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1)(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1)(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4-19 13: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四则混合运算(1)
教学内容 第89~90页“整理与反思”及“练习与实践”的第1~5题。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有关运算律的内容,能合理灵活地进行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2.引导学生系统整理、沟通联系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本质理解、积累自主复习的策略和经验。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3.结合运算律在具体计算过程中的使用,让学生增加简便计算的意识,感受求精求简的数学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难点:各种运算定律的巧妙使用。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通过前面的复习,学生已经能感受整数、小数和分数间的内在一致性,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也已经由局部的分系统拓展为整个数系;同时上节课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意义和方法的复习也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学生有能力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
预习设计 一、提纲。回忆整理:1.乘法的运算定律(结合律、交换律、分配率)。2.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3.如何用字母表示呢 二、学习体会。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交流预习作业(预设5分钟)昨天晚上我们对一些乘法、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了回忆和整理,下面我们一起把预习单拿出来。1.教师了解学情,参与小组交流。2.指导修正3.答疑解难:提问:还有哪些问题在小组内还未得到解决?上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和运算的方法,今天我们先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愿意吗?(揭示课题)出示题目:第一组:246+68+765 第二组:123+56+3445.6-2.48-1.97 10.7-1.68-4.323.8×4.4-5.2 3.8×99+3.87/16×(1-2/3) 7/16×9-7/16×7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每组分别完成一组计算题。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结合第一组的算式,让同桌互相说说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确。1.只含有一级运算的(只有加减或乘除)的算式里,应该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含有两级运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算式里,应该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定律的整理。结合第二组算式的交流,让学生回忆过的运算定律,并适用适当的形式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书本“整理与复习”的表格,再次对五个常用的运算定律作进一步巩固。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7分钟)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目的运算顺序再选择左边一组题让学生进行计算。要提醒学生认真完成每一步的运算并且及时核对计算过程,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按要求完成计算,再指名说说每一步运算所依据的运算定律,凸显数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其中(8+)÷4可以转化成(8+)×进行计算,也可以直接应用除法运算的相关性质进行计算。火眼金睛。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1)1.38÷2÷0.5 (2)7.24-3.18-2.82=1.38÷(2×0.5) =7.24-(3.18+2.82)=1.38 =35(3)89×99 (4)2.5×32×12.5=88×100-89×1 =(2.5×4)+(12.5×8)=8900-89 =10+100=8811 =110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判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再来判断,完成后再让学生说说运用运算定律时的注意点。3.计算大练兵。(“练习与实践”第3题)0.4×(12×2.5) (3.8-1.8÷2)×0.5×4÷×4 ÷7+×先让学生独立练习,观察学生是否能自觉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结合具体习题的交流讨论,要让学生明确一下几点:(1)(3.8-1.8÷2)×0.5,提醒学生不要被题目本身的特点所迷惑,切实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另外“×0.5”也可看成“÷2”。(2)÷7+×,可以转化成为×+×,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3)-×,提醒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根据需要不必化成最简单分数,如第一步算成-。(4)+×+,初步观察题目并不能直接运用定律进行计算,但在计算的第二步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三、课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8分钟)1.“练习与实践”第1题(右半组),第4题。2.补充:+++ (+)×124×8×25×125 125×883.课堂作业。4.创编题。(1)×19++23×(2)2006÷(2006+) (提示:如果a÷b=c,b≠0,那么b÷a=) 【板块一】小组交流1.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提出交流要求)2.成果展示小组合作,把知识分类整理,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学生做完后,让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普遍感受到第二组中的习题都能运用相应的运算定律而使用简便计算,从而唤起学生对简便计算的兴趣。交流的关注点:1.学生是否自觉运用字母来表示各个运算定律,在用文字叙述比较的过程中,感受用字母表示的简洁,为下面的“式与方程”的复习打下基础。2.学生对每一个运算定律是否真正理解,比如能否举出一定的例子加以说明,能否说出该运算定律的特征及适用范围。3.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回顾:可以按照加减乘除的顺序依次整理。也可以把相互有关联的运算定律整理在一起,比如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减法的性质与除法的性质等。针对第三点作重点的评述:帮助学生建立网状化、立体化的认知结构,同时学会自主复习的方法。[板块二]1.实际情景中的运用(练习与实践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做有效的评析。其中第(1)小题要让学生严格审题,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小芳行走的路线,再分析解答。第(2)题是行程问题的变式,帮助学生理解:“两人走的路程,就是三条边的总和”。让学生在图上标出两人相遇的大致的位置,可以提醒学生先算出一个人行走的路程,或者联系他们的速度关系进行思考。对学生先算出一个人走的路程,或者联系他们的速度关系进行思考。对学生标出的位置的准确性,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大致合理就可以了。[板块三]1.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2.做完后,采取自批、同桌互批等方式校对作业。然后交流思考过程。3.批改作业,及时评价4.师生反思,感受收获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5.点拨创编题。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必做题:《补充习题》第56页。选做题:某林场栽12行苹果树,每行30棵;栽16行桃树,每行20棵。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 家庭作业:必做题:《一课一练》第67页。选做题:《一课一练》第67页智力冲浪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