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位学者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人物时说:“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这里的“他”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哥伦布
D.达 芬奇
2.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他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
A.英雄,传播了欧洲文明
B.学者,传授了先进的知识
C.恶魔,带来了深重灾难
D.使者,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3.下列关于国家元首一产生方式一权力一政体的描述中,与英国相符的一项是( )
A.皇帝一世袭一独裁专制一君主专制
B.天皇一世袭一独裁统治一君主立宪制
C.沙皇一世袭一独裁统治一君主专制
D.国王一世袭一统而不治一君主立宪制
4.如图是美国自由女神像,她左手紧握《独立宣言》.对这部宣言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发表于1776年7月4日
②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③痛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④其颁布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拿破仑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6.(美国杜邦公司)“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法国大量订购火药的主要原因是( )
A.普法战争
B.雅各宾派与王党势力的斗争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7.列宁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此文献是(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人民宪章》
8.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凌晨,临时政府的军队偷偷地去收缴国民自卫军的大炮,从而引发人民起义,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被迫逃到郊区的凡尔赛.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776年美国的约克镇
C.1871年法国的巴黎
D.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9.1861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
A.解放奴隶
B.维护统一
C.扩张领土
D.建立霸权
10.1872年,詹天佑作为洋务运动首批留学生赴美留学,他初到美国时不可能看到的是( )
①电灯 ②飞机 ③汽车 ④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表1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情况表》(单位:百万吨),导致1917年协约国一方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16
25
50
15
钢
16
25
58
16
煤
346
355
851
340
A.德国投降
B.俄国参战
C.意大利参战
D.美国参战
12.“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响,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一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胜利”.这场“伟大的革命”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3.对图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苏俄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效果明显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C.苏联轻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D.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取得巨大成就
14.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其“纠缠不清”主要是因为( )
A.加剧了西方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B.便利了列强共同侵略掠夺中国
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没有根本上消除列强间的矛盾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
A.宰割中国
B.削弱英国
C.限制日本
D.瓜分德国
16.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
A.生产相对过剩
B.失业人数大增
C.人民流离失所
D.工人工资下降
17.1938年,丘吉尔在英国议会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丘吉尔说的是( )
A.德国占领北欧
B.签订慕尼黑协定
C.波兰向德国投降
D.法国向德国投降
18.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下列行径中,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战争的是( )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德军入侵波兰
C.德军入侵苏联
D.日军进犯卢沟桥
19.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小明对这场战争概况进行了如下列表,归纳正确的是( )
序号
项
目
内
容
①
战争起因
根本原因是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继承人
②
战场组成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③
战争性质
是一场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④
战争后果
使同盟国集团被彻底打败,美苏两大国崛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下列拍摄于1945年的三幅珍贵历史照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B.苏联卫国战争胜利
C.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D.欧洲战争结束
二、判断题(2015秋 吴中区期中)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力图使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______(判断对错)
22.美国历史上有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先后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和内部障碍.______(判断对错)
2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们真正认识了物质和运动,否定了牛顿力学.______.(判断对错)
24.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的建立.______.(判断对错)
25.1920年国际联盟建立后,控制权掌握在欧洲强国手中,美国没有加入.______.(判断对错)
26.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决定成立联合国.______.(判断对错)
三、填充题
27.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往往是曲折的______,克伦威尔去世后,复辟的国王及其继承者疯狂反攻倒算.______年,拿破仑被反法联军赶下台后,波旁王朝复辟.
28.俄国年废除农奴制改革,______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8年,改革派推翻的______统治之后,明治天皇政府推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9.伟大的音乐作品能奏出时代的强音.贝多芬的《______》讴歌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英雄,热情洋溢.鲍狄埃的《______》鼓舞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在全世界传唱.
四、材料解析、问答题(3题,每题6分,共18分)
30.世界历史步入近代以后,大国崛起成为时代的强音。有学者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材料一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扦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二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强国之鉴》
材料三
这一时期最重大的事情,是在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的基础上,在1787年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础。﹣《强国之鉴》
材料四
英国蒸汽机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
1760年
1800年
1830年
蒸汽机
5
35
160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论述了近代哪两次“改变人心”的思想解放运动?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1688年政变后政治制度方面有何改变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在政治制度方面有何建树?
(3)据材料四,英国在器物方面有何改变?其经济原因何在?
