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某历史网站论坛上以“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为题,网友们展开了热烈辩论.下面四种观点,你认为精辟地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是( )
A.文艺复兴是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文艺形式和新的艺术大师
B.文艺复兴是复古,运动名称中的“复”字说明了这一点
C.文艺复兴是复古,当时的人们特别爱读古希腊、古罗马人的作品
D.文艺复兴是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启蒙思想
D.巴黎公社
3.《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国王的权威高于法律的权威
B.国王与议会共商国事成为一种制度
C.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D.国王有权废除法律
4.“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B.攻占巴士底狱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5.在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萨拉托加战役
D.约克镇战役
6.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了系列法典
D.扩大了法兰西的疆域
7.他在国务会议上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 )
A.颁布了《权利法案》
B.通过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8.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事件在性质上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中国洋务运动
9.如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这一时期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10.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是( )
A.1689年
B.1789年
C.1848年
D.1861年
11.《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弃旧图新”指明治政府的改革
B.“西方文明的冲击”指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闭关锁国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D.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
12.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蒸汽机的滚滚浓烟漂洋过海逐渐改变着世界.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其相同影响是( )
A.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掠夺
B.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C.完成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3.“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飞机的高度关注,与“飞机”有关的话题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出现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D.信息技术革命时期
14.下列知识结构图中,A、B、C处依次应该是( )
A.三国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
B.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三国同盟
C.轴心国、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D.同盟国、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15.美国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民主制度比较完备且具特色的国家,其国家权力的分配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由总统行使,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三者相互独立,又互相制约.你知道“三权分立”学说出自( )
A.孟德斯鸠
B.莎士比亚
C.托尔斯泰
D.牛顿
二、非选择题(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9分,第18题11分,共30分)
16.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过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近代部分》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何时国?这一大国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出现”的法律文件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这部文献是由什么机构制定的?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
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l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8.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
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
2014年7月1日,无锡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如图),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材料三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四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马克思
材料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
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
材料六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材料一中所说的“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所示,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将下表①②③填充完整,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类别
时间
交通工具
发明人
水路
1807
年
①______
富尔顿
陆路
1825
年
火车机车
史蒂芬孙
1885
年
②______
卡尔 本茨
航空
1903
年
飞机
③______
(3)材料三中“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是什么革命?在这次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英国机械师是谁?
(4)材料四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
(5)材料四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忧心,他的什么理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6)据材料六概括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
(7)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某历史网站论坛上以“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为题,网友们展开了热烈辩论.下面四种观点,你认为精辟地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是( )
A.文艺复兴是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文艺形式和新的艺术大师
B.文艺复兴是复古,运动名称中的“复”字说明了这一点
C.文艺复兴是复古,当时的人们特别爱读古希腊、古罗马人的作品
D.文艺复兴是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实质.
【解答】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一场崭新的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故文艺复兴是创新,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故选D.
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启蒙思想
D.巴黎公社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内容.
【解答】根据题干“1500年至1763年、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彼此分裂,不同地域文明交流各自孤立的状态,推动了世界各地联系的日益紧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真正开端,B、C、D三项与全球统一不相符合.
故选A.
3.《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国王的权威高于法律的权威
B.国王与议会共商国事成为一种制度
C.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D.国王有权废除法律
【考点】《权利法案》.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故选C.
4.“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B.攻占巴士底狱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考点】法国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重点掌握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解答】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标志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故选B.
5.在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萨拉托加战役
D.约克镇战役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分析】本题考查萨拉托加战役.
【解答】题干关键信息是“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7年10月,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故选C.
6.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了系列法典
D.扩大了法兰西的疆域
【考点】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拿破仑法典的理解.
【解答】《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治国的根本大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的胜利,宣布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承认土地制度变革的既成事实,确保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恩格斯说,《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拿破仑法典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很大,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密切相连,滑铁卢之战使拿破仑的军事生命划上了句号,但是拿破仑法典却永远被保留下来,法典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法典的精神和内容却是永垂不朽的.
故选C.
7.他在国务会议上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 )
A.颁布了《权利法案》
B.通过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知识点,应把握1861年改革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材料中的语言就是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时所说的.
故选C.
8.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事件在性质上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中国洋务运动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相关内容.
【解答】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故选D.
9.如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这一时期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考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知识点.
【解答】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1770﹣1821年”、以及图片提供了柱状,结合课本所学分析,题目提供的这个时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的时间,英国正是通过工业革命,使工业和农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迅速增长.
故选C.
10.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是( )
A.1689年
B.1789年
C.1848年
D.1861年
【考点】《共产党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
【解答】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故选C.
