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筏子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2.筏子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15:21:43

文档简介

2.筏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对“黄河的主人”们的赞美之情。
2、品味、学习反衬、对比的构思方式和表达,品味表达效果。
3、体会作者在黄河艄公形象中所寄托的主题思想。
2学情分析
本班43人。由于学校招生生源差,学生语文基础不太好,理解和阅读能力不强。但是有几个学生如包静怡等,比较活泼。
3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走近黄河,了解筏子:
1.欣赏《黄河颂》视频歌曲,感受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
交流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图片、视频、地图等,了解黄河:
2.交流有关羊皮筏子的图片、视频,了解筏子的制作过程:
3.了解作者和背景:
活动2【活动】二、预习展示:
1、我会拼读我会写
规模()浊浪()相称()似的()篙子()吞噬()湍急()艄公()浏览()安xiáng()一xiè()千里胆惊心悸()化险为夷()如履平地()
2、选词填空:
(1)黄河滚滚。即使这儿只是上游,还没有具有的规模,但它那、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A万马奔腾B一泻千里
(2)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了。A吞噬B吞没C打翻
3、解释词语我在行
化险为夷:如履平地:胆惊心悸:一泻千里:
活动3【讲授】三、朗读课文,感受筏子:
1.范读:感悟黄河之美和筏子之巧。
2.朗读:对比体会黄河之汹涌和筏子之轻快。
3.赏读:感受作者对艄公等“黄河的主人”们的赞美之情。
4.析读:领悟衬托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活动4【讲授】四、跳读课文,欣赏筏子:
三、跳读课文,欣赏筏子:
分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具体有什么作用?
归纳参考如下:
1.第1段,以胆惊心悸反衬黄河之大、快、深、急、险。
2.第2段,以水车之大正衬黄河之大,以水车之缓缓反衬黄河之滚滚。
3.第3-5段,以筏子之小、轻反衬黄河之大、之汹涌湍急。用小小的浪头吞噬筏子,既正衬了黄河的凶险,又反衬了征服自然的人们的勇敢。筏子的出场是在滚滚黄河的远大背景下慢慢拉近镜头,通过设置悬念,引人注意,最后定格在放大特写镜头下而跃入读者眼帘的,写法独具匠心,结构巧妙,当学之。“一,二,三,四,五,六”一句,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岸上人逐个点数筏子上的人数时的惊叹、感佩之情,朗读时注意停顿和抑扬。
4.第6段,风平浪静的小艇和乘风破浪的轻骑属于对比反衬写法,也是侧面描写艄公高超的撑篙技术。
5.第7段,筏子体积小与载人载物多属于对比手法,也衬托出黄河之深,侧面写出艄公撑篙的安全与沉稳。
6.第8段,岸上看的人的提心吊胆与皮筏上的乘客的从容谈笑形成对比,侧面表现艄公高超的技艺。沉着而目不转睛地撑篙、小心地注视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则是正面描写艄公的沉着老练和勇敢。
7.第9段,乘坐筏子须小心和大胆,用“紧贴着脚的就是深不见底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睛也不敢睁一睁的”衬托要大胆,用“如果只凭冲劲,天不怕地不怕,就随便往羊皮筏上一蹲,那也会出大乱子”衬托要小心,暗示着要征服自然就要有意志、毅力和细心。用“马不停蹄,顺溜直下,像一支箭似的直射向雁滩”再一次正面描写了筏子的轻快,映衬出艄公娴熟高超的撑篙技术。
第二学时
活动1【讲授】四、诵读课文,赞美艄公:
四、诵读课文,赞美艄公:
朗读10-11自然段。
1.找出对比的句子:小小的筏子、一根不粗不细的篙子,与几个乘客的安全、面前险恶的黄河风浪形成对比,工具简单,主要靠人的力量和智慧战胜险恶风浪,衬托出艄公的技艺高超,确实值得景仰和赞颂。
2.诵读中心句,体会对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富有经验和判断力的赞美之情,黄河的惊涛骇浪与艄公的化险为夷、如履平地形成对比,赞美了包括艄公、乘客在内的“黄河的主人”们的勇敢和智慧。歌颂了征服自然、战胜困难的劳动人民,激励人们征服自然,创造祖国美好未来。
“雁滩近了,近了”反复句写出了筏子在激流之上轻快奔跑的动态美,拟人化了的筏子更显安详美。
3.交流学习启示:只有大胆镇静与小心智慧相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4.比较探究:从选材、主题、表达方式等方面比较《长江》《筏子》的异同。
活动2【导入】拓展延伸(一)关于黄河的名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
(二)关于黄河的谚语
1、不到黄河心不甘。 2、说尽黄河只为水(谚语)意思:比喻说了多少话,只有一个目的。 3、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4、看来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活动3【作业】巩固提高  检测与反溃:
一、请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胆惊心jì吞shìtuān急惊涛hài浪
如lǚ平地马不停tí一xiè千里安xiáng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过去是听说过的。但是在亲眼看它之前,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决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
十只到十二只羊的体积吧,总共能有多大呢?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五位乘客身边,还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那神情,就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又像在公园人工湖的游艇上戏弄着微波。而那位艄公,就比较沉着,他目不转睛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1.文段中有两组对比,请你说说哪两处运用了对比。
2.这两组对比为了突出什么?对艄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活动4【讲授】教学反思:
学生写作上可学之处有两点:一是主要描写的事物对象的出场,可以利用做铺垫、设悬念、埋伏笔的方法,蓄足声势闪亮登场,使读者眼前一亮,跃然纸上,给人以视觉聚焦和情感震撼;二是利用正反对比、正反衬托和正侧面描写的方法,全方位介绍描写事物,手法灵活多样,使被描摹事物鲜活而有生气。本文是很好的一个课例范文。
课件23张PPT。够范儿
你就来!WPS首届
PPT设计大赛www.wps.cn/zt/ppt筏子袁鹰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下册倾近自然closeness to nature黄河上的旅游筏子绿色空间轻松办公简单生活畅享自我十三张羊皮做成的筏子轻松办公筏子的质量很轻,一个人可以背着行走 袁鹰,原名田复春,又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人。在上海读完中学、大学后,曾在中学任教。1945年底到上海《世界晨报》任记者,1947年初编辑上海《联合晚报》文艺副刊。其间写了很多反映青年学生生活的小说、散文和诗。
上海解放后,任《解放日报》记者,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工作,曾任文艺部主任,《人民文学》编委,《散文世界》主编等。著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风帆》《留春集》《京华小品》《袁鹰散文选》《秋水》等。袁鹰散文作品善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点化主题,诗意浓郁。 thanks! 要求:
大声自由地朗读,让老师看到你的表情。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时,对照注释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时,对照注释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
要求:大声自由地朗读,要让老师看到你的表情。你读得准吗?你读得准吗?规 模