31.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日本均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成功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材料一
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见,在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
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其特定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美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持这些人的自由,并将不作任何处置制止这些人或人们为了他们真实自由所作的任何努力。﹣﹣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材料三
时间
内容
1868年
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1871年
政府宣布“废藩设县”,把全国化成3府72县,由中央正负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这样,同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1871年
政府下令改革货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废除2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1871年
政府成立文部省,同一全国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选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873年
政府颁布土地改革的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他”为推动改革,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2)材料二是林肯政府颁布的什么文件?它对北方的胜利有何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归纳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32.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1933年S月18日,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田纳西流域管理法,根据该法案成立的田纳西河流
域管理局负责对流域的综合治理。这是由国家兴办的一项最大的工程,它保护了3000万亩农田,把
整个流域居民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政府还花费巨资兴建胡佛水坝等巨型提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
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6月16日,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该法案宣称:“旨在鼓励全国产
业复兴,促进公平竞争,规定某些有益的公共工程的兴建”。﹣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列宁政府实施的哪一政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分析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能收到哪些“一举多得之利”?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位学者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人物时说:“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这里的“他”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哥伦布
D.达 芬奇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重点识记达 芬奇.
【解答】A.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
B.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大师;
C.哥伦布是航海家;
D.达 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2.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他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
A.英雄,传播了欧洲文明
B.学者,传授了先进的知识
C.恶魔,带来了深重灾难
D.使者,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哥伦布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给美洲土著人带来巨大灾难,因而哥伦布是美洲土著人的恶魔.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评价.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3.下列关于国家元首一产生方式一权力一政体的描述中,与英国相符的一项是( )
A.皇帝一世袭一独裁专制一君主专制
B.天皇一世袭一独裁统治一君主立宪制
C.沙皇一世袭一独裁统治一君主专制
D.国王一世袭一统而不治一君主立宪制
【考点】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这种政体下,国王是英国国家元首,实行世袭制,但统而不治,国会是最高的权利机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4.如图是美国自由女神像,她左手紧握《独立宣言》.对这部宣言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发表于1776年7月4日
②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③痛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④其颁布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独立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
【解答】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宣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5.拿破仑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考点】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分析】本题考查《法典》.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认识的能力,“拿破仑”“法兰西”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典》,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D与题意相符;而A是英国的,B是美国的与法国无关.《人权宣言》发表于法国大革命期间,与拿破仑无关.
故选D.
【点评】重点识记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地位与影响.
6.(美国杜邦公司)“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法国大量订购火药的主要原因是( )
A.普法战争
B.雅各宾派与王党势力的斗争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点】《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拿破仑相关知识的掌握.“1802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然后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扩大了法国的疆域.1802年是拿破仑执政时期,其大量订购火药是为对外战争做准备.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拿破仑的重要活动史实.
7.列宁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此文献是(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人民宪章》
【考点】《共产党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有关知识.
【解答】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要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最后得出答案.
8.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凌晨,临时政府的军队偷偷地去收缴国民自卫军的大炮,从而引发人民起义,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被迫逃到郊区的凡尔赛.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776年美国的约克镇
C.1871年法国的巴黎
D.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考点】巴黎公社.
【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巴黎公社的建立.
【解答】影片中的镜头中有梯也尔这个人物,他是镇压法国巴黎公社刽子手,因此该镜头反映的史实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于1871年法国的巴黎.而1640年英国伦敦发生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镜头中应该有查理一世召开议会,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镜头中应该有签署《独立宣言》,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发生武装起义,镜头应该有列宁到斯莫尔尼宫指挥起义.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熟记巴黎公社建立的相关内容.
9.1861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
A.解放奴隶
B.维护统一
C.扩张领土
D.建立霸权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分析】由题干中“1861”“美国”“《反联邦脱离法》”“林肯”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南北战争.
【解答】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政府最终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861年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开始时间,林肯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维护国家统一.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0.1872年,詹天佑作为洋务运动首批留学生赴美留学,他初到美国时不可能看到的是( )
①电灯 ②飞机 ③汽车 ④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对准确识记历史事物和历史概念的能力.
【解答】根据詹天佑去美国的时间,可以判断是19世纪70年代,这时工业革命已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尾声,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进行,铁路属于工业革命的成就,在欧美国家相当普遍;电灯、汽车、飞机虽然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但出现时间分别是1879年、1886年、1903年出现,与1872年詹天佑初到美国情况不符.
故选A.
【点评】本题把两次工业革命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他们的重要发明的时间.
