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1919-1924 党创时期
1924-1927 国民大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1927-1937 国共十年对峙
(土地革命时期)
1937-1945 抗战时期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1945-1949 解放战争时期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大革命失败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训是什么?血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一、南昌起义1、背景:2、时间:3、领导人:4、意义:打响第一枪,诞生人民军队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
①时间:
②地点:
③内容:
④意义:1927年8月7日汉口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方向。返回2、秋收起义①时间:
②领导人:
③目标:
④结果:
⑤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进攻长沙失败,转向 发展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有成功?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农村长沙返回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思考:
秋收起义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思想内涵:
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1)武 装斗 争——斗争形式(2)土 地革 命——中心内容(3)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1930年,全国建立十块个根据地,
革命武装十万人;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P7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成功实践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年 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31年冬地点:江西瑞金内容: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三、红军长征2、经过(1)开始:1934年10月 (2)遵义会议(3)长征胜利:1936.10 遵义会议内容 意义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夹金山和
青衣江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10月22日抵达陕西吴起镇基本结束。在一年多的革命征途中红军穿越了18条山脉,其中五条山脉终年积雪。
夹金山是红一方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 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壤地段,纵横几百公里,海拔3000至4000米以上。草地的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不仅人迹罕见,也无鸟兽出入。红军经过六天六夜,终于走出了草地。3、历史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3)为抗日及以后革命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知识梳理:十年的探索与创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反围剿 长征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封 建制度 井冈山
(发展生产)十几个根据地1931
苏维埃
瑞金八七会议工农武装
割据思想“左”倾错误遵义会议 1931苏维埃
瑞金精读教材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 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D.揭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B活用教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有( )
①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
②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纠正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④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革命策略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③ D.①③④A【解析】A 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就已经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和认识了中国社会性质;时间上与题干不符合。纠右是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纠“左”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④在土地革命向民族革命转变的问题上有表现,中共由反蒋到后来的联蒋抗日。故正确答案为A项。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井冈山革命道路D 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个决议中说:“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
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B. 坚持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C. 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D. 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C【解析】C 据题中信息可知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在敌强我弱的形式下,极为重视工人阶级在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忽视了农民阶级的力量,属于“左”倾错误的体现。遵义会议就红军被迫“远征”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主要是由于
A把革命火种撒播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蒋介石组织百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围剿”,红军在南方无法立足
D“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导致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D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毛泽东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了转变。
作战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游击战术:敌退我追
敌疲我打
敌驻我扰
敌进我退。
左派:一般指政治上激进或革命的派别或政党,有时也指个人。 右派:一般指政治上保守、反对革命的派别或政党,有时也指个人。 机会主义:指工人运动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的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潮、路线。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有两种表现形式:1. 右倾机会主义:其特点是过高地估计对方的力量,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因而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企图引导无产阶级去适应资产阶级一群一党的私利;)2.“左倾”机会主义:其特点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对方的力量,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采取盲动主义以及关门主义等。两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本课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十年(1927-1936)革命斗争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第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