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八年级历史同步测试: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练习1(新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秋八年级历史同步测试: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练习1(新人教版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7 16:34:36

文档简介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选择题:
1、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
C

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
A

A.“还我青岛”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A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工人阶级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节日往往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与五四运动有关的节日是

D

A.重阳节
B.建军节
C.端午节
D.青年节
5、下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C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
6、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C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7、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D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A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9、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91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下列对“五四精神”的表述最为准确、全面的是(
A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爱国、科学、民主、自由
C.爱国、抗争、民主、科学
D.爱国、进步、民主、自由
10、“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D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
1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
C

A.
北京
B.
延安
C.
上海
D.
瑞金
13、如果小王去参观中共“一大”的旧址,他应该去(
D

A.南京
B.北京
C.广州
D.上海
14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A

A.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七大
D.
井冈山会师
15、这是1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C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6、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
A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龙历史毫无争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A.开天辟地的大事
B.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D.伟大的历史转折
18、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C

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明确规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非选择题:
1、举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1)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哪里?
(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答:(1)浙江嘉兴南湖。
(2)“中共”一大。
(3)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任答两点即可)
2、掀开2011年日历,我们将迎来两个不寻常的纪念日: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两个改变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命运的纪念日,使本来寻常的公元纪年平添了不寻常的印记。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朱德《辛亥革命杂咏》
(1)辛亥革命的最主要贡献是什么?辛亥革命后,“清朝余孽”为什么仍能“继当权”?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不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体现在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列举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主要表现。
答:(1)贡献: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原因: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如答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仍受推崇或答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向封建正统的儒家学说猛烈开火,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表现: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或答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在党的“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3、探究题: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回答:
(1)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3)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4)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1)《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选择题
1.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铁人”精神
④“两弹一星”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参加了中共“一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B.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右图是l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南昌起义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在中国近代史上,由爱国知识分子领导的,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7.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近代历史上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一二-九”运动的发生
③《双十协定》的签订
④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历史人物出席了1921年7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3人。这次会议的召开(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邓恩铭
A.使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使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共一大召开
D.蒋家王朝的灭亡
二、非选择题
1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
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材料二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自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法”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ADBAA
CBBAC
二、11.
(1)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自强”指:洋务运动
“变法”指: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或百日维新)
“革命”指:辛亥革命
(3)时间:1921年(1921年7月或1921年7月23日);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