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县第五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合浦县第五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7 19:4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学习目标】
1.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预习导学】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阅读“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一目,完成1—7小题。)
1、____年_____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由于____
和___
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____年____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被迫放弃
,进行战略转移。
4、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人,是在

5、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6、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7、在长征途中转折性的事件是

(二)长征的胜利(阅读“长征的胜利”一目,完成8—14小题。)
8、在长征的事件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是

9、在长征的事件中,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是

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是

11、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12、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的队伍有 三支队伍。
1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
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
,使
转危为安。
14、红军长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艺术的事件是

【合作探究】理解运用历史——体验感悟、讨论、互动探究
一、预习反馈:组内交流预习中的不明白的问题,仍不明白的由组长汇总。
二、探究交流:(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某旅行社准备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线路,目的是让游客“重走长征路,学习革命史”。如果你是这家旅行社的决策者,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
2.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请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和遵义会议的内容,谈谈你对这次会议的认识。
同学们听说过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试着举办一场长征故事会,讨论一下你心中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达标检测】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2、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根据地
D、陕甘革命根据
3、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是在
(
)
A、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以后
B、四渡赤水以后
C、强渡大渡河以后
D、强渡乌江、夺取遵义以后
4、长征中红军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
5、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6、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党的“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7、下列不属于遵义会议内容的是(

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B、取消了博古等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
C.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
8、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
)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
D.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
9.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C.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D.三大主力会师
10、阅读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诗中所描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艰苦的斗争?
②请写出这次斗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及转折性会议。
③这场斗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1、读右图,分析回答问题。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____年从____地出发,开始长征,到____年到达____
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____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____地召开,这次会议的内容有那些?有什么历史意义?
【拓展延伸】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为了不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指挥红军将追敌一举击溃。战斗结束后,毛泽东赋诗一首:“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收到这首诗后,把诗的末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然后将原诗送还了毛泽东。
谈谈“我英勇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图说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图(见课本60页)
大渡河纪念碑
泸定桥
黄镇在长征途中的速写——草地行军
红军爬雪山
长征经过的水草地
遵义会议(油画)
遵义会议会址
胜利到达陕北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秦邦宪。
会师楼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师。这就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会宁城西门城楼。现更名为会师楼。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自主学习答案:
1.1933;10;博古;李德;2.1934;10;3.中央革命根据地;4.渡过湘江;5.1935年1月;6.遵义会议;7.遵义会议;8.四渡赤水;9.巧渡金沙江;10.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1.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2.红一、二、四方面军;13.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基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4.四渡赤水。
达标检测答案:1——5
BAAAB;6——9
CDDD
10、(1)长征(2)开始:1934年10月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结束: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转折:1935年遵义会议(3)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1)1934年A瑞金1935年D吴起镇(2)1935年1月,B遵义
内容和历史意义见课本60页。
拓展延伸简要提示: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还缺少粮食给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