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它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入手,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不论是什么样的语文学习基础的孩子在接触本文时估计都会很容易被这首小诗简洁的文风、活泼的文字所吸引。而且这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小诗,无论是在识字、阅读与理解感悟上都不会给学生形成太大的障碍,课堂上所需要教师去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读书时间,尤其是朗读的时间,让学生悄然走入这份大自然的召唤书中,去观察思考、去读懂妙不可言的自然之语,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设计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个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差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孩子自主、合格、探究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在读中理解和感悟。并且结合当今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通过从互联网搜索出有关大自然的图片跟大自然的谚语,让学生更清楚更直观地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谚语让学生仿写课文更直接。
教学目标
一、通过阅读课文,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的想法,并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观察方法指导下力图有所发现。
二、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从而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想象世界,整合课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仿编、创编。在此过程中深入体会本文是如何用平实的、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的知识的。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二、教学难点: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
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一)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二)总结、点拨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
(三)竞赛激励法。小学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快速理解课文时,适合用朗读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四)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大自然的语言知识,采集几则农谚、图片等让学生进行仿写,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学法
(一)朗读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二)自学法。老师总结学法,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三)扩展延伸法。让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大自然的语言知识,采集几则农谚、图片等让学生进行仿写,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一)老师这儿有几张有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片,同学们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看,如果看明白了,就给每一幅画面配上一句解说词。【设计意图:在于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对于大自然的语言有初步的理解。多媒体展示:电闪雷鸣、公鸡打鸣、黄叶纷落、燕子低飞……一幅幅出示后整体定格在一个大画面上。整体定格是为了扩展学生仿写时图像的感知,有利于仿写。】
(二)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其实画面中的天气、动物、植物告诉我们的信息也是语言(板书“语言”)这些都是谁的语言?(补充板书“大自然的”)。
(三)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小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生齐读课题两次)这么说来大自然也有语言,它的语言是怎样的?我们能读懂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共同进入课文去学习、去发现吧!
二、以读促悟,汇报交流
(一)“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样的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小节就给大家总说了,大自然的语言有两个基本的特点,是哪两个?(生回答“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课件同时出示第一小节)
(二)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先看看学习要求:
1.读准字、词的读音。
2.思考: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画出)?文中有一个四字词语描写大自然语言特点的,这个四字词语是什么?(用~~~~画出)【设计意图:是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动手的学习习惯。】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的方式可真多啊!(师适当地表扬读得较好的同学)
师:生字宝宝出来了,我们看看哪位同学可以把它们准确、大声地读出来?(师抽查读字词,指名读、开火车、男女生赛读)
师:同学们对生字宝宝真好啊!每个生字宝宝的名字都认识了,哪位同学能够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第二小题的思考题。
生:课文向我们展示了白云、蚂蚁、蝌蚪、大雁、大树(树轮)、大鱼(鱼鳞)、三叶虫化石这几种大自然的语言。
师:在那么多的大自然语言,文中用了一个四字词语去形容大自然的语言,究竟是哪四个字呢?
生:文中描写大自然语言特点的四字词语是:妙不可言!
师:非常好!我们大家都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那么究竟大自然的语言妙在什么地方呢?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种大自然语言你最感兴趣?并说说妙在什么地方?
(三)学生汇报
以汇报第二小节为例:
生:我最感兴趣的大自然语言是白云飘得高高,因为我知道了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师:请你来说说这一小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在什么地方?
生:我们只要看到白云飘得高高,就知道明天是晴天。
师:哪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只要看到白云飘得高高,就知道明天是晴天?
师:其实俗语说:“云是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白云飘得高,就说明空气的湿度低,云层中含的水分少,天气就会是晴天。(课件出示万里无云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看到的是乌云?请你们猜猜那明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天气?(课件出示乌云密布的图片)
师:其实啊,民间有许多谚语是看云的颜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天气,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有关云的大自然的语言,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基础。】
(四)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三、总结学法,边辅边学
(一)师生一起总结学法,请同学们我们按照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剩下的小节,好吗?学法总结如下:
1.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小组内一起读一读。
2.说说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大自然的语言?
3.这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在什么地方?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学剩下的小节。(教师作指导)
(二)学习第三小节。
师:请你说说你喜欢的这个小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在什么地方,好吗?
