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逍遥游》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逍遥游》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7 14: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逍遥游》同步训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北冥(míng)   
鲲鹏(kūn)
坳堂(ào)
抟扶摇(chuán)
B.夭阏(è)
蜩鸠(tiáo)
决起(jué)
榆枋(fāng)
C.舂粮(chōng)
朝菌(cháo)
蟪蛄(huì)
大椿(chūn)
D.斥鷃(yàn)
蓬蒿(hāo)
泠然(líng)
数数然(shuò)
解析 A项,抟扶摇tuán;B项,决起xuè;C项,朝菌zhāo。
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4分)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B.此大小之辩也。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C.旬有五日而后反。
小知不及大知。
D.御六气之辩。
而征一国。
解析 B项,“辩”通“辨”,分辨;A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邪”通“耶”,表疑问的语气词,“吗”;“反”通“返”,返回;C项,“有”通“又”;“反”通“返”;“知”通“智”,智慧;D项,“辩”通“变”,变化;“而”通“耐”,能耐。
答案 B
3.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蚓无爪牙之利。
D.野马也,尘埃也。
解析 D项与题干均为“判断句”。A项,宾语前置;B项,状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 D
4.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
(  )(4分)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奚以知其然也。
解析 岂是,副词,表反问语气。
答案 B
5.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4分)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解析 A项,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纯正的颜色。C项,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D项,古义: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于致福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辩乎荣辱之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胜任 (2)使……到来 (3)界限 (4)急切追求的样子
7.对下列文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①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更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解析 直译为主。
答案 A
8.对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解析 结合中心主旨来回答。
答案 D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太公任往吊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则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
(选自《庄子 山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太公任往吊之   吊:慰问。
B.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C.为其布与
布:财帛。
D.绝学捐书
捐:捐献。
解析 D项,捐:丢弃。
答案 D
10.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孔子“全身远祸”的一项是
(  )(4分)
①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 ②辞其交游 
③逃于大泽 ④削迹于卫 ⑤徐行翔佯而归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解析 ①说明孔子招致祸害的原因;④叙述孔子在卫国被驱逐。
答案 B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本文中的孔子是一个谦虚而又勇于改错的人物形象,和《论语》中的孔子不能等而视之。
B.太公任认为至人心地纯一,行为平常,不求声名,不显露自己,所以免受伤害。
C.子桑雽认为假国人林回丢掉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逃命,正可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以利害相维系,而应以天性相联结。
D.这两段文字,借孔子的故事说明无欲无用、顺应自然的处世哲学,说明庄子思想与儒家的思想有着共同之处。
解析 不能说明庄子思想与儒家“独善其身”的思想有着共同之处。
答案 D
12.断句和翻译。(16分)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6分)





















于前





(2)翻译。(10分)
①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
(2)①你的用心是装扮得很有才干以便惊
( http: / / www.21cnjy.com )吓普通的人,注重修养以便彰明别人的浊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是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所以总不能免除灾祸。
②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参考译文】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蔡国之间,七天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不能生火煮饭。太公任前去看望他,说:“你快要饿死了吧?”孔子说:“是的。”太公任又说:“你讨厌死吗?”孔子回答:“是的。”太公任说:“我来谈谈不死的方法。东海里生活着一种鸟,它的名字叫意怠。意怠作为一种鸟啊,飞得很慢,好像不能飞行似的;它们总是要有其他鸟引领而飞,栖息时又都跟别的鸟挤在一起;前进时不敢飞在最前面,后退时不敢落在最后面;吃食时不敢先动嘴,总是吃别的鸟所剩下的,所以它们在鸟群中从不受排斥,人们也终究不会去伤害它,因此能够免除祸患。长得很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总是先遭枯竭。你的用心是装扮得很有才干以便惊吓普通的人,注重修养以便彰明别人的浊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是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所以总不能免除灾祸。从前我听圣德宏博的老子说过:‘自吹自擂的人不会成就功业;功业成就了而不知退隐的人必定会毁败,名声彰显而不知韬光养晦的必定会遭到损伤。’谁能够摈弃功名而还原跟普通人一样!大道广为流传而个人则韬光隐居,道德盛行于世而个人则藏誉匿耀不处其名;纯朴而又平常,竟跟愚狂的人一样;削除形迹捐弃权势,不求取功名。因此不会去要求他人,别人也不会要求自己。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求闻名于世,你为什么偏偏喜好名声呢?”孔子说:“说得实在好啊!”于是辞别朋友故交,离开众多弟子,逃到山泽旷野;穿兽皮麻布做成的衣服,吃柞树和栗树的果实;进入兽群兽不乱群,进入鸟群鸟不乱行。鸟兽都不讨厌他,何况是人呢!
孔子问子桑雽道:“我两次在鲁国被驱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在宋国受到伐树的惊辱,在卫国被人铲除足迹,在商、周之地穷困潦倒,在陈国和蔡国间受到围困。我遭逢这么多的灾祸,亲朋故友越发疏远了,弟子友人更加离散了,这是为什么呢?”子桑雽回答说:“你没有听说过那假国人的逃亡吗?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有人议论:‘他是为了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少太少了;他是为了怕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太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为了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则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包容。相互收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孔子说:“我会由衷地听取你的指教!”于是慢慢地离去,闲散自得地走了回来,终止了学业丢弃了书简,弟子没有一个侍学于前,可是他们对老师的敬爱反而更加深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