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县第五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合浦县第五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7 19:1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小组:____
编号:____
【学习目标】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太平天国运动等史实,识记圆明园被焚毁、领土被大量割占、主权进一步丧失的耻辱。
通过自主学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作为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通过学习认识到: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息息
相关。作为青少年一代要为民族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预习导学】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火烧圆明园(请你认真阅读本框目内容,完成第1——2题填空)。
1、________
年____
月至________年___月,_____
联军为主凶,_______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
_________
年,
_____________攻入北京,火烧皇家园林
_________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阅读本框目内容,完成第3——4题)
3、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获利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
4、对照教材第8页《俄国割占中国领土表》和第9页《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完成连线题。
1858年
《北京条约》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
《改订条约》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60万平方千米
1864年
《瑷珲条约》
中国西北部
44万平方千米
19世纪
《勘分西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7万平方千米
界约记》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阅读本框目,完成填空题)
_______年,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
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_______年定都______。_______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________,由美国人_____
率领;1860年8月,______指挥太平军在______打败侵略军,1862年太平军又在_________
击毙_______

【合作探究】理解运用历史——体验感悟、讨论、互动探究
预习反馈:组内交流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仍不明白的由组长汇总。
探究交流:(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此次战争为何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鸦片战争有何联系?
2、太平天国运动抗击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样?对此你有何认识?
3、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主要有哪些表现?
4、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对此你有何感悟?
【达标检测】
1、2008年4月26日,三张133年前拍摄的圆明园原版照片在北京华辰春季拍卖预展中亮相。照片中记录的圆明园和现在的圆明园遗址截然不同。主要原因是(

A.
时间久远,建筑坍塌
B.
自然力量的风化和腐蚀
C.
英法联军纵火焚烧
D.
城市规划拆除
2、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趁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
.英国
B.法国
C.
俄国
D.
日本
3、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把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的时间是(

A.
1851年
B.
1852年
C
.
1853年
D
.1855年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

A.
法国、英国
B
.
日本、美国
C.
俄国、美国
D.
英国、美国
5、洋枪队的头目华尔被击毙是在(

A
.青浦大捷中
B.
上海战役中
C.
浙江的一次战斗中
D
.安庆保卫战中
6、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中俄(

A.《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
《改订条约》
【拓展延伸】
1、2007年9月,港澳著名爱国人士何鸿粲先生斥资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并将其捐献给国家。至此,圆明园十二生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猪头、马头回归祖国。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是什么事件中最早流失的?
2、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现在的圆明园仅存少量景点,有人主张在原地重建圆明园,有人则反对重建。你赞同哪一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自主学习】
1、1856,10,英法,美俄。
2、1860,
圆明园。
3、俄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1858年
《北京条约》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
《改订条约》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60万平方千米
1864年
《瑷珲条约》
中国西北部
44万平方千米
19世纪
《勘分西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7万平方千米
80年代
界约记》
5、1851,洪秀全,广西桂平金田村。1853,天京。1860,洋枪队,华尔。李秀成,青浦。浙江慈溪,华尔。
【合作探究】
1
因为这次战争与鸦片战争在性质和目的上是一脉相承的。是英法等国为扩大在鸦片战争中所取得的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2、斗争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果失败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3、英法:攻进北京城,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
美国:参与“洋枪队”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俄国: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4
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认识:(1)弱国无外交;(2)落后就要挨打;(3)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4)农民阶级无法领导反侵略斗争取得胜利(等)
【目标检测】
1、C
2、C
3、
C
4、A
5、C
6、B
【拓展延伸】
第二次鸦片战争
观点一:赞成重建。理由(1)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发展旅游事业,推动经济发展;(2)晚清政府由于腐败无能,才令国家蒙受屈辱,如今重建圆明园,作为国家收藏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同样可以教育人民;(3)文物本身虽是不可再生资源,但仿制品同样具有其社会价值。
观点二:反对重建。理由(1)圆明园是中华民族备受屈辱的历史见证,保留原貌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功能,时刻提醒人们不忘历史教训,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避免悲剧重演;(2)圆明园的建筑虽然可以仿古而建,但园内许多珠宝文物已被抢走或毁坏,如今已无法收回甚至无法仿制。精髓已不在,重建又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