11.表1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情况表》(单位:百万吨),导致1917年协约国一方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16
25
50
15
钢
16
25
58
16
煤
346
355
851
340
A.德国投降
B.俄国参战
C.意大利参战
D.美国参战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爆发,俄国和意大利都卷入战争.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是导致1917年协约国一方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不会再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一战的有关知识,建议学生重点掌握一战中同盟国与协约国的主要成员国.
12.“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响,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一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胜利”.这场“伟大的革命”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准确识记.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响为信号,工人和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3.对图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苏俄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效果明显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C.苏联轻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D.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取得巨大成就
【考点】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分析】本题考查苏联工业建设成就.
【解答】通过分析题干中《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表,结合所学可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国.
故选B.
【点评】重点识记苏联工业建设成就的表现与原因.
14.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其“纠缠不清”主要是因为( )
A.加剧了西方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B.便利了列强共同侵略掠夺中国
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没有根本上消除列强间的矛盾
【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和会的知识点,应把握巴黎和会的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和会,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弱小国家之间的矛盾.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对巴黎和会内容的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
A.宰割中国
B.削弱英国
C.限制日本
D.瓜分德国
【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答】《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宰割中国,因为《凡尔赛和约》将一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地位.而两个条约并没有削弱英国,也没有瓜分德国,但是《凡尔赛和约》有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九国公约》有限制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形成的过程与影响.
16.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
A.生产相对过剩
B.失业人数大增
C.人民流离失所
D.工人工资下降
【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认识.
【解答】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危害: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题文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另外对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三个主要特点及影响要重点掌握.
17.1938年,丘吉尔在英国议会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丘吉尔说的是( )
A.德国占领北欧
B.签订慕尼黑协定
C.波兰向德国投降
D.法国向德国投降
【考点】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慕尼黑会议.
【解答】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了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给予国际保证.《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故选B.
【点评】重点识记慕尼黑会议的内容及影响.
18.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下列行径中,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战争的是( )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德军入侵波兰
C.德军入侵苏联
D.日军进犯卢沟桥
【考点】太平洋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知识点,应把握珍珠港事件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战争.”结合所学知识: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了战争.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珍珠港事件的有关内容.
19.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小明对这场战争概况进行了如下列表,归纳正确的是( )
序号
项
目
内
容
①
战争起因
根本原因是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继承人
②
战场组成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③
战争性质
是一场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④
战争后果
使同盟国集团被彻底打败,美苏两大国崛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①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继承人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不符合题意.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符合史实,符合题意.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符合史实,符合题意.④一战中协约国彻底打败了同盟国集团,美苏两大国崛起在二战后,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学生应该重点把握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二战的性质.
20.下列拍摄于1945年的三幅珍贵历史照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B.苏联卫国战争胜利
C.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D.欧洲战争结束
【考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答】1945年4月30,苏军将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标志着苏军取得了柏林战役的胜利和德国法西斯的失败;5月8日德国代表签订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的结束;9月2日,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CD说法都比较片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较好的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判断题(2015秋 吴中区期中)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力图使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 (判断对错)
【考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需要大量的生产原料和广阔的商品市场,英国力图使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工业革命与生产原料、商品市场的因果关系.
22.美国历史上有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先后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和内部障碍. √ (判断对错)
【考点】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历史上有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内容.
【解答】美国历史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是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国家独立,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存在奴隶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19世纪中期两种制度水火不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了胜利,经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先后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和内部障碍.
故答案为:
√.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影响.
2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们真正认识了物质和运动,否定了牛顿力学. × .(判断对错)
【考点】近代科学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爱因斯坦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是对牛顿力学的补充和完善.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4.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的建立. × .(判断对错)
【考点】苏联颁布新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苏联宪法.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故答案为:
×.
【点评】重点识记苏联宪法建立的时间与影响.
25.1920年国际联盟建立后,控制权掌握在欧洲强国手中,美国没有加入. √ .(判断对错)
【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国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控制权掌握在欧洲强国手中,美国没有加入.
故答案为:
√.
【点评】重点识记国联成立的背景、目的与影响.
26.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决定成立联合国. × .(判断对错)
【考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
【解答】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故答案为:
×.
【点评】重点识记雅尔塔会议的内容、影响.
三、填充题
27.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往往是曲折的 1658年 ,克伦威尔去世后,复辟的国王及其继承者疯狂反攻倒算. 1814 年,拿破仑被反法联军赶下台后,波旁王朝复辟.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取得了胜利.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法国的封建王朝复辟.
