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自然灾害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2.知道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过程与方法:探究自然灾害的规律,学会全面地分析某一具体地点的自然灾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形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认识自然灾害的本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自然灾害的特点、规律和本质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特点、规律
教具学具
挂图
教法学法
谈话法、读图观察、探究讨论等方法。
第一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图片:北京平谷产桃地遭受冰雹的袭击,遭受重大损失。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上网查看相关视频。展示一组自然灾害的图片【提问】根据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图片,说说你们看后的感受【概括总结】这些图片表现的都是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通过对自然灾害的了解,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帮助进行新课环节一
自然灾害的内涵【看图】思考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四幅图片的共性,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结果,最终总结出自然灾害的概念环节二
自然灾害的分类【提问】同学们经常从电视、网络中看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报道,你能说出哪些自然灾害?
观察图片、讨论、回答利用图片讨论自然灾害的概念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归纳总结】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等
生物灾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天文灾害:流星体或小行星撞击地球
阅读教材提供的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是最频繁而且危害最严重的灾害。地质灾害也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尤其在山区。让我们通过书上的图片和说明认识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
根据平时的积累回答问题阅读教材上自然灾害的图片及说明交流总结小结收获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危害大,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对我国影响尤为严重。下面我们将继续探讨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分布,为有效地进行自然灾害的预防打下基础。观察一组自然灾害图片并分类环节三、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多和我国复杂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环节四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在本章的第一节到第三节我们讲述了我国的地形和地势、气候和河流,我们就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一起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看图】教师先后展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我国冬季气温分布图和我国气候类型图
【提问】1.气象灾害多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2.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3.我国东部有哪些气候类型?4.这些气候类型的特征是什么?5.我国的海陆位置是怎样?
看图分类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从图中读取有效信息,分析自然灾害的特点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并思考回答问题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师总结】气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冬季南北温差大,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我国东临太平洋,中低纬度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常常造成水灾、风灾【讨论】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分析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区的形成原因1.分析这个问题时,除了本节教材中的地图以外,我们还需要查阅哪些地图?2.据图进行分析、归纳【教师总结】我们运用了“中国地形图”“板块构造图”“气候类型图”等地图。我国山区面积占2/3,地势起伏大,地形类型复杂,地表崎岖。东部沿海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受季风气候控制,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处夏秋季节,有一种自然灾害频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它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它是哪种自然灾害?
网络搜索最近一次的台风视频报道例如: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的报道及“菲特”带来的危害。环节五、以台风为例,强化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以及次生灾害的危害“菲特”给经过的地区带来了大风、暴雨,造成了风灾、洪涝灾害、风暴潮、城市内涝等台风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能给我们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环节六、小组讨论台风来袭会造成巨大损失,我国东南沿海很多地区每年都要遭受台风灾害。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受台风侵袭频繁地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本节课关注的重点
运用了“中国地形图”“板块构造图”“气候类型图”等地图。我国山区面积占2/3,地势起伏大,地形类型复杂,地表崎岖。东部沿海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受季风气候控制,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进一步了解台风灾害从视频或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台风造成的危害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问题。防灾减灾实际上是两层含义,一是防灾,是预防灾害的发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预知灾害并加以防范;二是减灾,是在灾害发生后,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防灾减灾的措施,再以画海报的形式展示如何防灾和减灾。环节七、总结提炼防灾减灾的措施监测:高科技的手段─气象卫星我国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卫星对灾害的监测起到重要的作用预警:发布台风预报、警报,不同等级的预警表明灾害的严重性不同工程建设:加固、维修、疏浚等工程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外出、在家的减灾自救措施。环节八、防灾减灾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不断加强应急体制、机制,采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减灾工作成绩显著。2009年3月2日,中国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之所以选择5月12日,是为了纪念震惊全人类的“5·12”汶川大地震,纪念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8万多同胞PPT:我国重大减灾项目举例和防灾工程分布当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归纳总结】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探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地球健康与世界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防灾、减灾、抗灾的共同目标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海报的形式呈现,再由各组派代表上来做展示、说明观看PPT思考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讨论并发表意见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2.4自然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