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绝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找出描写春天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成诵。2.比较两首诗抒发情感的不同点。
2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3学情分析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可以自己解读诗意,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指导学生把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鉴于学习任务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节课至少应安排2~3首诗才比较合理。
4知识链接
赏析诗词五步走:分析题目、关注背景、品味关键字、体会意象意境、领悟深层含义。
5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诗歌,从关键词语切入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难点: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的不同。
6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样的,北方的春天与南国的春季风格迥异,那么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
2板书设计
关键字 情感
《江南春绝句》 千里 映赞美
南朝 烟雨慨叹
《游园不值》 怜 小扣郁闷
关出 惊喜
3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江南春绝句》《游园不值》导学案
预习检测
(课前检测学生预习情况)(由小组长检查落实)
1.走近作者(提示:从时、地、名、评、作入手)
(1)杜牧(803-852) 代诗人。字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 齐名,世称“小李杜”。
(2)叶绍翁, 中期诗人。字 ,号靖逸。本姓李,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祖籍浦城(今属福建)。曾在朝居官,后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是江湖派诗人。擅长写七绝。
2.诗句填空
(1) ,水村山郭酒旗风。
(2)春色满园关不住, 。
合作探究
一、引导学生解析《江南春绝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抓关键字赏析描写出了怎样的一个春天?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赏析的词语有:映、千里、烟雨等。
教师相机质疑:明代学者杨慎认为“千里”之外的景物看不见,“千里”之外的鸟鸣也听不见,不如改成“十里”。你怎么看?
引导学生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它表示就是看上去很远。改成“十里”呢,就非常确切,就觉得这个诗,没有多少意思。如李白有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愁。余光中《当我死时》: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表达全部拥有祖国的心情。没有夸张便没有诗。2. 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用这种情感朗诵全诗。
学情预设:学生一般可以答出描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迷离,表达了对江南春天的喜爱。
教师相机质疑:题目是江南春绝句,作者为什么不说成“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
出示课件背景资料:
诗人在这里不说“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别有意蕴的。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结果到头来是一场空。
杜牧所处的晚唐时代,佛教更是恶性发展,乃至劳民伤财,大唐危在旦夕。杜牧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无法力挽狂澜,只能咏史抒怀。
由此可见,诗中饱含着诗人的无限慨叹!抒发了他那忧国忧民之情,同时委婉地对唐王朝统治者进行劝诫。
3.指导朗读。(读出辽阔,把“千里”读音拉长,读出后两句的慨叹,语调不能上扬。)
4.小结《江南春绝句》的学法:
先解题,了解作者,然后找出诗人笔下描写的景物,感受美景;最后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并练习读出这种感情。
学生用以上方法学习《游园不值》。
二、小组合作学习《游园不值》,然后展示。
1.找出诗人笔下的景物,感受春天美景。
学情预设: “小扣柴扉久不开” “扣”柴门,而不是“敲”,因为作者尊敬主人。满园春色.,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2.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并练习读出这种感情。
诗人专程来朋友家欣赏美景,却没有遇到这就是(游园不值)这时诗人的心情如何?(失落、失望、扫兴、遗憾)
看到这满园的春色作者的心情怎样?(板书:兴奋、快慰、高兴)
教学机智:老师认为叶绍翁的后两句诗写得不好,不如直接描绘满园春色,师生共同创作:春色满园红杏艳,莺歌燕舞蝶翩飞。
学生会思考得出:原诗表达的情感与前两句联系紧密,从扫兴到高兴;原诗后两句突出惊喜之情,并且让读者想象满园春色,是对读者的尊重,我们创作的诗还是没有把所有春色都写出来;原诗含有哲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它们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生长起来。
此时,白板展示上学期学过的《生命》中的句子:“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生命,我感受到了生命。那些小孩告诉了我‘生命’这个最可爱的词。多么自由啊,不肯受压制。”并出示一幅幼芽顶起石块的图画,达到“以文解诗,以画解诗”的目的,从而难点得以自然突破。
指导朗读时,读出前两句的扫兴,突出后两句的惊喜。
拓展提升
1.这两首诗与朱自清的《春》一样都是赞美春天的,但表现的情感的意蕴各有不同,你能谈谈吗?
明确:朱自清的《春》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蕴涵蓬勃向上、奋发创新的真挚情感。《江南春绝句》慨叹南朝的覆亡, 寄托了讽喻之意。《游园不值》富含哲理: 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
2.面对眼前的春天,你也创作几句吧。
作业练习
1.诗句理解性默写⑴《江南春》中的名句是 , 。⑵《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诗中表现出春天景物生机勃勃,具有不可抑制的生命力的句子是 , 。2.请写出课外你所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诗句⑴ , 。
⑵ , 。
课件18张PPT。学习目标: 1.找出诗中有内涵的词句,感受诗人笔下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成诵。
2.比较两首诗抒发情感的不同点。
《江南春绝句》杜牧:
(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的诗人和古文家。二十六岁中进士,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想一想: 你觉得诗中哪个词语用得传神,从而品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人在这里不说“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别有意蕴的。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结果到头来是一场空。
杜牧所处的晚唐时代,佛教更是恶性发展,乃至劳民伤财,大唐危在旦夕。杜牧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无法力挽狂澜,只能咏史抒怀,抒发他那忧国忧民之情,同时委婉地对唐王朝统治者进行劝诫。
诗中饱含着诗人的无限慨叹!
背景资料: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写今怀古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出兴亡之感。
借古讽今,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一切新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必将冲破束缚,蓬勃发展。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生命,我感受到了生命。那些小孩告诉了我‘生命’这个最可爱的词。多么自由啊,不肯受压制。”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指导朗读扫兴、惆怅欢快、惊喜拓展提升 这两首诗与朱自清的《春》一样都是赞美春天的,但表现的情感的意蕴各有不同,你能谈谈吗?《春》朱自清 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蕴涵蓬勃向上、奋发创新的真挚情感。拓展提升同样都是赞美春天,但这三首诗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你能谈谈吗?慨叹南朝的覆亡,
寄托了讽喻之意。《江南春绝句》拓展提升同样都是赞美春天,但这三首诗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你能谈谈吗?富含哲理:
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游园不值》小练笔 面对家乡的春天,你有什么独特感受?也创作几句吧!(可以是几句话、是一副对联,也可以是一首诗。)作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