11.《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弃旧图新”指明治政府的改革
B.“西方文明的冲击”指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闭关锁国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D.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应重点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解答】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之后日本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后不是和平崛起.
故选D.
12.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蒸汽机的滚滚浓烟漂洋过海逐渐改变着世界.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其相同影响是( )
A.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掠夺
B.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C.完成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农奴国奴制改革的认识.
【解答】美国的南北战争结束了分裂,完成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农奴得到了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A项,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南北战争不是,所以A错误.B项,南北战争没有确立新制度,所以B错误.C项,南北战争也不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所以C错误.
故选D.
13.“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飞机的高度关注,与“飞机”有关的话题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出现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D.信息技术革命时期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结合所学知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故选B.
14.下列知识结构图中,A、B、C处依次应该是( )
A.三国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
B.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三国同盟
C.轴心国、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D.同盟国、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一战之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一战中的主要战役是凡尔登战役,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故选D.
15.美国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民主制度比较完备且具特色的国家,其国家权力的分配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由总统行使,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三者相互独立,又互相制约.你知道“三权分立”学说出自( )
A.孟德斯鸠
B.莎士比亚
C.托尔斯泰
D.牛顿
【考点】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原则.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家.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故选A.
二、非选择题(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9分,第18题11分,共30分)
16.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过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近代部分》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何时国?这一大国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出现”的法律文件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这部文献是由什么机构制定的?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考点】材料解析题;《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启蒙运动;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知识的识记.
(2)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有关知识的识记.
(3)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有关知识的识记.
(4)本题考查学生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归纳能力.
【解答】(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是一个全新的政治体制.《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全新的政体实施,英国议会拥有最高权利.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指的是美国.1775﹣1783年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艰苦地打了八年,北美殖民地的人民最终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7月4日成为美国国庆日.《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3)依据所学知识,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的人们生来自由平等;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都体现了18世纪源于法国的启蒙运动的思想.因为法国的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和平等.
(4)由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立.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内容和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都体现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即是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故答案为:
(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美国;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3)《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启蒙运动.
(4)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
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l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考点】材料解析题;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统治的加强.
(2)本题考查考生信息归纳的能力.
(3)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4)本题考查考生知识迁移和扩散性思维能力.
【解答】(1)根据材料一的来源《美国内战》和对材料的分析可知为“美国南北战争”.根据材料二的提示时间1861年和对材料的分析可知其为“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根据材料三的“日本”“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可知其为“日本明治维新”.
(2)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和日本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所以,三者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面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日本在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资本主义文明,努力发展教育,仿照欧美建立了新式学校;在制度上改革封建制度,创办近代军队.
(4)上述三国面对危机,及时改变,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文明成果;对西方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维护国家统一等.
故答案为:
(1)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改革封建制度,创建近代化军队.
(4)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等.
18.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
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
2014年7月1日,无锡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如图),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材料三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四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马克思
材料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
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
材料六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材料一中所说的“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所示,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将下表①②③填充完整,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类别
时间
交通工具
发明人
水路
1807
年
① 轮船
富尔顿
陆路
1825
年
火车机车
史蒂芬孙
1885
年
② 汽车
卡尔 本茨
航空
1903
年
飞机
③ 莱特兄弟
(3)材料三中“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是什么革命?在这次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英国机械师是谁?
(4)材料四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
(5)材料四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忧心,他的什么理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6)据材料六概括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
(7)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近代科学家;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2)本题考查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解读能力和瓦特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
(5)本题考查近代科学的革命.
(6)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
(7)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解答】(1)据材料“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
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可知,“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于15世纪末期的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大西洋沿岸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富尔顿的汽船和史蒂芬孙的火车机车相继诞生;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设计出内燃机,以后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在此基础上,1885年本茨制成了汽车,因此被誉为“汽车之父”,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3)从材料三中文字“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提取时间特征(二百多年前应该是1750年至1810年左右)和影响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场革命是指英国的工业革命.本题是该问题的补充,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发展最为重要的动力来源是蒸汽机,依据所学内容可知改良蒸汽机的英国机械师是瓦特.
(4)由材料“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蒸汽机,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5)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在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相对论的建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6)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而蒸汽机的主要动力是煤炭,因此煤产量快速增长.而煤炭的大量使用,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也成为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7)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从科技的两面性来分析.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成果应该造福人类而非给人类带来灾难.
故答案为:
(1)新航路开辟.
(2)①轮船;②汽车;③莱特兄弟.
(3)工业革命;瓦特.
(4)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
(5)相对论.
(6)工业发展,大量工厂兴起,煤炭大量使用,城市化兴起,人口的增多.
(7)科技是把双刃剑
科技成果应该造福人类而非给人类带来灾难.
2016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