在于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即“殖产兴业”政策的推动.A项是政治上的改革,B项是社会生活上的改革,D项是改革的影响.
故选C.
【点评】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
17.“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这则材料说明明治维新( )
A.全盘学习西方文明
B.改革不彻底性
C.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使日本更具侵略性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治维新的影响.
【解答】根据题干中“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强大,逐渐走上扩张道路.体现了日本的侵略性.
故选D.
【点评】注意结合材料准确识记明治维新的影响.
18.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B.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都废除了本国的农奴制度
D.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应重点掌握两者的共同点.
【解答】A.都是最高统治者领导的改革,俄国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日本是明治天皇领导的,都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B.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C.都废除了本国的农奴制度这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
D.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明治维新的影响: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也被保留下来.带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是两者的共同点.
故选D.
【点评】本题把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1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点是( )
A.实现了国家独立
B.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考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解答】A.实现了国家独立的只有美国.
B.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的是英国,美国是总统制,法国是共和制.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是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英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美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英美资产阶级革命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美国推翻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不是封建专制制度.
故选C.
【点评】本题把英美资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20.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民以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的是( )
A.“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科学、文明和人性”
D.“环境、资源与人口”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
【解答】题干中“1876年”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出现了很多交通、通讯方面的发明.所以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的是与交通、通讯有关的.
故选A.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
21.一位史学家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原本不是一场民主运动,但它在结果上却是一场民主运动.这里的“结果”主要是指( )
A.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旨在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1775年﹣﹣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答】A.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是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故选A.
【点评】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注:没把自己的称号由总统变成皇帝!)、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材料中叙述了华盛顿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
①建立了美国
②建立民主共和制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考点】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华盛顿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采取灵活的战术,克服困难,英勇作战,终于取得胜利,赢得人民的爱戴.他拒绝称王,拒绝一切浮夸的称号和赞誉之词.亲自主持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然后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来,他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坚决不参加第三次总统的选举,为后人树立了言行一致,维护民主的好榜样.③废除黑人奴隶制和④维护了国家统一是林肯的主要功绩.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美国主要总统的主要功绩.
23.“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这则材料出自( )
A.《人民宪章》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大日本帝国宪法》
【考点】《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的《人权宣言》.
【解答】根据材料“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可知,这是法国的《人权宣言》的内容,提倡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故选B.
【点评】阅读分析材料,找准与课本的知识结合点即可作答.
24.“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这首唱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的词作者是( )
A.欧仁 鲍狄埃
B.狄盖特
C.瓦尔兰
D.里果
【考点】巴黎公社.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建立的知识点,应把握《国际歌》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国际歌》的词作者”,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公社失败后,由欧仁 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经狄盖特谱曲后,在世界广泛传唱.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国际歌》的有关内容.
25.王晨同学在复习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整理了一张资料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那天后来成为本国的国庆节
C.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都具有双重性质
D.三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本国资本主义的展受到阻碍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ACD表述都符合史实;法国的国庆节是7月14日,与革命爆发有关;美国的国庆节是7月4日,与《独立宣言》的发表有关.
故选B.
【点评】本题略有难度,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扎实掌握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史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3分,合计50分)
26.(12分)(2015秋 扬中市期中)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的欧洲,充满了新时代到来前夜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和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
材料二
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请回答:(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变革”指的是什么?其最先开始于哪国?材料中“新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材料反映的这场运动抨击的对象是谁?
“思想文化变革”: 文艺复兴 ;国家 意大利 ;
新时代 资本主义时代 ;对象: 封建神学
(2)材料二中《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发表于哪一年?
作者: 马克思 、 恩格斯 ;发表时间: 1848年
(3)根据料二指出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标志着什么理论的诞生?在它的影响下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原因: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
理论: 马克思主义 ;政权: 巴黎公社 。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关系: 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
启示: 我们要积极解放思想,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
【考点】材料解析题;文艺复兴运动;《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2)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
(3)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本题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据材料“14﹣﹣17世纪的欧洲,充满了新时代到来前夜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和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可知,材料一中“思想文化变革”指的是文艺复兴、最先开始于意大利、材料中“新时代”指的是资本主义时代、材料反映的这场运动抨击的对象是封建神学.
(2)据材料“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可知,材料二中《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据材料“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可知,《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在它的影响下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4)本题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理解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文化建设启示是我们要积极解放思想,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故答案为:
(1)文艺复兴、意大利、资本主义时代、封建神学.
(2)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
(3)《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4)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启示:我们要积极解放思想,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7.(13分)(2015秋 扬中市期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一)科学源于探索
材料一
几乎没上过学的瓦特,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1763年,瓦特发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的缺陷。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多次失败反复实践,1782年,他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材料二
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1)材料一中,瓦特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写出材料二中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一例。
贡献: 改进蒸汽机 ;发明: 电灯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瓦特、爱迪生等人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成功因素: 兴趣、反复实践,不怕失败
勤奋
(二)科技促进发展。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3)指出A、B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
A 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4)据材料一指出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系: 科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
(三)科技是双刃剑
漫画
(5)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改善问题的好建议?
问题: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
建议: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
【考点】材料解析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瓦特的主要贡献和爱迪生的发明创造.
(2)本题主要考查瓦特、爱迪生等人成功的因素.
(3)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4)本题主要考查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5)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及改善问题的好建议.