故答案为:
1658年;1814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28.俄国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8年,改革派推翻的 幕府 统治之后,明治天皇政府推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考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8年,日本改革派推翻幕府的统治,实行了明治维新改革,使日本走的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故答案为:
1861年农奴制改革;幕府.
【点评】重点识记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
29.伟大的音乐作品能奏出时代的强音.贝多芬的《 英雄交响曲 》讴歌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英雄,热情洋溢.鲍狄埃的《 国际歌 》鼓舞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在全世界传唱.
【考点】近代艺术;巴黎公社.
【分析】本题考贝多芬和鲍狄埃.
【解答】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讴歌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英雄拿破仑,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狄盖特为《国际歌》谱了曲,《国际歌》反映了被压迫阶层的心声,其创作的背景是法国巴黎公社的失败.
故答案为:
英雄交响曲;国际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四、材料解析、问答题(3题,每题6分,共18分)
30.世界历史步入近代以后,大国崛起成为时代的强音。有学者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材料一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扦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二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强国之鉴》
材料三
这一时期最重大的事情,是在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的基础上,在1787年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础。﹣《强国之鉴》
材料四
英国蒸汽机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
1760年
1800年
1830年
蒸汽机
5
35
160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论述了近代哪两次“改变人心”的思想解放运动?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1688年政变后政治制度方面有何改变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在政治制度方面有何建树?
(3)据材料四,英国在器物方面有何改变?其经济原因何在?
【考点】材料解析题;文艺复兴运动;《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次工业革命;启蒙运动;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1)由材料“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可知材料一中论述的近代两次“改变人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2)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国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的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3)材料四是《英国蒸汽机装机容量统计表》,读图可知:从1760年﹣﹣1830年,英国蒸汽机的装机容量逐渐增加.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英国蒸汽机装机容量统计表》反映的正是人们利用蒸汽机状况.
故答案为:
(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推翻了专制统治,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建立了联邦制,建立了总统制,确立了三权分立制.
(3)蒸汽机装机容量逐渐增加;工业革命的推动.
【点评】本题以大国崛起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7年美国宪法和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31.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日本均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成功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材料一
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见,在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
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其特定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美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持这些人的自由,并将不作任何处置制止这些人或人们为了他们真实自由所作的任何努力。﹣﹣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材料三
时间
内容
1868年
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1871年
政府宣布“废藩设县”,把全国化成3府72县,由中央正负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这样,同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1871年
政府下令改革货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废除2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1871年
政府成立文部省,同一全国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选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873年
政府颁布土地改革的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他”为推动改革,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2)材料二是林肯政府颁布的什么文件?它对北方的胜利有何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归纳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考点】材料解析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1861年改革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的知识点.
【解答】(1)由材料“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推进1861年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首先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其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农奴制改革;第三让各地地主主持改革事宜.
(2)由材料“自1863年1月1日起…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可知材料二是林肯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后,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员.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有材料“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政府宣布‘废藩设县’”、“政府下令改革货币制”、“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全国教育”、“政府颁布土地改革的法令”,可知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明治政府在改革中起了主导作用;改革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改革的措施行之有效等.
故答案为:
(1)借助舆论力量化解阻力;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改革;让各地地主负责改革.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广大黑人踊跃参军;北方军队兵员雄厚.
(3)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政治、经济、教育等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点评】本题以1861年改革、南北战争和明治维新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32.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1933年S月18日,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田纳西流域管理法,根据该法案成立的田纳西河流
域管理局负责对流域的综合治理。这是由国家兴办的一项最大的工程,它保护了3000万亩农田,把
整个流域居民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政府还花费巨资兴建胡佛水坝等巨型提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
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6月16日,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该法案宣称:“旨在鼓励全国产
业复兴,促进公平竞争,规定某些有益的公共工程的兴建”。﹣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列宁政府实施的哪一政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分析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能收到哪些“一举多得之利”?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材料解析题;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点.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解答】(1)材料一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可知: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中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兴建的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保护了农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吸纳大量的就业者就业,缓解了人们就业的压力;提高该地区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便利了水上交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等.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国家对经济的正确干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故答案为:
(1)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新经济政策.
(2)对工业的调整;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了水上交通;吸纳大量的就业者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提高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3)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国家对经济的正确干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点评】本题以《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和罗斯福新政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