生:我喜欢的是第三小节,因为这个小节讲了大自然的语言是可爱的蚂蚁:看到蚂蚁忙着搬家,就知道出门要带雨伞。
生:这个小节说到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地方是:看到蚂蚁忙着搬家就知道天要下雨了。
师:你们当中有见过蚂蚁搬家的吗?给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说,听别人说的也行。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蚂蚁搬家的图片,请大家看看!蚂蚁搬家真的会下雨吗?那又是为什么呢?(下大雨之前,由于空气温度增大,筑在泥土里的蚁巢会变得潮湿。蚂蚁虽然居住在地面以下,但它天性喜欢干燥,在它的身体有一个感知水分的器官。当空气中的水分变得很高时,它就感觉要下雨了,就会向高处搬家,以免被雨水淹。)
师:那好,你们知道该怎么读这一小节了吧?每个人都给自己的同桌读一遍,看他(她)满意吗
师:大自然真的很奇妙啊,通过观察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行为都可以感知天气,其实除了蚂蚁可以告知我们天气外,还有很多动物的行为都可以告诉我们天气情况,下面请同学们看!(拓展有关看动物知天气的谚语。)“蜻蜒低飞天要下雨。”“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师总结有关动物的大自然语言,让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三)学习第四、五小节。
这两个小节都是讲大自然用它独特的奇妙方法告诉人们季节的到来。
师:大自然已经把语言写在水面和蓝天,你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读读吧,看看从这两个小节中的朗读中能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逗点”,“省略号”各指什么?)
课件出示蝌蚪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蝌蚪形象的图片与逗号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蝌蚪与逗号之间的相似点。】
课件出示大雁编队南飞图片。
生:第四小节告诉我们看到蝌蚪在水里游就知道春天的到来。
师:这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大自然除了告
( http: / / www.21cnjy.com )诉我们天气还可以告诉我们季节,蝌蚪可以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大自然还有很多的事物可以告诉我们季节的到来,文中除了第四小节第五小节同样通过大雁告诉我们秋天的到来,因为:大雁编队南飞,不就是“……”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师生齐读)
(四)学习第六、七小节。
师:刚才这几个小节中所说的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平时我们留心观察的同学也时有发现,下边再说的可能我们就不多见了。(板书第五小节)。
1.这种大自然的语言你们明白吗?那谁能给大家说说年轮是怎么回事?画一画行吗?
2.其实不光是年轮,我们平常吃的鱼身上也有大自然的语言。那我考考大家,请听题:大自然写在鱼身上的语言是什么?
生:大树用他的年轮告诉我们,一圈就是一年。
师:年轮告诉我们一年一圈,鱼鳞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告诉我们,它的鱼鳞也是一圈就是一年。
(五)学习第八小节。
师:树轮跟鱼鳞我们都很容易发现她们的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龄,其实啊,“三叶虫”化石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把自己嵌在喜马拉雅山脉,就告诉人们这曾是汪洋一片,多么奇妙的三叶虫化石啊,大家想看看这奇妙的化石吗?
教学第八小节时拓展有关三叶虫化石与喜马拉雅山脉的知识
(六)学习最后一个小节。
1.通过看课文88页的插图,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小朋友的认真态度,说明要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必须要认真;观察90页的插图,发现探险队员的手捧化石认真观察研究,。
2.师:所以今后大家千万别以为人才说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看见了大自然的语言,为什么?【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兴趣。】
师:所以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我们要说: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3.用“只有……才……”你还能说句话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小节。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一)现在这首小诗已经非常完整了,我们把它从头至尾地朗诵一遍,好吗?
听大家朗诵,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大自然这是在用什么跟我们说话?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的大自然的语言。
(二)你能根据自己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段吗?(可以回家去先观察,有所发现后再写也行)等大家都写好了,我们也编一课《大自然的语言》。(出示一些有关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可以看着图片去仿写)
你看那天上的乌云,
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乌云挤满天空,
大雨即将来临。
河里的水结了冰,
不就像光滑的镜子
大自然在河面写着:
寒冬已在跟前。
(三)让学生看着老师出示春夏秋冬花开的品种(如桃花、荷花、菊花、腊梅等)仿写诗歌。
(四)重新出示导入时的图片,让学生有更多的图片进行仿写。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妙不可言)
白云
云高天晴
蚂蚁
搬家要下雨
蝌蚪
春天来了
大雁
秋天来了
处处存在
大树(树轮)
年轮告诉岁数
(观察、思考)
大鱼(鱼鳞)
鱼鳞告诉岁数
“三叶虫”化石
喜马拉雅山脉曾是海洋
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后,给的最深的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是怎样才算得上是一节好课呢?就是学生在课上有收获、有发展,并期待下节课还是语文课,那么上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这节课中最大的亮点是学生看到了很多通过互联网的搜索图片,大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课后很多学生都争着让我出示更多关于大自然的语言图片。《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9节,第二、三、四、五、六、七、八节分别以白云、蚂蚁、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雁编队南飞、大树的年轮、大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而这些例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搜索,找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我还通过课件演示“秋天黄叶图”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阅读的兴趣,边看边想象画面,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铺路。接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鼓励学生提问,在质疑中初步自学,根据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最后是拓展延伸。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总之,我的教学设计水平、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等,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