【解答】(1)据材料一“几乎没上过学的瓦特,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1763年,瓦特发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的缺陷.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多次失败反复实践,1782年,他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可知,瓦特的主要贡献是改进蒸汽机;材料二中爱迪生的发明创造有电灯等.
(2)据材料一“几乎没上过学的瓦特,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1763年,瓦特发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的缺陷.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多次失败反复实践,”可知,瓦特成功的因素有兴趣、反复实践,不怕失败;据材料二“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可知,爱迪生成功的因素是勤奋.
(3)据图片中A“1765﹣﹣1780”可知,A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176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由此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此开始;B“1870﹣﹣1945”可知,B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4)据材料一可知科技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5)根据以上漫画“排放烟和污水”可知,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环境污染;根据以上漫画“街上接龙的汽车”可知,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交通拥挤.本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针对以上问题,改善问题的好建议有: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故答案为:
(1)贡献:改进蒸汽机;电灯.
(2)兴趣、反复实践,不怕失败;勤奋.
(3)A点: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B点:名称:第二次工业革命.
(4)科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5)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30.(12分)(2015秋 扬中市期中)2015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对美国和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美英两国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在历史上他们兴衰的故事,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国国王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1)依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进行进行制度创新,找到“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什么?这种办法是以哪部文献作为法律依据的?
办法: 建立君主立宪制
依据: 《权利法案》
(2)材料二中《独立宣言》发表于哪一天?依据材料概括《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时间: 1776年7月4日 ;内容: 宣布美国脱离英国而独立
意义: 标志着美国诞生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在性质上有何相同点?
相同点: 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三
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但后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材料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五
(美国)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4)依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和“世界工厂”得益于哪两件重大历史事件?
事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英国工业革命 。
(5)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原因: 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
(6)根据材料四,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五分析美国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变化: 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原因: 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
(7)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
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等等. 。
【考点】材料解析题;《权利法案》;《独立宣言》;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君主立宪制和《权利法案》的颁布.
(2)本题主要考查《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发表的意义.
(3)本题主要考查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在性质上的相同点.
(4)本题主要考查英国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和“世界工厂”的原因.
(5)本题主要考查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6)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经济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解答】(1)据材料一“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可知,英国进行进行制度创新,找到“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建立君主立宪制;这种办法是以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作为法律依据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国诞生.据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国国王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可知,《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是宣布美国脱离英国而独立.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在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4)据材料三“
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和“世界工厂”,主要得益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5)据材料三“但后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可知,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是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据“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可知,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是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据“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可知,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是科技投入少等.
(6)据材料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可知,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说明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据材料五“(美国)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可知,美国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和鼓励创新.
(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言之有理即可.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等等.
故答案为:
(1)建立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1776年7月4日;(必须写全年月日,否则不给分)内容:宣布美国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国诞生了.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5)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答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6)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原因: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答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7)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等等.(答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与美英两国发展兴衰有关的历史事件,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31.(13分)(2015秋 扬中市期中)19世纪中期,俄美两国都遭遇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但他们两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三
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经济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思考:(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问题: 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分析,俄国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的办法是什么?
办法: 废除农奴制
(3)材料三中“一个农奴的反应”说明这个农奴对此次改革怀有怎样的心情?判断这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请说明理由。
心情: 喜悦
是否符合: 符合 ;
理由: 因为农奴获得自由和土地
(4)材料四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联系: 1861年改革促进俄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五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材料六
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从而得到了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人的士气更加高涨,南方人的继续顽抗似乎已经是徒劳无益的了。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5)依据材料五分析,美国南北“斗争之所以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原因: 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6)材料六中的宣言是指什么?依据材料六概括宣言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内容: 解放黑奴(或废除黑奴制)
作用: 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包括黑人的革命积极性,为北方胜利奠定了基础.
(7)依据上面六则材料分析,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面临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解决的方式有何不同?影响两国采取不同解决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决方式:俄国 改革 ;美国 战争
根本原因: 国情不同 。
【考点】材料解析题;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本题主要考查俄国解决的问题的办法.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4)本题主要考查1861年改革的作用.
(5)本题主要考查依据材料五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6)本题主要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面临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解决的不同方式及影响两国采取不同解决方式的根本原因.
【解答】(1)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可知,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据材料二“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废除农奴法令摘录》”可知,俄国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的办法是农奴制改革.
(3)据材料“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可知“一个农奴的反应”说明这个农奴对此次改革怀着喜悦的心情,因为农奴获得自由和土地.(或不符合.因为在1861年改革中,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实际上农民付出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4)据材料四“
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经济统计数据表”可知,1861年改革促进俄国经济的发展.
(5)据材料五“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可知,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6)据材料六“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可知,材料六中的宣言是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据“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可知,宣言的主要内容解放黑奴,废除黑奴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的革命积极性,为北方胜利奠定了基础.
(7)依据上面六则材料分析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面临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俄国是通过改革、美国通过战争(内战)的方式解决的;影响两国采取不同解决方式的根本原因是国情不同.
故答案为:
(1)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废除农奴制(或解放农奴;农奴制改革).
(3)喜悦.符合,因为农奴获得自由和土地.(或不符合,因为这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答其中情况中的一种都可)
(4)1861年改革促进俄国经济的发展.
(5)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6)《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奴(或废除黑奴制);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包括黑人的革命积极性,为北方胜利奠定了基础.
(7)解决方式:俄国﹣﹣﹣﹣改革、美国﹣﹣﹣﹣战争(内战);因素:国情不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1861年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