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语文3、课时:二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a.学生查阅竺可桢及其作品的简介。b.搜集有关大自然的诗句或文章。c.
搜集有关大自然的图片及朗读材料。
教学课题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普儿童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共十个小节,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白云高飘,蚂蚁搬家,蝌蚪游泳,大雁南飞,告诉了自然界中的气候、气象的变化。鱼鳞上的圈圈、“三叶虫”、“庐山漂砾”则可推算鱼儿的年龄,推知史前地质。作者把大自然拟人化了,读宋生动而有情趣。《大自然的语言》更是一份大自然的召唤书——召唤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读懂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语言。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在读中对大自然的“语言”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百度搜索】http://21世纪教育网/Article/ShowArticle.asp ArticleID=4356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影视、动画、图片的展示,形象直观的将文中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展示给学生,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增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过程与方法如下: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性质。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分析说明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过程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教学过程一、导语:(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夏秋冬画面)(播放歌曲《我爱大自然》)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百度图片】春夏秋冬的图片:http://image./i 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B4%BA%CD%BC%C6%AC#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百度视频】《我爱大自然》http://box.zhangmen./m word=mp3,,,[%CE%D2%B0%AE%B4%F3%D7%D4%C8%BB]&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CE%D2%B0%AE%B4%F3%D7%D4%C8%BB++&si=%CE%D2%B0%AE%B4%F3%D7%D4%C8%BB;;%C7%F8%C8%F0%C7%BF;;0;;0&lm=-1&mtid=2&d=6&size=3040870&attr=0,0&titlekey=18136954,3564011200&mtype=0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投影展示:【百度百科】竺可桢介绍http://baike./view/21021.htm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二、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磁带,学生找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投影显示:读一读:翩然(piān)
孕育(yùn)
簌簌(sù)载途(z i)
连翘(qiáo)
萌生(méng)农谚(yàn)
纬度(w i)
悬殊(xuán
shū)侵害(qīn)
竺可桢(zhú
zhēn)
草长莺飞(yīng)
销声匿迹(nì)3、感知阅读:请班里朗读水平高的同学f范读。教师做指导:把握朗读基调,培养逻辑感受,读好文章。【百度搜索】《大自然的语言》音频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http://mp3./m 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4%F3%D7%D4%C8%BB%B5%C4%D3%EF%D1%D4&lm=-1学生尝试着自由朗读。4.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三月的内蒙古草原与三月的海南相比较三月的内蒙古草原http://image./i 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C4%DA%C3%C9%B9%C
( http: / / www.21cnjy.com )5%B4%BA%D1%A9&in=13508&cl=2&lm=-1&pn=56&rn=1&di=36505227405&ln=1056&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三月的海南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BA%A3%C4%CF%C8%FD%D
( http: / / www.21cnjy.com )4%C2&in=5142&cl=2&lm=-1&pn=20&rn=1&di=4100786344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四月的内蒙古草原与四月的大连相比较四月的内蒙古草原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C4%DA%C3%C9%B9%C5%B2%DD%D4%AD%CB%C4%D4%C2&in=13232&cl=2&lm=-1&p
( http: / / www.21cnjy.com )n=17&rn=1&di=1059819216&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四月的大连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B4%F3%C1%AC%CB%C4%D4%C2&in=16981&cl=2&lm=-1&pn=0&rn=1&di=6994714155&ln=2000&
( http: / / www.21cnjy.com )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天山山顶和天山脚下的差异天山山顶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CC%EC%C9%BD%C9
( http: / / www.21cnjy.com )%BD%B6%A5&in=21297&cl=2&lm=-1&pn=1&rn=1&di=4432590673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天山脚下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CC%EC%C9%BD&in=294
( http: / / www.21cnjy.com )00&cl=2&lm=-1&pn=1&rn=1&di=54449917878&ln=2000&fr=&fmq=&ic=0&s=0&se=1&sme=0&
( http: / / www.21cnjy.com )tab=&width=&height=&face=0
五、布置作业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百度百科】http://baike./view/11110.htm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教学步骤]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生1:《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生2:《桥之美》一文中:“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生3:《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写太和殿的外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
多媒体显示: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
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学生构思写作。
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 【百度百科】燕子知识:http://baike./view/29817.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百度百科】《大林寺桃花》http://baike./view/104814.htm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五、布置作业 : 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二、重温经典 1、我们学过多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你能不能写出描写这四个季节的一两季诗句。参考: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天——晴空一鹤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其中“早莺争暧树”、“新燕啄春泥”等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天的信息,大自然就是这样,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2、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百度知道】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http://zhidao./question/13478686.html
教学反思不同的课型应该有不同的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一篇说明文,而且是事理说明文,对于说明文比较枯燥,道理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喜欢这类文章,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热爱这门科学,真需要教师动动脑筋来备课上课,文章确定的重点是生动准确有条理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顺序,之外还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后,选择教学方法,采用精讲,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教学,在教学媒体的应用上说明文应该有直观的教学课件,经过精心准备,找到了适合学生的课件。学生兴趣高,预习的效果好,所以反应比较快,没有被这些图片干扰真的很不错,他们积极思考,勤于回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之,在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应用好的教学媒体,确实能够起到直观的效果,而且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辅助手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研究学生,教材,课标,将课堂的教学质量再次提升,不断进步。
七、教师个人介绍本人张凤,女,是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冶源镇杨善初中的一名语文教师。邮编:262601电话:1358368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