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学习目标】
1.
掌握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基本知识。
2.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
3.
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预习导学】
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填写下列表格。)
(一)五四爱国运动(阅读“五四爱国运动”一目,完成下列表格。)
导火线
经过
爆发
时间
地点
参加者
斗争口号
领导者
发展
中心
主力
前期
后期
成果
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阅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目,完成下列表格。)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成立条件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代表
内容
意义
“二大”的召开
时间
内容
最终目标
现阶段任务
意义
【合作探究】理解运用历史——体验感悟、讨论、互动探究
一、预习反馈:组内交流预习中的不明白的问题,仍不明白的由组长汇总。
二、探究交流:采用同桌→师生合作的形式
1.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要求。那么,青岛问题是怎样由来的?“二十一条”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2.
看课本上的图片,说说它们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3.教材上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那么,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呢?它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4.结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史实,谈谈你对“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句话的理解。
【精讲点拨】
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说其“彻底”是指斗争的坚决性而言的,说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①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2.
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启蒙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结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时代(范畴)
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3、五四精神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爱国主义是青年运动的旗帜,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达标检测】
1.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口号是( )
A.取消二十一条
B.反对在“和议”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
①释放被捕学生②推翻了北洋政府③免去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④最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获胜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4.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董必武
5.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6.材料解析题:材料: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请回答:
(1)这个奋斗目标是哪一年确定的?
(2)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次会议?
(3)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4)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有什么变化?
(5)这次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7)在这次会议上选举党的领导机构叫什么?谁当选为这个机构的书记?
(8)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哪些人?
【拓展延伸】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讲话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自主学习答案:
(一)五四爱国运动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经过
爆发
时间
地点
参加者
斗争口号
领导者
1919.5.4.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
陈独秀、李大钊
发展
中心
主力
前期
北京
学生
后期
上海
工人
成果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成立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及队伍的发展壮大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一大”的召开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
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内容
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大”的召开
时间
1922年
内容
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现阶段任务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意义
在中国第一次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共一大的延续,在思想纲领上进一步完成了建党的任务。
达标检测答案:1——4
CCCA
5、(1)五四运动;(2)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体现这运动性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忧国忧民、正义、勇敢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6、(1)1921年(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最初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5)领导工人运动。(6)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有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7)中央局、陈独秀。(8)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拓展延伸提示:五四精神在新时期应有新的内涵,可围绕如何振兴中华,立足本职,乐于奉献等方面来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