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当我死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层次较浅,仅仅停留在翻译和背诵上。
3重点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21教育网
活动2【讲授】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
2、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
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
活动3【讲授】三、 背景介绍,加深理解后的诵读
关于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
应该使用的情感:
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21cnjy.com
活动4【讲授】四、齐诵《当我死时》。赏析这首诗。
1.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
条件是安葬的地方要在“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活着的时候不能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
这种美感,是由长江黄河衍生出来的意向表现出来的。先把长江黄河之间的大陆转化为“最宽阔的床”,死也自然转化为“睡”。再是把黄河长江的涛声转化为音乐(安魂曲),这样的美不但是意向的美,而且是想象的美。
2.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
表达了诗人痛切的思念之苦,希望彻底的拥有祖国,全身心的融入祖国的情感。
3.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表达了思念之苦。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5【讲授】五、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
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
(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
床的使用
(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
安魂曲
(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21·cn·jy·com
活动6【活动】六、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
1、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
“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
2、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划线部分相当于兼语
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此句用味觉来写视觉)
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 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
死在祖国安葬——安眠——安魂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