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词,了解有关王宜振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分析诗歌中关键词句。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诗歌、提高诗歌阅读能力
2学情分析
我教两个班级的语文课,共有学生48人。农村学生里,班里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课的知识接受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每个班里都有5、6个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有的连拼音和识字都不能进行,更别说写作文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都有了简单的概括能力,知道阅读课文时要做到:边读边想。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积累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到读正确,可是领会意境还很欠缺。有部分学生能模仿课内的文章进行仿写和自主创作。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诗歌,学会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21cnjy.com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情境创设,感受初春
歌曲导入
播放《春天在哪里》,引入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通过儿童眼睛走进王宜振的《初春》,感受春意。
活动2【活动】二、预习检测 了解作者
预习检测
1、生字词识记
拱出()烁烁()痴痴()
畅想()荡漾()低吟()
倘佯()
2、了解作者
王宜振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被儿童文学界誉为“()”和“()”。
3、文体知识:儿童诗
活动3【活动】三、探究学习 走进初春
学习新课
《初春》写了春天的哪些事物,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带着问题读诗歌,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出示问题:
1、请用“——”画出前四节诗中描绘的春天的景物。我们感受到了初春景物怎样的特点?说说诗人是怎样描绘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请用“﹋﹋”画出描写人行为动作的动词?想象当时的情景。写出了儿童什么性格特征?
●汇报交流
1.学生自主交流,反馈信息。2.出示交流结果
(二)品析探究
●出示问题:
1、“泥土里拱出两片新叶”里的“拱”字,换成“长”字好不好,说说理由。
2、“像两只闪闪烁烁的眼睛,望着新鲜的世界痴痴畅想”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特点。
3.品析诗句“采一片树叶做一支叶笛,把春天吹得摇摇晃晃”。
●小组交流汇报
●明确答案
活动4【活动】四、带着春意,课文小结
四、本课小结
1.朗诵诗歌。(个别、合作、集体)
2.小结,背诵。
3学习.写作特色。
4.领悟主旨。(各抒己见,师总结)
活动5【作业】五、拓展训练
课后拓展:以“相约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