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初春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18:5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能自主学习会认字和会写字,积累词语。
2、
熟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3、
能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4、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2重点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能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教学过程
导入: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心情激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激动学习第一课。学生齐读题目。
教学过程:
一、自学生字词、读文
第一步:呈现“预习提纲”
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本课“预习提纲”,请同学们,按要求预习,5分钟后检测展示。
预习提纲
1、会认字:读两遍,把你不认识的带拼音在空白处抄写一遍。
2、会写字:在文章中画出含有生字的词语,读两遍,不认识的写两遍。
3、词语库:读两遍,不认识的抄写一遍。
4、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默读、朗读)读课文,画出你仍然不认识的,读完后查字典解决。
第二步:学生根据提纲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步:学生反馈,教师检测。
1、我会读:发痒
衣袖
优美
拱出
抛出
笛子
摇摇晃晃
似乎
指名学生读这些词语,并重点强调“抛”的读音,多音字“发”“似”“晃”说读音并组词。
2、我会写。教师听写重点生字词,同桌互判,订正两遍。教师强调“袖”的写法,“拱”“
优”“
痒”的形近字并组词。21教育网
3、小组内组长提要求检查朗读课文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二、引导质疑,整体感知。
“读书贵有疑”,我们读书时应该边读边提出疑问,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步:学生默读,提问题。
预设:
“畅想”的意思。
“徜徉”的意思。
文章写了什么景物。
文章写了那些人物的活动。
教师引导:对于《初春》这样的文章,我们首先应明白写了什么,具体到这篇文章就是:
第二步:教师出示问题,学生默读勾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问题:1、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请用“——”画出,并说一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2、文章写了人的什么活动,请用(
)画出,并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第三步:学生根据自学,汇报学习成果。
预设:写了毛毛雨、新芽、新叶、蝌蚪等等景物;
写了抛石子、看书、做叶笛等人的活动。
学生说出这些时引导学生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有怎样的特点,并且初步体会文章表现的感情。
第三步:教师总结。
这篇文章作者写了春天的景物和人物在春天的活动,表达出春天的喜爱之情。
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第二课时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一、继续质疑,突破重难点。
第一步:请同学们继续默读这篇文章,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为什么说新芽像鸟嘴。
为什么说石子变成了蝴蝶。
为什么说新叶像眼睛。
第二步:教师梳理问题。
同学们说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关于文章怎样写的问题,提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就继续研究。
出示问题:说说你喜欢这些句子,为什么?
第三步:学生自学交流,展示。
教师设置情境,突破难点。
1、请你读读文章怎样写新芽的?
2、下过淅淅沥沥的毛毛雨,小树被冲洗得干干净净,你走到树下,抬头一看,看到什么?
3、
新芽和鸟嘴有怎样的联系?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请带着感情朗读这一句。
第四步:请仿写比喻句。
二、课堂训练。
第一步:教师出示阅读题。
第二步:学生在预习本上回答。
第三步:教师反馈。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初春》,知道了它写了什么,还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希望同学们课下这样的方法写写有关春天的文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