你读得对吗认知阅读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 听了大家得复述,自己有何感想?1、 羊皮筏子虽然很小,却能经 得起大的风浪。 2、艄公的技巧高超,令人佩服。
3、乘客得胆子大,处变不惊。4、黄河的气势让人感到震撼。认知阅读 上一篇课文写的是了长江,这篇课文写的是黄河。两位作者是不是把它们都作为自然景观来写呢?如果不是,作者想要表现什么呢?
答案提示
这篇课文的作者想要歌颂的是征服自然的人类,这赞美包括了艄公、乘客在内的“黄河的主人”的勇敢,机智、沉着和毅力,也颂扬了黄河的雄浑磅礴。
自主、合作、探究
文章写黄河的大、深、急,分别用哪些景物衬托?
(1) 大水车 羊皮筏子
(2)人的心情
自主、合作、探究
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所有的篇幅奉献给了兰州的一种原始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这是为什么?
(1) 地域的特点,富有人文精神和趣味。 (2) 引出艄公,用筏子的小、险体现人物的精神 。
自主、合作、探究 作者极力描写的是黄河上的艄公形象,写乘客的大胆镇静又是为什么呢?? 衬托艄公技巧高超自主、合作、探究
艄公这一形象是怎样的? 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之上,如履平地,是黄河的主人。勇敢、智慧、镇静、机智自主、合作、探究
作者说艄公是值得景仰和赞颂的,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只凭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胆冲劲是不行的,要战胜凶险、征服自然还得沉着、细心、机智和毅力。
自主、合作、探究课文的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阐明这一道理?鲜明的、一系列的、全方位的衬托和对比。有正衬,如写黄河的大,以大水车衬托。写黄河的深,以筏子的载重多衬托。写黄河的急,以羊皮筏子的快来衬托;有反衬,如见到羊皮筏子前和见到羊皮筏子后的想法,岸上的人和乘客的不同心情的比较;有正衬、反衬错杂,如小小的浪头吞噬筏子,即正衬了黄河的凶险,又反衬了征服自然的人们;有衬托对比交织,如提心吊胆和从容谈笑即使对比,又是前者反衬后者。这一连串的的对比、衬托是文章结构紧凑、文脉连贯。
说一说在人与外界的各种挑战中,除课文中介绍的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而成为黄河的主人之外。你还能说出像艄公一样,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事例吗?
黄河得梯级开发与利用黄河得梯级开发与利用:小浪底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更被誉为“小千岛湖”。被污染得黄河,哭泣得母亲河保卫黄河,志愿者在行动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